光阴的故事

台湾剧台湾2008

主演:陈怡蓉,赖雅妍,杨一展,黄腾浩,马念先,樊光耀,黄嘉千,黄仲昆,夏祎,纪文蕙,涂台凤,王静莹,吴玟萱,桑妮,寇家瑞,小甜甜,陈幼芳,柯叔元,林雨宣

导演:陈俊良,万东文

 剧照

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2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3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4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5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6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3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4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5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6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7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8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19光阴的故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1:33

详细剧情

  这部描写上世纪1960年代至1990年代发生在台湾眷村里的故事,围绕孙家、陶家,再到张家、冯家、郝家、朱家几个家庭中几代人的悲欢离合,讲述了台湾文化的转变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缩影。  孙家夫妇孙玉章(樊光耀饰)与陈秀好(黄嘉千饰)育有两女一男。长女孙一美(陈怡蓉饰)个性耿直单纯,从小单恋陶家长子陶复邦(杨一展饰),而陶复邦却心仪张家次女汪茜茜(赖雅妍饰)。许家独子许毅源(黄腾浩饰)也喜欢汪茜茜,后来渐渐爱上美丽善良的孙一美。几代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都在几十年的光景里慢慢沉淀成昨日的记忆,光阴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自残系当然要娶(嫁)治愈系

看完《光阴的故事》有两个感想,第一,王伟忠真是帅哥+才子,又有黑道大哥范儿,真是偶像。第二,自残系最好的对象永远是治愈系,而治愈系永远向自残系敞开怀抱。
《光阴的故事》四大主角,双旦双生,孙一美、汪茜茜、陶复邦、许毅源,两自残两治愈,两两配对,真是再合理不过了。
乙一有一篇小说,也改编成电影了,说一个男孩可以随时治愈别人的伤口,故事很精彩的是后半部分,不,他不能治愈,他只能将伤口转移到自己身上。
陶复邦是那样一个功力不够的治愈系,汪茜茜是那样一个段数极高的自残系。两人水准不一样,因此,复邦只能不断不断把伤口嫁接到自己身上,却不能痊愈这些伤口。汪茜茜的伤口越生约多,陶复邦也越转越多,最后自己也是体无完肤。有些观众感慨说不是陶妈作祟,不是命运捉弄,或许他们会比较顺利。
不会的,段数不够的治愈系,虽然也是治愈系,可以遭遇段数高的自残系,简直像遭遇吸星大法的普通武者,顷刻间,一身武艺被吸得精光光。 这一点,陶妈早就看出来了,汪茜茜并不是理想的儿媳妇,“现在我儿子都对她言听计从了,这往后还怎么办啊?”。 “我可是见过她对张叔的态度,我不想我后半辈子还受媳妇儿的气”。
在自残系还是凶狠的自残系,没有被岁月磨砺地圆滑,在治愈系还是蠢笨的治愈系,还没被岁月磨砺地宽厚,两强相遇,只能是勇者胜出。而自残系的胜出,结果就是两个人都伤痕累累。
治愈系只有遭遇过挫折痛苦(陶妈的病,复华的病),自残系唯有经过更恶的人的打磨(茜茜嫁的那个保罗哥啊),再加上一点点运气(那个莫名其妙的儿子),才有可能最后走到一起。
孙一美是一个超级治愈系,她最治愈的地方就在于,她都不知道自己可以治愈。她可以治愈别人的伤口,却永远不会在自己身上留下太多疤痕,你说她笨也好,迟钝也好,总之,自残系所有的伤痛,打在她老人家身上,永远是石沉大海。
所以许毅源那种超级大自残派,会在她这里慢慢疗好伤。 会深陷不可拔,没办法,人家段数高,又或者是,段数实在太低。 就算自残系有再大功率的吸星大法,可人家莫有武功,你奈她何?!
大部分情节离奇的连续剧,都是一帮自残系在那边闹腾,你死了妈,我就没了娘,你有第三者插足,我就正室闹翻天。总之,你拿一个伤口出来,我就弄一个更大的出来比。而治愈系总是被糟践得多,要不然,哪有那么多惊心动魄,一波三折。
但是生活中,治愈系永远追着自残系跑,自恋自嗟自叹的豆瓣女,非得要遇见一个文字只看说明书的理科男才会幸福。而单纯无知的多情少女,也总是喜欢追着血海深仇的孤身男子。
最幸福的当然是治愈系找到了治愈系,就像孙妈孙爸的那种幸福。可是哪那么容易,大部分的人都不安分,不能享受到手的普通生活。治愈系之所以成为治愈系,也就是因为他的治愈功能,一身治愈武艺,无从施展,简直是明珠暗投啊-- - - - 所以治愈系追逐自残系,又通过自残系把自己也变得伤痕累累,等到自己转变成自残系了,再去毒害下一个治愈系。
正如你前男友被他前女友伤害再来伤害你,而你从他那里学到的招数又去伤害另一个。冤冤相报,直到遇见势均力敌的一个,又或者,有一日,恍然大悟,再不跟天斗了。
一辈子糊涂涂的孙妈有一段话让我动容,幸福是什么?幸福既不是扁的,也不是圆的。如果你手里是圆的,心里想着扁的,那就是不幸福。但如果你手里拿到是扁的,就越看越欢喜,那就是真正的幸福。

嫁人要嫁治愈系,这句是经典名言。治愈系怎么看,看对方家庭就知道了。他(她)爹妈是治愈系,生出来的只能是治愈系。 而我写这篇东西的原因只是在于,我曾经是个差劲的治愈系,看到别人伤口就扑上去,然后自己伤痕累累。就在我即将蜕变为自残系的那些个关键阶段,我就遇见了我自己的治愈系,超级无敌治愈系暖手同学,会装笨,会装蠢,会把你的伤口转移到五万八千万里外的爪哇国去。

 2 ) 满满的感动,关于《光阴的故事》

    幸福始终像午后闲闲的时光,不淡不缓的流动。岁月始终像地上斑驳的阳光,总有一些闪亮。静数时光,默怀年少。谁,听我说这关于光阴的故事。谁,陪我看细碎年华悄然离去。
    多年后,再过许多年后,会不会像一美一样有个幸福的家庭,有个可爱的多美,有一个有点酷却懂得疼爱人的许毅源。
    看《光阴的故事》,我被感动得满满。
    
    追逐的身影,棒棍下复邦的哭声,一美爸爸的铁砂掌,陶妈妈说复邦是母猪的孩子,一美的3*3,拍熊的名字,郝伯伯的手枪,以及一美单纯的愿望。
    这些充满欢笑的镜头让我总有身历其境的感觉。毕竟这些事情,在我们小时候也一样在经历。
    小时候,孩子,原来这些词语在长大的我们看来是那样美好,那些逝去的岁月里面刻画下我们怎样的欢声笑语。我们一点一点长大,身体的成长固然是岁月的痕迹,可是心灵的成长却让我们开始苦恼。于是,复邦抱怨,连没脑子的一美也抱怨。
    一美帮拍雄写情书,茜茜和复邦的交往宣告一美从10岁到18岁的愿望破灭,朱磊写信让茜茜让叫一美被误会,复华变成学习的机器,陶妈妈阻止复邦和茜茜的交往,一美的日记,许毅源的出现。他们长大,他们每个人都是主角。青春变得繁芜而昌盛。我希望故事到这里就好,到这里就好。
    村子的风水不好,家家都开始经历苦难。张叔叔失踪,茜茜与复邦分开,陶妈妈生病,复华住进疗养院,一美跑出来一个妈妈。这些悲伤的情节可不可以不要?生活,原来这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这样。
    
    我们像他们一样过童年,像他们一样抱怨成长。可是他们依然将生活活得像样,而我们,当一张一张纯净的脸庞变得沧桑起来,我不得不在心里面反省,为何我们不能像一美那样单纯而善良的成长。那些单纯的小愿望被我们丢到那个角落。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一美那样傻傻的长大。难道只是因为我们看了很多电视,电视教坏了我们。难道只是因为我们周围没有那样相亲相爱的一村子的人。
    我们怎么可以一直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好好过现在。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满足不了自己。当身边一些人走失,当经历的一些往事开始淡忘,我们怎么可以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究竟在发生怎样的事情。我们是不是要一直只看到自己前方的世界而忘记身后还有一个我们看不到世界。
    要如何保持一颗善良乐观的心生活。我想我们要学习,向一美学习,向茜茜学习,向《光阴的故事》里面每一个人学习。学习生活。
    
    记得从前即使芝麻绿豆大的事也要张显得似所有人都知,现在几乎在怎样的天翻地覆都说不出几句话来。
    内心的汹涌澎湃不知道如何表达。
   《光阴的故事》一个献给“珍惜我们一起走过,物资贫乏,互相扶持的时代”,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给我满满感动的故事。

 3 ) 这编剧简直疯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地方看到有人谈论这部电视剧,虽然我年纪不大,但是对这类怀旧剧目一支很有感觉,所以找来看。
   在前20来集的时候,我对这部片子的感觉非常好,尤其是第一集,那个小一美给人的印象太深了。在这20多集里,虽然一帮年轻人的生活给人一种青春爱情剧的感觉,但是总体来说,非常的切合电视剧的主题,几家住在一个村子里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虽然简单而又清苦,但是大人乐观积极,孩子单纯善良,邻里河蟹互助,如果就这样下去,这帮孩子终将长大,走上社会去面对他们的生活,这中间会有波折,也有痛苦,但是应该大体上是平凡的。
   但是到了张叔失踪以后,这个调子就变了,灾难开始大规模的降临到这个小小的村子,先是张家,然后是陶家,连剧中人都发出感叹,这个村子的风水是不是出问题了。
最后,当孙一美莫名其妙的冒出一个亲妈的时候,我觉得搞出这种狗血剧情的编剧一定是疯了。
   就标题来讲,这部剧应该是一部生活纪录片,好比大陆的金婚。事实上op的最后有个副标题,叫做--献给在物质贫乏岁月里互相扶持的人们,证明的上述的观点。我很喜欢这个副标题,因为切入点很好(比金婚强),显然从50年代到80,90年代是台湾从重建到发展到腾飞的时期,片中的人物经历了物质的贫乏到丰富,他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他们相互扶持一路走来,这其中有苦有乐有波折,但是让人怀念,这就是为什么第一集开始老陶住在高层公寓里为找不到一个挂门牌的地方而闷闷不乐的原因,过去邻里相扶的日子回不来了。
   但是到了片子的中期,在张叔失踪以后,情节变得异常沉重,苦难接踵而至,这让观众有一种怪异的感觉,这个村子到底怎么了。苦难是一定的,但是家家哀恸就有点过分,毕竟这是光阴的故事,不是人间悲剧大合集。到一美那个妈跑出来的时候,编剧就彻底疯了。显然,虽然张陶两家的悲剧虽然突兀,但是是有隐患的,张叔是跑船的,想叫他出事,随时都行,更不要说复华了,花了将近5,6集来埋伏笔(都不叫伏笔了,整一明示),发疯只是众多可能之一而以。但是,一美这个妈第一没有征兆,第二还推翻了过去的剧情,完全就是一个硬生生插进来的东西。
   孙家一直是我认为的一个幸福家庭的典范,没有客观的隐患(比如张家),夫妻二人在生活上的态度好得没话说(相比而言陶家两夫妻是失败的,复华事件说明了家庭教育的失败,而陶妈和茜茜的约定更是看出了陶家人的自私和自以为是),所以孙家搞出这种事情来让人觉得非常的奇怪和没有必要,当看到孙妈跟孙爸两个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时候,我算是明白了,这编剧把挺好的一出生活纪录片搞成了催泪弹,而且是故意的。当然,我无从得知台湾的电视观众是不是比较喜欢催泪弹,但是我觉得故意搞催泪弹,还搞得在这么生硬,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陆的电视剧比台湾的水品高不少。
   把一个生活剧变成了催泪弹,编剧不是疯了就是换了

 4 ) 光阴的故事语录

(9)陶伯對毅源說:“有「因」於是有「果」,這麽想想,事情總有答案的不是嗎?只是有人找到了,有人糊塗了一輩子沒得到……你想把自己受過的那些哭苦,當成「埋怨」?還是當成「因」 茜茜回到小學教室對復邦說:“從來沒有覺得自己長大了多少,現在看著這些小桌子、小椅子才突然發覺自己真的長的好大。那心裏呢,沒有更勇敢,也沒有更聰明” (26)茜茜問馮媽:“難道我們再怎麽努力,都拼不過命運嗎?” 馮媽“傻瓜,命運要怎麼拼呢,你沒看到那些逆流的魚,都傷成什麼樣子。命運要順著它流。” 茜茜“一定得順著流走嗎。這樣不就一路游向大海,直到被淹没了。” 馮媽“不,只有順著它流,才能找到上岸的力量。別做聰明的傻子,那是最苦的人” (27)茜茜與母親吵架時,張太對茜茜說:“你以為你夠勇敢,夠堅強。其實那只是天真,你天真的看不到人生的无奈,感受不到命運的心狠手辣。你的天真,你所謂的尊嚴,將來會害你受苦。” (31)毅源説:“吃虧吃久了就會變成埋怨,埋怨累積到最後爆發出來,反而會變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毅源源對一美説:“人不就是這樣嗎,在面對沒有勇氣承認的事情,就會給自己找個理由。” (32)毅源問復邦:“你覺得喜歡一個人或是愛一個人是為了什麼?是因為我們怕寂寞,還是我們想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東西?”“一美最吊的地方是她的喜歡就只是單純的喜歡,全心全意的希望對方好,希望對方快樂,就算最寂寞的是自己,就算最後根本得不到自己喜歡的她還是會不顧一切的去喜歡。” (33)毅源對一美說:“命運就像撞球一樣,沒有經過一番的碰撞就進袋的球是不算分的,是犯規的” (34)茜茜對復邦說:“長大就是長大,鏡子會告訴你,命運也會。不夠勇敢也要長大,不夠聰明也得長大。”“我們都很渺小,只能扛得起自己的命運,我們曾經在一起,然後分開,我們交會在一个小點上,然後各自走向各自的路,這不只是我們的故事,太多太多這樣的故事在這個世界上。” 陶伯對陶媽說:“天亮了,咱們好好過日子吧” (37)復邦對一美說“原來人生并不像點穴解穴那樣容易” (42)孫媽對毅源說:“幸福不是圓的,也不是扁的,你手上如果拿的是扁的,心裏想的是圓的,那是不幸福的。所以不管你拿到圓的或是扁的,只要你手上拿到的那個東西,你越看越喜歡,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44)毅源问馮媽“愛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痛苦?”馮媽拍拍他然後回答說:“因為你認真, 認真才會痛苦啊,不認真就不痛不痒了啊。” (45)張叔對茜茜說:“自己走過的路,無論是對的,是錯的你都要認。就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早知道,所以誰都會犯錯。但你要記住,做過的事,走過的路,絕對不要後悔。要是知道錯了,就把錯誤的腳步給停下來,把心給定下來,耐心的等。總有一天,你可以等到有緣的好心人,領你到正確的道路上。不想後悔就要勇敢求救。” 茜茜對一美說:“人生好像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用它的方式比手劃腳的帶著我們去懂得我們故事的真相。”茜茜對張奶說:“真正勇敢的人是隨波逐流當中而而不迷失自己的人。” (47)復華對復邦說:“如果我們都把自己做好了,那就是最好的好,對誰都好。” 復邦對一美說:“不要自以為瞭解,真正瞭解一個人,不要用眼睛,必須用從心去瞭解。”“毅源和茜茜一樣,他太在乎了,因為在乎,所以擔心身邊的一切,隨時會曇花一現,只好假裝不在乎。” (48)敷邦對毅源說:“毅源,你一直再演一個爛人,可是其實你根本不是你想象裏的那個爛人” 毅源:“就算不是爛人,也好不到哪裏去吧” 敷邦:“不用太好吧,剛剛好就好” (52)永安和阿公看著正在玩點穴解穴遊戲的小朋友們。永安說:“好傻的遊戲哦” 阿公:“是啊,是很傻啦,不過在裏面玩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很傻,人生也一樣。” 毅源對一美說:“人都有一種作賤自己的基因,因為你不相信老天為什麼會對你那麽好,所以當你越是接近圓滿的時候,你就會越害怕,越不相信,越覺得自己不配。然後你就會想去測試它的極限到哪兒,再來你就會不知不覺的作賤那個屬於自己的圓滿。”一美對妮妮說:“現在我的幸福很完整,也很心安理得,因為我用祝福代替了不甘心” (53)馮媽對妮妮說:“哭吧,沒哭過,又怎麼懂得怎麽去笑呢”

 5 ) 即使十年后重温,能会掉眼泪

1

1949年国民党政府输掉内战,那些跟着蒋介石打天下的士兵一批批地转移到台湾,从此在那座美丽岛上讨生活,或娶妻生子,或孤身漂泊,往日的荣光渐渐成为他们度过艰难岁月的支撑。这些外省来的败兵与他们家人住的地方被称为「眷村」。

民国47年,一个叫王伟忠的男孩在这里诞生;五十年之后,他打算把眷村的故事拍成电视剧,并请来了徐誉庭(《我可能不会爱你》、《荼靡》编剧)打磨剧本,最后使得这部《光阴的故事》成为当年收视冠军。

后来的韩剧《请回答》系列夯爆亚洲,我们都很羡慕人家能够把青春家庭剧拍到那种水准,直击你心。

但其实我们这样的剧我们也拍过啊!你甚至可以在《请回答》里看到《光阴的故事》的影子。只是2007年的社交网络还如襁褓中的婴儿,羽翼尚未丰满,还好这样的错过最后没有变成遗憾。《光阴的故事》带来的情感共振之强大,不仅让人在剧终的刹那仿佛失恋般难受,还会直接将剧情当做VR(虚拟现实)。

男主黄腾浩就讲过这样一件很趣味的事:有次去7-11买东西,排队的阿姨很热情地叫我「几抠」(注:黄腾浩在剧里叫许毅源,毅源的谐音是「一元」,台语发音为「几抠」),还问我后面追到一美(女主)了没。

人戏合一的境界就是这样吧。

2

这部剧的人物众多,主调是许毅源、孙一美(陈怡蓉饰)与陶复邦(杨一展饰)、汪茜茜(赖雅妍饰)这两对人物百转千回的感情线,以及眷村里几个家庭在三十多年岁月流转中的变迁和成长。

一)流氓和婢女

孙一美说自己是婢女命,做婢女的只有牺牲奉献的份,别看她人小,委屈常常自己扛,朋友也都靠她在罩。

暗恋陶复邦不敢说出口,因为知道陶复邦喜欢茜茜,她不仅自动退出,还鸡婆地帮两个人谈恋爱,因为「祝福也是一种爱」。

孙一美和好兄弟陶复邦、冯拍雄(马念先饰)在游泳馆见到那天在撞球间抢地盘的许毅源,打算在更衣室堵他,结果计划变动,留孙一美一个人在男更衣室,两人的初次邂逅充满了不可描述的...颜色。

许毅源一副混街头的模样,大家都觉得他是流氓,时常被朱磊这样的资优生看扁,但其实心地十分善良。他的软肋是自己麻烦不断的父亲,他害怕变成父亲那样的人,恨不得摆脱这层梦魇,无奈身上流着父亲的血,这让他的恐惧根深蒂固。

一开始,许毅源也被漂亮的茜茜所吸引,她身上自带的坚强属性像一种命中的默契,与许毅源相重叠。不同的是,茜茜有家人做后盾,许毅源面对的则是一个破碎的家庭,生活的艰辛让他的内心不得不构筑起坚实的城堡,抵御一切危险和随时向内崩塌的自卑心理。许毅源没有追到茜茜,孙一美也爱不到陶复邦;许毅源不愿放手。

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是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的,不管他身边有没有人,不管谁在他身边,你都会想尽办法跟他在一起。

他说:爱情就像打麻将,想要胡牌,就要等那张关键牌,你可以自己摸来,也可以等人家放枪。

孙一美选择放手,爱情讲timing也讲感觉,终究勉强不来。结束固然心痛,但尽早止损总好过一场空。她就是这样的女孩:宁愿自己憋出内伤,也不愿好朋友受伤。

无奈孙一美婢女命格实在强大,鸡婆到了一个境界。她知道茜茜患有小儿麻痹的妹妹娟娟中意许毅源,觉得她很可怜,于是又跑去暗示许毅源「将心比心地爱爱看」,结果被情伤未愈的许毅源直接呛回来:你根本就是在侮辱她(娟娟)啊!你打从心底就认为娟娟的腿会让她没有人爱,这就是一种侮辱。

如果才刚放弃一个努力追求的女孩,就马上展开下一段恋情,那这个男的,就是把感情当游戏。许毅源的心也是会痛的好不好,流氓也是会流眼泪的好不好,狠心也是一种善良好不好,我对茜茜,是真的,好不好!

或许就是这种善良单纯外加爱管闲事的性格,成功为「美元恋」播下春天的种子,意外成为爱情的吸铁石。

许毅源开始对孙一美倾诉心事,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还有绕不开的日常斗嘴系列。许毅源和孙一美为了掩护茜茜和复邦,假扮情侣,结果许毅源假戏真做,啵了孙一美。不按常理出牌的孙一美当场崩溃,局外人都很通透啊,就孙一美状况外;

于是所谓的「美元恋」呈现的是这样的状态:许毅源的爱全部变透明,不是孙一美选择性忽视,是她根本近视看不见啊!

直到被许毅源点醒,孙一美大概才看见了几抠的爱。傻人有傻福啊!

他们一起经历了陶复邦参军,茜茜北上酒吧唱歌,经历了邦茜两人感情的分合,经历了阿公生病,经历了联考...参与了别人的故事,也创造了自己的回忆。

二)公主和士兵

陶妈妈认定孙一美以后是自己的女婿,问题是母有意子无意,陶复邦对汪茜茜死心塌地。所谓好事多磨,这两人一路坎坷的情感历程就是最好的注解。

茜茜的懂事和坚韧让人好心疼,她总是用笑脸面对这个操蛋的世界以及它可笑的规则,默默承担敌意和不理解;她像雨果笔下的笑面人,对亲人朋友封存悲伤,只留下一张看起来很OK的脸。

陶妈阻拦,陶复邦考军校,这段感情暂时搁浅。

超会念书的茜茜后来考上了政大新闻系,但一系列原因让她不得不跑到酒吧赚钱,为了不让朋友担心,她说了很多谎来隐瞒。谁想要输掉人生啊!打牌的人不想输,踢球的人不想输,开便利店的人不想输,茜茜也不想输。

尼采说:我自诩主宰一切风景。

话是漂亮话,听起来悲壮,但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被命运的巨轮推着走,任凭你如何挣扎如何趔趄,也改变不了潮水的方向。在颠沛流离的命运面前,我们太渺小,也承担着太深的无力感。

之后茜茜和外国人保罗(夏克立饰)结婚,陶复邦也和军校处长的女儿妮妮(许玮宁饰)结婚。两个人的婚姻都不幸福,因为心里如何也放不低心爱的那个人。好在结尾,公主和士兵在无数场战役、无数次枪林弹雨之后,终于迎来圆满的结局。

编剧的良心原来还在,感恩。

3

《光阴的故事》里最搞笑的当属朱虹(小甜甜饰)和冯拍雄(马念先饰)了。

小甜甜简直就是行走的表情包好吗!综艺感超强的她totally fit in朱虹这样又贱又可爱的角色。

马念先在台湾喜剧中也算是老面孔了,他的脸总是莫名戳中笑点。前不久播出的优质台剧《花甲男孩转大人》里,他就饰演了一个高学历的直男癌,情商感人就是了。

既然是一部年代剧,肯定会涉及49年两岸人被迫分离的苦痛。剧中冯拍雄的母亲冯妈每天都坐在村头,望着基隆港,回想着当年在对岸发生的一切。突然的变故导致她精神失常,还好她的记忆里残存着的,都是些美好的片段。

04

这部「过期」的剧,即使十年后的今天重温,都可以找到很多的共鸣。

在剧里,几抠曾经说过:是孙一美让我这个流氓过上了无风无浪的生活。

孙一美治愈了许毅源的自卑、忐忑、对未来的恐慌,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

而这,也是《光阴的故事》带给我们的,不是吗?它就像一个避风港,是我们对抗无常生活的武器。是,我晓得这么形容一部电视剧很愚蠢,但这部剧陪伴了我整个大一,在无数个漆黑的夜晚和需要早起的清晨,因为有了这份挂念,会突然拥有很庞大的力量,那些悲伤和难过,突然就变得无所谓了。

杨德昌、柯一正等台湾新浪潮导演曾经联合拍摄了一部同名电影《光阴的故事》,它由几个小故事组成,描绘了童年的消逝和成人世界的幻灭。转瞬即逝的光阴里,我们学会穿起铠甲,戴上面具,假装懂很多道理,过不想要的一生。王伟忠的《光阴的故事》温暖多了,少了凌厉,多了几分温柔。

所以你会想一遍遍地重看,不是为了逃避和麻醉,反而是希望在挫折缠身的时刻,储备足够多的勇气,当巨浪再次汹涌时能够迎面而上。剧里的人物有好的,有坏的,有强硬的,有懦弱的,有圆滑世故的,也有我行我素的。即使骄傲蛮横无理取闹如朱妈,几十年过后病弱坐在轮椅上,也全然不复当年的神采奕奕。看到这一幕,好像有点明白人生是什么了。

既然到头来都要经历死亡这条路,就活得自我点吧!

 6 ) 光阴的故事

“光阴”这个词的有趣之处是它直指真实。有零星的光,也有丝丝阴霾。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走过的日子。填充在我们记忆的缝隙中,有时以为遗落了,可是却又总会在那恰到好处的时刻,猛然惊觉。我们从来没有过忘记,有时只是没有想起。人生或是宿命,循环或是继续,这只是铺洒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隐形轨迹,这只是每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倾诉低语。

或许我们不太喜欢回头看曾经光阴的模样,不知是害怕什么都不会想起,还是在怕什么都没有忘记。我们只是纠结在自我的情结里,盲目在杂乱的慌忙中,忘记了那些发黄的相片上,灰尘是怎样默默陈腐。

而近期完整的看完了一段光阴的故事,原本是抱着完全不同的期望去看。起初只是对台湾眷村好奇,只是有些对台湾人文历史的兴趣。由于近些年台湾眷村陆续搬拆,因此耳闻了一些眷村中的奇闻轶事。那些在慌乱中漂洋过海的老兵,一去便无法回头,隔海便是又一人生。人生际遇很难预料,在我们身后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明了,或许这就是这场游戏最让人无法厌烦的原因。在那些眷村人身上,感觉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可以写成一本书,拍成一部戏。所以我一直在等待,等待那些眷村人的过往。

我想都应该多亏了台湾著名制作人王伟忠,第一次在节目上见到他,听到他一口的北京腔,误以为此人来自大陆,后来才知道他本人就是在眷村中长大,因为家里父母是北京人,所以才遗传了口音。在他自己居住的眷村就要拆除前夕,他给那从小生活的地方留下了最后的一段影像,看起来很是温馨动人。后来他的姐姐出书教大家做眷村菜,很多普通的北方菜,对于台湾人来说却是闻所未闻。而在去年,先是听说赖声川导演和王伟忠共同制作了关于眷村的舞台剧《宝岛一村》,前去观看的人都是喜泪交加,整个演出叫好又叫座。但想必自己是无缘观看了。而没有想到的是,事隔几个月,一部关于眷村的电视剧大受追捧,同样也是由王伟忠制作。而我不是因为电视剧的蹿红,更不是为了追逐某位明星的演出,只是简单的冲着“眷村”两个字而去,却不知道,自己得到了超乎想象的收获。

《光阴的故事》从四五十年代开始讲起,当时来到台湾的官兵们陆续住进眷村。那里聚集了来自天南地北的人家,那是一个人与人靠得很近的地方。每一家都只是一栋小小的平房,每一家都只隔着一道矮矮的围墙。王家吵架了,还是李家闹别扭了,邻居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热情的邻居还会无所顾忌的跑来调解。好像在那个地方不存在任何的秘密,每一个人都过在共同的生活里。一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感觉无法接受这样的日子,好像没有了任何自我存在的空间。但又渐渐地,被其中的温情所打动侵蚀。张妈在除夕临盆,陶妈自告奋勇去帮着接生。孙妈被倒会,张奶又执意借钱给她。陶妈受伤,全村连夜排队去捐血。冯爸开车撞了人,全村倾囊相助替他还清了赔偿金。这就是眷村,充满了人情味的地方,充满了人情味的年代。虽然有些清贫,虽然有些平凡,但是有挡不住的幸福,和挡不住的温暖蔓延。

孙爸是来自河南的老兵,在老家其实已经订了亲,但因为无法归返,所以在台湾娶了台湾老婆组建了家庭,生下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陶爸陶妈来自大陆北方,陶妈原是京剧演员,每天早上必做的事情就是吊嗓,全村人早已习惯了在她的咿呀声中从睡梦中醒来,而陶家夫妻对孩子管教甚严,尤其大儿子陶复邦,因为淘气的个性,从小没有少挨过打。张家搬进眷村的时间稍晚,但是他们的家庭组成十分复杂,张先生娶了带着四个孩子和一个婆婆的张太太,而自己的妈妈也跟随着一起住在了眷村里,张先生自己常年跑船,留着这一大家子在家里矛盾重重。冯爸和冯妈只有一个儿子冯拍雄,而这个儿子总是感觉被别人看不起,因为他爸爸是个捡破烂的,妈妈是个疯子,其实他妈妈本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后来稀里糊涂地随着冯爸来到台湾,本以为呆个十天半个月就能回去,谁知道这一呆就是遥遥无期,于是精神出了问题,几十天如一日地坐在村口的海边等船,等接她回家的船。

喜欢看这些爸爸妈妈们聊着他们曾经的故事,又发愁于眼前的困境,还有对未来茫然而又抱着希望的欣喜。喜欢看他们的孩子调皮捣蛋,被父母追着满院子跑,单纯的童真,青春的忧伤,一点一点的走过人生,一点一点的体味生命。想要有孙爸那样的爸爸,对老婆温柔体贴,对孩子关怀备至。想要有像陶复邦那样的哥哥,一直那么护着自己的弟弟,一直那样的有所担当。想要有孙一美那样的朋友,虽然傻里傻气,但是对朋友却是死心塌地。想要住进这样的眷村里面,虽然有些嘈杂,有些拥挤,但是却存在最珍贵的真情,最挥之不去的动容。就像陶复邦对许毅源说不要欺负孙一美,因为她是他们全村的妹妹,每次想起,就会感到窝心的感动。就像许毅源说他因为认识了这些眷村的朋友,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吃饭的时候每一家都亮着幸福的灯,妈妈大街小巷的叫着孩子,电视开的很大声,一家人围着电视吃饭,抢着一锅红烧肉,好热闹,好温馨。”在这里,每一个人都会重新找到家的感觉。

而在这光阴的故事里,充满了五味杂陈。就像光和阴这两个字一样,甜里夹杂着苦涩,痛苦里透着甜蜜,甜和苦依靠的那样紧密,甚至找不到它们之间的界限。看到汪茜茜和家人的矛盾一点一点打开,可是命运的矛盾又把她重新套住。看着陶复邦终于抓住了自己的幸福,最后还是无可奈何的放了手。看着孙一美本就是傻人有傻福的快乐,最后还是不免去面对人生的真相。看着许毅源在苦命中挣扎,终于却得到了那真挚的幸福。或许很多人都喜欢看傻傻的孙一美与“流氓”许毅源的爱情,甜蜜中掺杂进小小波折,但结果还是美满动人。或许很多人都遗憾汪茜茜和陶复邦的命运交错,汪茜茜似乎就是带着复杂的人生而来,她以为自己可以用她的倔强与坚强去迎击,却不知自己拼的越凶,受的伤却越深,直到有一天她选择不再去和自己打仗,命运却依旧没有轻易放过她。在这个故事里,没有苦与甜的区分,没有主角和配角的差异,也找不到好人与坏人的分别。总是会在每一个人身上看到闪亮的地方,也总是会找到那些让人无可奈何或是不尽如人意之处。

这一段悠长的故事,在两个月前就全部看完,但一直留在心底汹涌澎湃,不知道要如何抒发,不知道要从何说起。因为发现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眷村,而是一整个的人生,并不沉重,只是会让人思绪万千。不敢回头去看,那些人儿时的痛苦,不解与惆怅,现在再看只是天空飘过的一朵浮云,我们曾经自以为的惊天动地还是那头破血流也闯不过的关卡,如今只是那释怀的一抹微笑了。不敢向前去看,那些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最后自己也成了父母,挡不住的人生脉路,我们曾经担忧的成长还是发生了,我们曾经不愿的改变还是更改了。那些孩子们,小时候期盼着长大,等到感觉自己真的长大了,才知道长大一点也不好玩。我们都是这样后知后觉的走过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重新来过。

我们生活在不一样的时代,生活在不一样的地方,却分享着相同的感动,相同的幸福感。原来曾以为,只有那些新鲜的没有经历过的故事才会吸引动人,其实自己是大错特错了。我们每一个人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故事,而《光阴的故事》就是一部能让所有人看到自己影子的故事。里面有儿时模糊的记忆,和同伴的玩闹,树荫下伴着知了叫。有对父母的埋怨,和兄妹的争吵,与朋友的义气。有初恋的酸涩,分离的痛心,和平实的幸福。有对人生的迷茫,成长的烦恼,和感悟的心声。里面有我们经过的细微末节,有我们走过的点点滴滴。

光阴的故事是讲述幸福的故事,是追寻幸福的故事。曾经以为,只有和自己心底存在的人在一起才是幸福,但是忘不了孙一美说的:“祝福也是一种爱。”曾经以为,自己会无法忍受看到自己所爱的人过往的爱情,后来发现只要是真心付出,其实都是美好,因为忘不了许毅源说的:“你是一片闪闪发亮的沙滩。”曾经以为,人生总会有赶上的车,也总会有错过的车,却又忘不了汪茜茜说的:“错过,是为了要遇见对的。”曾经以为,幸福是奢侈的所得,是违背了命运的安排,可是忘不了冯妈说的:“你原来习惯命苦,以后会习惯幸福的。”曾经以为,自己永远无法了解幸福的真谛,终于忘不了孙妈说的:“幸福是什么?是圆的还是扁的?没有人规定幸福是什么形状,如果你手上拿着圆的,心里想着扁的;或是手上拿着扁的,心里想着圆的,那都不叫幸福。幸福就是你手上拿着什么,你越看它就越喜欢它,这样才是幸福 。”……

这是这五年里看的唯一一部中国电视剧,所以也只能说是最好的一部。有时在看某部电影电视时,总觉得不够完满。演员的表演,故事的编排,摄影音乐,总是存在某处的差强人意。而这一部电视剧之所以能打动很多人,也是因为它在各个方面都极具水平。

《光阴的故事》里,每一个演员的表演都十分到位。有意思的是,饰演父母一辈的演员和饰演孩子一辈的演员真实年龄相差无几,可是却看不出任何奇怪别扭之处。操着一口河南话的孙爸,让我以为真的是从大陆找来的河南老头,最后才知道他根本就是地道的台湾人。饰演孙妈的黄嘉千自己本身台语不是很流利,但是却把说的一口台湾国语,不时掺夹着几句台语的孙妈表现的活灵活现,孙妈对邻居朋友的热情,对孩子的严厉与爱护,也把握的十分精准。而孙一美的单纯傻气感觉是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或是过分夸张。还有本剧中的两位男主角,准确把握了各自身上的转变,陶复邦从充满孩子气的男孩到一切都自我承担的男人,还有许毅源从放荡不羁的浪子到温柔体贴的丈夫与父亲。好像他们本就是这故事里的人物,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自然。

虽然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台湾,不知道这些故事是否完全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但是还是觉得有些衣着言语有些过于现代,有些情节不免也会落入俗套,但都是些可以容忍的瑕疵。整个的故事其实充满了轻松愉悦,却也不时的冲撞进一些麻烦与困扰,有时感觉会措手不及,让人们笑着流泪,继而又哭出了笑容。还有人物的互动和对话,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活生生的经历,真实的不太像话。一直都喜欢这样充满了真实,却又能够在真实中找到那没有被发现的一个角落,让自己独自倚靠在那里,沉浸在其中。

而我们每一个人光阴的故事又是如何的呢?或许还记得光阴的味道吧,是含在口中细细咀嚼的带着丝丝甜蜜的块糖,是迎面吹来的燥热和泥土芳香中的夏天气息,是无边黑夜里独自感受到的滚烫热泪的酸涩,是有人喂送汤药时苦后留下的一丝微甜。或许还记得光阴的声音吧,是在左右推搡中无忧无虑的畅然大笑,是辗转反侧间始终没有响起的电话铃声,是火车向前那一去不回返的轰鸣,是在冬日的咖啡馆里缓缓悠扬的《Hotel California》。或许还记得光阴的模样吧,是在焦急等待中紧咬嘴唇的颤抖,是在收获幸福后喜极而泣的感动,是与他之间无法穿越的人流,是在走过这一切之后看淡一切的坦然。

我们或许没有写下相同的故事,但是我们能够了解彼此故事背后的心情。在《光阴的故事》这一出戏中,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在每集广告破口处,都会登上一些老照片。一开始是剧组演员儿时的照片,之后开始向电视观众征集照片,配上自己想要留下的话语。或许很多人都早已忘记了去清理那些过去的尘埃,却因为这一出戏,让大家找回了时光的痕迹,好像真的发现了时间穿梭机,我们可以在任何的时刻停留。

但不可避免的,眷村还是消失了。临走前,陶爸带走了自己家门口的号码牌,他说要挂在新家里,这样陶妈才不会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知道,这是王伟忠先生一段真实的故事。我也知道,光阴还在继续,所以幸福,永远不会停息。

 短评

顶顶好剧,顺便说一下请回答1988抄袭该剧。

6分钟前
  • 我爱学习
  • 力荐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亲情友情爱情至上,在什么都不缺的时代,却什么都缺了…

10分钟前
  • 扯皮儿
  • 力荐

真正勇敢的是那些隨波逐流中不迷失自己的人。

15分钟前
  • K L E O
  • 推荐

请回答系列是不是有在模仿这部剧……

16分钟前
  • 吃可爱多的我
  • 力荐

今天看了《请回答1988》,顺便在豆瓣搜《光阴的故事》,却发现前者的观看人数20多万,后者5千多,也没人提两者的相似点,而我认为编剧看了光阴的故事。倒也不怨国人,毕竟有当时电视环境影响,但追韩剧的人啊,其实在国境之南,在一衣带水的岛上,有中国人的后代写的与我们更有认同感的剧情。

17分钟前
  • 青阳
  • 力荐

被1988抄袭,实在是因为你太优秀

22分钟前
  • 曾下留
  • 力荐

每集终了,罗大佑粗犷的嗓音都会响起来,“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日,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今天我开着水龙头,听那水声哗哗啦啦,顿时觉得,真是没错,光阴和我手中的水一样,都流走了。

27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看的时候欲罢不能。看完之后意犹未尽。如果人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过,我也愿意在充满爱和故事的集体里活一次,当那个没心没肺没有秘密的鸡婆孙一美,并遇见那个想要幸福亦予我幸福的许毅源。

30分钟前
  • 晃日
  • 力荐

惊了 真的 1988真的有借鉴这个吧

32分钟前
  • 每天都开心
  • 力荐

演员真是强大,台湾真是没钱了,本应是长篇怀旧巨制最后拍成了室内剧差不多。

33分钟前
  • 苏比
  • 推荐

边笑边哭

36分钟前
  • bigjoe
  • 力荐

几抠……要是几年前你就演了这个,现在也许是影帝了

40分钟前
  • 吃喝拉撒睡
  • 推荐

一个让我熬夜看完的剧集,一个让我哭了笑笑了哭的剧集,一个让我舍不得散场的剧集

45分钟前
  • 琐琐
  • 力荐

如果请回答1988没借鉴这个剧我是不信的

50分钟前
  • Whjalndksljdj
  • 力荐

请回答1988有光阴的故事拍摄痕迹

52分钟前
  • 致太二
  • 力荐

非常不错的成长故事,但粗糙的制作有点拖后腿,不知道有没有传到韩国去,七年后的《请回答1988》里有不少这个片子的影子。

53分钟前
  • 苏莫
  • 力荐

看完这个,1988自动降星了

55分钟前
  • 格鲁特
  • 力荐

超级爱一元和孙一美的!!

57分钟前
  • 心中有头小怪獸
  • 力荐

天呐,1988纯粹是在欺负我们光阴的故事没人撑腰

60分钟前
  • 宜早不宜迟
  • 力荐

居然就这么看完了100+集。虽然表演夸张场景简陋剧情拖沓,我想看的眷村文化也表现得很模糊,但是故事一长,难免日久生情。再度从这种时间跨度大的剧集中看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时间果然是治愈一切疾苦的好药。

1小时前
  • 享受阳光的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