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长河

大陆剧大陆2022

主演:罗晋  尹昉  黄志忠  奚美娟  梁冠华  苏可  陆思宇  公磊  李昕哲  赵麒  王洪涛  郭之廷  刘天尧  

导演:张挺

播放地址

 剧照

天下长河 剧照 NO.1天下长河 剧照 NO.2天下长河 剧照 NO.3天下长河 剧照 NO.4天下长河 剧照 NO.5天下长河 剧照 NO.6天下长河 剧照 NO.13天下长河 剧照 NO.14天下长河 剧照 NO.15天下长河 剧照 NO.16天下长河 剧照 NO.17天下长河 剧照 NO.18天下长河 剧照 NO.19天下长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9 08:33

详细剧情

  自康熙十五年一场巨大的水患之后,年轻的康熙帝设科开举招纳治河贤才,二十四岁的落第举子陈潢脱颖而出,长于治河。年轻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将他简拔而出。陈潢与同样有志于治河的靳辅搭档,跨越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历经了康熙朝几次大政治风波。年轻敢言的陈潢死于奸臣结党的污蔑之下,临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康熙五十一年,台湾收复,准格尔平定,黄河安澜,河水转清。康熙帝探访扬州,见到了河神庙。庙中塑着靳辅、陈潢的像,仁人志士,遗爱自在民间。

 长篇影评

 1 ) 《天下长河》:要治水,先治吏

剧中呈现了封建官场的三种典型官员:庸官,弄臣,能吏

历史传奇大剧《天下长河》,主要讲述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黄河治理。自古以来,治水就是“为政之要”。古人有云,“洵乎井田之后,水利之有关于民生国计,而古之循良,无不以此为为政之先务也”。

《天才长河》围绕靳辅(黄志忠 饰)、陈潢(尹昉 饰)等人的治河故事展开,也宕开一笔,浓墨重彩书写了陈潢(尹昉 饰)、高士奇(陆思宇 饰)、徐乾学(赵麒 饰)这三名科考学子的命运线。

这看似闲笔,实则大有深意。因为治水史背后,也是一部治吏史,治水的成败取决于治吏的成效。

为何这么说呢?剧中陈潢与康熙(罗晋 饰演)对谈时,曾谈到治水有“五难”——人事难、方向难、坚持难、财政难、百姓难。其中的人事难、方向难、坚持难、财政难,又与治吏难息息相关。

治河五难

封建王朝的治水、赈灾事务,历来是利薮之地、油水之地,也就成了必贪之地,官员之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如若朝廷拨下的公帑,被层层盘剥、克扣,被官吏冒赈侵赈、私饱囊橐,甚至与朝中大臣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勾结,那么治水就不可能顺利行进。

很简单,钱被贪了,治水工程就只能偷工减料、敷衍了事,河是治不了的,民心更是散了。

所以,治河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治河的理念与技术,也在于由谁来治河,治河时的政治生态如何——这些正是“吏治”的内容。

《天下长河》以三个科考学子陈潢、高士奇、徐乾学为典型样本,让观众窥见封建王朝的官员众生相。

三个人物,代表了官场中最典型的三种官员。治河能不能成,就看这三种官员的博弈,谁最终占据上风。

庸官:徐乾学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徐乾学,那么就是“庸”,他堪称庸官之典型。

剧集一开始就揭示他的人格底色。每逢科举之时,学子们纷纷登门拜相府,纳兰明珠(公磊 饰)起步千余两,索额图(梁冠华 饰)略高。通俗点说,就是通过走后门买官。好处费决定了官位的大小,买者心甘,卖者情愿。

徐乾学加入买官行列,倾家荡产准备了江南的万亩良田“进贡”,终于得到索额图青眼,高中探花。接着就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徐乾学差点就傻掉了,好在高士奇一巴掌拍醒了他。

金榜题名的徐乾学差点傻了

这一刻,倒有点徐乾学日后命运的缩影。他没有主见,缺乏意志,个性太怂,在官场中时常是“懵圈”的状态,只能被人像皮球一样拍来拍去,拍一下才能醒悟过来。哪怕是探花,哪怕几度成为康熙的钦差,他都被其他官员看不起,被耍得团团转。

官场中不乏这样的“庸官”。他不是天生的大奸大恶之人,也不是贪得无厌之人,但他太庸碌太麻木,既不清醒,也无担当,既无作为,也不算干净。想着狐假虎威,可一旦被拆穿,立即下跪求饶,到处认爹。

风骨全无,斯文扫地

到最后,他只能随波逐流,抱着权臣的大腿,像提线木偶一样被人操纵,尸位素餐,精神萎靡遇事推诿,昏昏沉沉无所作为。

官场上的贪官自然可恶,可这种庸官的危害也不小。在其位不谋其政,得过且过,欺上瞒下,增加了政令的推行成本,阻碍了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他们心不与民谋,力不为民出,自然也不得民心。

弄臣:高士奇

相较之下,高士奇就精明多了。他是封建官场上那些混得比较好的人的缩影,他属于“弄臣”。

高士奇有“能臣”的一面。自诩“江南第一才子”的他,确有奇才,一针见血道出康熙初期种种社会积弊。如果他的天才运用得当,他或有可能成为能臣。

他终究没有走上这条路。高士奇对于功名同样汲汲以求,科考之前他也给索额图送帖了。奈何,他的恃才傲物没被索额图瞧上,还被纳兰明珠打压,科考的机遇被私下“褫夺”。理想的破灭,让高士奇成为精致利己主义之徒。他先是投靠索额图,受挫后,转而投靠纳兰明珠。并寻得机会,在康熙面前大露一手,从此平步青云。

一日七迁的高士奇一脸的媚相

不可否认,高士奇很有能力,但他终究是“弄臣”。“能臣”与“弄臣”的本质差别在于,是否敢于“抗君之命”,“以成国之大利”。能臣敢于为了天下社稷,反抗帝王意见;而弄臣的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讨好帝王。比如高士奇早早就收买康熙身旁的贴身太监,把康熙的喜好拿捏得一清二楚,投康熙所好,也愈发得到康熙的信赖。

高士奇从皇帝的贴身太监获取“情报”

所以,弄臣的人性往往很复杂,他游离于清与浊、廉与贪、俭与奢、干练与庸碌、真诚与虚伪之间,时间一久,很容易就成为“老油条”。进而言之,纳兰明珠、索额图,不正是“弄臣”之巅峰吗?他们深谙康熙秉性,既能帮康熙办事,也始终惦记自己的小九九,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交结朋党,以权谋私。

高士奇帮贪官“开脱”,事后也获得对方送的一栋宅子

总之,哪怕弄臣有办事得力的一面,但墙头草的属性注定了,他们的主要精力都用来揣摩帝王的心思,并最终将帝王的宠爱转换为谋利的工具。好在康熙是明君,还是能够看穿高士奇,时不时给他一个严肃提醒,不至于让他有出格举动;可如果是昏君身边围绕着一帮弄臣,只会加速王朝的衰败。

能吏:陈潢

陈潢是官场中的清官能吏。他身上有着中华文化所推崇并延续至今的宝贵人格,即推崇大道、正义、公理,奉法守职、刚直不阿、不畏权势,对于悖道、枉义、害理之事,绝不妥协、绝不同流合污。

科考前,三人中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给相爷送帖子的。哪怕科举考试愈发显得不正义了,他仍然坚守着个人的正义。

他同样有功名之心,但不是为了发财。依儒家的政治哲学,治国平天下是人间最神圣伟大的事业。所以,陈潢想要参与公事、践履道义,履行君子士大夫的天赋使命。他是天才的治水专家,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写下令靳辅和康熙都推崇不已的治河之书。

在第九集,靳辅与陈潢有一次人生选择的讨论。靳辅疑惑发问陈潢才大如海,怎会甘愿屈居幕僚。如果他考取功名,皇帝又赏识他,那么前途无量。陈潢没有否认自己功名之心,可若是让他入朝为官,整日压榨部属、贿赂上司,又如何能够施展心中抱负。

他进而说道,无论是大禹开山治水,李冰修建都江堰,还是明朝的潘季驯,无论他们生前是大官亦或帝王,在百姓看来皆不如他们做过的事情。“我要做这样的人”,他无所谓自己有没有官做,他的志向在于让黄河安澜,创立不世之功。

陈潢的志向

因为心有大义,所以陈潢面见康熙时不卑不亢,敢于当着康熙的面为靳辅喊冤;他廉洁无私,哪怕治水是别人眼中的“肥差”,他不贪不黩、不拿不要;治水必躬亲,他亲力亲为,苦干实干,寒天雪地里与靳辅长途跋涉丈量黄河……

陈潢给靳辅求情

如果说清官能吏有什么不足,就在于他们过于耿直、不懂变通,有时会得罪人,包括老百姓。譬如在河道迁居过程中,当老百姓不愿离开家园时,陈潢就会强行拆掉房屋。在靳辅的批评下,陈潢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剧中与陈潢形成有趣对照的是于成龙。他同样是清官能吏,一出场时多少有些教条主义,但在与靳辅等人的交锋中也会慢慢改变。《天下长河》在人物刻画上没有走极端,好人亦有不足,让人性更加丰富可信。

通过徐乾学、高士奇以及陈潢的典型人物刻画,《天下长河》揭示了封建官场的众生相,揭示治水背后的治吏问题。试想一下,如果治水过程中,处处是庸官,是贪官,是一心投皇帝喜好的弄臣,这涉及多方利益、阻力颇多的治水工程会顺利吗?诚如剧中台词所说“朝政清,黄河才能清”,任何改革的推行,都需要朝政清朗,治水尤甚。

正所谓,“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朝政清朗,就需要激浊扬清,善用惩戒激励制度,形成优胜劣汰的政治气候,让敢担当、会做事的清官能吏优先提拔重用,让曲意逢迎的弄臣及时悬崖勒马、把心思用在正道上,并让贪赃枉法、庸碌无为者被惩处、被冷落。

治政必先治吏,唯吏治清朗,方盛世可期。《天下长河》既是讲治河,又是说治吏,也道明了康熙盛世的由来。

 2 ) 一定要抹黑老百姓是非不分吗?

看了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特效太过夸张,老百姓不是没见过洪水什么样。主角作为钦差大人亲自冒着生命危险与大家一起抗洪,却被几个不幸牺牲的水门衙役家属指着鼻子对孩子说这就是你们的杀父仇人。我的天啊,这得是多没人性的人才说出这样的话啊!这是妥妥的抹黑人民群众是一群是非不分,无理取闹的刁民啊!如鲠在喉、如芒刺背、如坐针毡,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任你后续有多精彩,都不准备再看了,弃剧!

 3 ) 正剧也该推陈出新了

原本一集弃,觉得剧情人设太“八股”。套路我都总结好了:背景一定得是危难关头,事关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皇上一定是夙兴夜寐,爱民如子,为国殚精竭虑。忠臣一定浩然正气,临危不惧,舍子为人。奸臣一定肥头大耳、油嘴滑舌,还要贪污钱两,陷害清官。套路被历史剧玩三十年了,看脸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蛋。

本来不想看了,但一搜db评分不低啊,于是硬着头皮又看了两集——网友们诚不欺我,这剧还是有很多看点的。

先说最反套路的,梁冠华老师的角色居然不是忧国忧民、大义凛然的“常务副皇帝”了!这次演的索额图老奸巨猾,亦正亦邪,幽默风趣。作为大清国最顶级的中老年富二代,嘴上说怕皇上,但又总感觉他在逗皇上。一说就是这官不好当,但出入朝堂如闲庭信步,下朝跟老明插科打诨,嬉笑怒骂,生活化又不显刻意做作。

再说明珠,开始以为他是好人,毕竟有索额图这个“反派”了。但看了几集感觉他贪的也不少,玩的也挺花,滑头滑脑心眼多的很。黄河泛滥这事,是正好碰上了索额图的人负责,换成明珠的人八成也好不到哪去。索明大抵一丘之貉,相爱相杀,只是明珠作为外人知道舔皇上才能升官发财,不像索额图仗着是太子二叔姥爷有点飘。

还有那仨进京赶考的大怨种,有点太真实,令人捧腹大笑,又有一丝悲凉。寒窗苦读十年,穷到连住店钱都掏不出,举子竟得靠算命骗银子。之后被赶出旅店,三个大冤种还在破庙里思考读书的意义:上了这么多年学,不做官显得很奇怪吧,毕竟除了做官也没有别的路可走。然后三人组好不容易进了京,小人物只能靠送钱搏一搏命。有的大佬闭门不见,你不知为何,有的大佬收下你的礼,你也不知其中缘由。

徐乾学中探花,更是拍出了大清国的魔幻现实。苦读十年一朝考中,竟如范进中举般疯了,扇个巴掌才扇回来。当上探花郎,世人都说你天神下凡,你想着终于能去翰林院了。结果进门就撞见一群人游手好闲打太极,再一问领导日常工作是啥?抄书。你还没来得及反问,就被领导怼:我们这最不缺的就是探花。你看那俩是状元,这一列都是探花。潜台词就是:你以为自己能力很强很牛吗?但在领导眼里,你也只配抄个书。我严重怀疑编剧是看过深圳中学的教师学历表,讽刺效果拉满。

看到很多人说,20年前的好历史剧这些年都没了。但看了这部剧,虽然只有几集,我切实感到历史剧也是有进步的。从前拍大清剧,拍的是天子圣明,百姓疾苦,反派贪污枉法,主角团一路打怪为民除害,简而言之制度是好的,错的是坏人。但这部剧似乎多了一点冷冷的吐槽。

皇上会问奶奶“教科书”上写的就是真相吗,爸爸到底出家了还是死了?然后被奶奶毒打,委委屈屈闭嘴了。怨种三人组会问苍天,读书是为了啥,做官是为了啥?然后被现实毒打,还得疯狂卷功名。还有皇上提起陈潢是个人才,明珠说他有眼无珠没把他选上,连皇上都在吐槽:人才不一定八股文写得好啊。配上明珠在科举后的神吐槽:汉人真会玩,一个科举就把这么多读书人治住了。编剧这话还挺细思极恐的,毕竟隔壁法国,就是因为不会玩科举,读书人都去当律师和思想家了。

 4 ) 越LOW的工作,就越不要求任怨,只要求任劳

《天下长河》里边,陈天一的客户是谁?是康熙。康熙支持他治黄河,他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指望自己有一天能成就大禹般的事业。 剧中的陈天一,是一个非常耿直的技术男。他成天张口闭口的康熙什么都不懂,这了那了。反正谁都不懂,谁都是阻碍他治黄河的绊脚石,他是河伯投胎嘛,就他能。 实际上我们想想,没有康熙给他硬扛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没有康熙给他每年拨几百万两银子,没有靳辅,明珠,高士奇这些大佬的各种周旋与力挺,光靠陈天一这样一个技术男,可不可能完成大禹那样的事业? 所以剧中有句话,任劳很容易,任怨很难。如果你希望所有人都理解你,都支持你,你才能把事情做好,那你只能做什么?你只能去河堤工地上当民工,去搬木头,砸石头。

越LOW的工作,就越不要求任怨,只要求任劳。反过来讲,坐在领导岗位上,坐在独当一面的岗位上,坐在对一件事或者一个区域负责的岗位上,任怨才是主要工作内容。 所谓任怨就是上面对你不满意,下面对你不理解,你手里还没有足够的资源,每天急得头发白了一半。

这就对了呀,好办的差事凭什么给你办?要是谁都能做到凭什么你来当领导呢? 群众都是乌合之众再正常不过了,否则呢?难不成你还指望你辖内都是齐天大圣吗?

 5 ) 张挺:拍《天下长河》,我摆脱了明君情结和忠奸叙事

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正在湖南卫视热播中,芒果TV同步播出。

这是国内播出的首部讲述清代黄河治理的电视剧,围绕着康熙年间两位治水名臣靳辅、陈潢展开。以康熙十五年为起点,两人二十余年来栉风沐雨、力挽狂澜。虽然最终未竟全功,但在历史上留下了光照千古的精神印记。

《天下长河》的剧本初稿,完成于十年之前。当时,受制于技术之难与市场之困,它成了张挺唯一一部未能拍摄的“抽屉本”。随着热钱退潮与正剧上位,这部剧也终于能与观众见面。开播以来,这部剧的收视率和网络热度抢眼。

近日,笔者对话《天下长河》导演兼编剧张挺。以下,为张挺的讲述。

精神比成功更有力量

《天下长河》的剧本,是我10年前写的。第一稿的格式,还是话剧式的。

拍《大明风华》时,有一次我和总制片人姚昱竹聊天,说我写过一个水利的剧本,搁置了10年一直没拍。她很惊讶,说你还有“抽屉本”呢?

《天下长河》是讲古代水利的戏,一方面,它很枯燥;另一方面,要大规模展现土木工程和水灾,特别难,尤其彼时还是大IP横飞的年代。

机缘巧合之下,芒果TV总裁蔡怀军听到《天下长河》这个故事,他听了一刻钟,很有兴趣,决定做。这次播出芒果TV扛了很大压力,包括湖南卫视在内,在这个时代制作和播出一部这样的戏,非常需要勇气,我很感激。

张挺给演员讲戏

《天下长河》与近十年的历史剧,不太一样。它的主题和内涵是比较严肃的,延续的依旧是十年前历史剧的模样,但是主题探讨的是人和国家以及人和时代的关系,它的批判性和对古装题材的拓展,是有一点进步的。

决定重启之后,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的领导助力颇多,帮我们请了黄河水利委员会以及清史的专家来开会。故事从康熙15年讲起,黄龙泛滥,险些将清政府冲回关外,危机四伏。

康熙要解决这个难题,首要任务就是治水,治水犹如治国。越深入这个题材我们越发现,几乎很难将治水这个事情从一段大历史里剥离出来。当时国家正处在战争状态,平三藩,收台湾,雅克萨之战,平葛尔丹,包括政治上的明珠、索额图党争,甚至我们的主人公靳辅、陈潢也死在党争之中。

要把治河的这段历史梳理出一个轮廓来,前因后果非常复杂,而且治河专业性很强,涉及到大量的古代工艺和千百年中国古代水利理论的革新,这些要依托很多专家把它搞清楚,还要戏剧化,和单纯的宫廷剧不同。像剧中“朝政清,黄河才能清”等台词,是提纲挈领的话,在这一点上,我对这些专家很是感激。

水利专家王英华老师,帮我细细批改了剧本,清史专家们帮我们把外围的政治关系理清,他们的努力确保了这个剧本的基本骨架是结实的、抗打的。

《天下长河》其实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就是故事的主线,治理黄河;第二层是历史长河,也就是治国这一段,包括了朝廷的人际关系;第三层是文化的融合,那个年代,西方文化刚刚进来,满汉文化也在融合。中华文明为何能传承5000年不绝?不外乎八个字:不弃涓滴,终成巨流。

我们的传统文化能流传下来,中间经历了大量文化融合。它具有强大的同化、吸收和学习能力。黄河之所以雄壮,也不只是一条河,它在奔涌的途中,融合了无数支流。

历史上靳辅和陈潢的结局是悲剧,但全世界的史诗,永远都在描写失败且死去的英雄。

在中国人眼里,真正的成功不是活着赢得什么,这只是最小的成功。诸葛亮北伐成功了吗?岳飞北伐成功了吗?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伟大人格和高贵的精神。我们把成功分为三种:立功、立德、立言。施琅收回台湾属于立功,靳辅、陈潢不能终其功业,但他们的精神永存,人格光照万古。死亡,恰恰是他们成功的开始。能在黄河边,让百姓心甘情愿为之立雕像的没几个人。

靳辅和陈潢延续的是一种大历史观,它不是程朱理学的史观,不是孔孟时代的史观。靳辅和陈潢从骨子里不是忠于某个皇上,不是忠于某个政权,他们忠于历史,忠于中华民族,他们信仰和尊崇的偶像是大禹王,是李冰,是潘季驯。

陈潢有句台词,“天下不是皇上的,黄河也不是皇上的。再过一百年、一千年,地上的皇帝比天上的星星都多,黄河只有一条,在黄河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我写剧本的时候,翻《水利志》,看到一代一代的水利官员,前赴后继拿命往黄河里填,大部分人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留下。他们才是中华民族守护神。

康熙三十多年,百姓就给靳辅和陈潢立河神庙了,当时陈潢还没平反。

过去有句话,叫遗爱自在民心。一个人伟不伟大,光靠自己说是不成的,要看百姓是不是真心实意地纪念你,歌颂你,追随你。

批判“吃人”的礼教

《天下长河》比较有意思的是,触摸了中国文化精神层面里边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东西。一个就是帝王哲学。帝王哲学不是权谋,不是平衡术,而是高度的自私,高度的唯我主义。所有的帝王都是非常自私的,视人命为草芥。

我们不能自我感动,夸某某人是明君,然后把自己带入到帝王身份里。我们仔细观察,刘汉、李唐、赵宋、朱明以及爱新觉罗的大清,无非家天下而已。这个基本命题都弄不清楚,不像个现代人。的确有封建帝王做了对民族有益处的事情,但同时也有很多对世道人心的欺骗。

第二个就是程朱理学。

为什么说礼教“吃人”?因为它把人囚禁起来,把人的脑袋全都弄成榆木疙瘩,所谓存天理、灭人欲。谁是天理?谁代表天理?皇帝?圣贤的教导?搞不清楚,最后是一笔糊涂账。你看于振甲,就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搞五四新文化运动,坚决不能再让这样的思想去祸害年轻人了。

这套东西,曾被视为官学,统治阶级用来毒害人民。这些过去都是概念,我们把抽象变成了画面。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写,字里行间写满了吃人。

于振甲身上,始终在自我矛盾、自我压抑、自我谴责。

为什么有那么多笔墨在他身上,首先是想写礼教的害处,以前大家谈起读书人,以为都是李白这种,其实不然。大多数读书人就两种,一种是徐乾学这类,他知道自己学的是假的,敲门砖而已,一旦得了功名,就尽数抛之脑后,上下其手,求名求利。

另一种就是于振甲这种,祸害自己,祸害国家。康熙这种聪明人,都不相信礼教,但他们又无比推崇礼教,以此为工具制造“脑残”。

第二个源于他身份的特殊性。于振甲后来继承了靳辅和陈潢的治河理念,死在河堤上,他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河督,后来在历史上公开认错。不管怎么样,我认为他还是个君子,一旦认同,就可以贡献身心和生命,可惜改变不了榆木疙瘩的脑袋。于振甲这个人物形象,应该说在古装历史剧里从未出现过。

过去很多的戏,不太涉及人精神层面的复杂性,总在道德问题上纠缠:忠与奸,清与贪。

《天下长河》打破了这一概念。清官未必能办好事,忠臣往往贪名声。如果完全依靠私德来辨别,历史上99%的官员都是奸臣,扛不住查,道德的分野只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历史认知,不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不符合历史真相。

就像剧中康熙骂于振甲一样,你自以为是清官就高人一等了,觉得自己什么都是正确的了,看谁都是贪官。一个国家的运作机制非常复杂,如果只拿着道德来标榜自己、要求他人,非得把老百姓都祸害死不可。

如果真要给清官下一个定义的话,我觉得是“清明”。清官判断事物,要清明、果断、有效。于振甲只占一个廉字,唯一优点就是穷,行为特点就是横。

我喜欢用生活化的笔法来写历史剧。真实的历史,不是之乎者也的文言文。你看《红楼梦》,里面很多脏话,《水浒传》里面哪句话你看不懂?这都是明清人的原话。我们做古装戏,就是要尽量写出这种台词来,让观众毫无障碍。文言文在古代,只是特殊知识阶层书面表达的工具,它更像是一种准入门槛。

“平三藩诏”是我改的。原文很华丽,可承担不了戏剧功能。观众看不懂,也开启不了下一阶段的任务。我安排高士奇重写了一篇诏书,一是为了点出下一阶段的核心:收台湾;二是剧作的深意: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

康熙初年的朝堂,动荡不安。这是个很努力的皇帝,刚出场,上面孝庄压着他,下面大臣总顶撞他。康熙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实权呢?收复台湾以后。

到了雅克萨之战,他就逐渐成为一个有绝对权力的人物,但是也走向了人性的另外一面,刚愎自用,听不进反对的声音。我们不能因为清代官方历史歌颂他圣明就跟着喊圣明,然后把他尽情美化。

戏曲与水戏

《天下长河》的片头,是动画化的清代《黄河图》。

为了做出现在的效果,我们花了不少钱。先是从二玄社买来复制品,然后将复制品高清度扫描,重新勾勒、补色,很多模糊不清的地方,也要手绘。

水戏很难拍。因为水和人的互动关系不是特效能完成好的,水会沾在人身上,会把人打湿,衣服和头发会变形,这些细节有一点假都不能看,只能玩真的。

开篇那场大水,纪录片里有,成吨的水往演员身上泼。在这部戏之前,没有很多水灾的拍摄经验,得摸索着来,黄龙来了那种奔涌的气势,特效做不出来。

洪峰过境的声音,我们也经过了反复调试。最终定下了“老虎咆哮”的底音,层层叠加,压实后就成了真的洪峰,充满了生命力和威胁感。

最难拍的一场戏,是靳辅救灾、靳治豫过河。

那场戏要在河上搅出大浪来,要把船沉掉,把人都栽到水里去。我们自己修的堤坝,挖了一条河,用几艘摩托艇制造局部惊涛骇浪的效果。很多观众觉得像特效,我们挺骄傲,这句话从好的一方面理解就是观众觉得不可能实拍。

其实特效很多时候只是辅助作用,帮我们把局部串联在一个画面里。像开篇黄河大决,人们站在房顶上,拍摄场景很小,当地的群众演员带着家里的狗、猫、鸡、鸭来,一组组拍,一下午就拍完了,最后合出来一个巨大的黄泛区。

合龙就是硬碰硬了,我们仿照古代工艺,外覆柳叶,内包木石,做了个真的柳石枕,七十吨的吊车愣是没弄动,后来换了一个一百吨以上的才吊起来。

这个戏里小讲究的地方是挺多的,像我们复原的南书房和慈宁宫的景,质感都不错。包括里面的动作戏,打布库那部分,我们请来一个摔蒙古跤的全国冠军,布库戏一场拍下来,罗晋浑身疼了好几天,他们身上的衣服是刺子布,一种专用于摔跤的手工布料,拽来拽去,指甲都坏了。

藤牌兵大战八旗骑兵那场戏,请的是福建地趟刀和地趟拳的传人,按着书上的图示制作盾牌,排练战术战法,包括像“三叠浪”“圆阵”“突进式”“削足式”。

因为这些都是战阵,不能拍成武侠,要真实地看见,并且能让观众相信藤牌可以战胜火枪。林兴珠本人是很了不起的英雄,雅克萨之战拿了首功。

清代的服装,美术组也做了详细调查。清晚期、中期和早期的服装区别很大,康熙年间很多衣服还是明式。甚至连演员,都是按画像找的。

这部戏的音乐,我们也下了很大功夫。片头是劳动号子,片尾是吟诵了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都是非遗传人录制的,经过了历史考据。

剧中所有的号子——山东号子、河南号子、江南号子、陕北号子,都是专门请的老先生来现场扮上演的,能把这些声音保留下来,也很珍贵。片尾的吟诵,专门从湖南请了朴真老师,用平江调来吟诵,古人就这么读书的。

施琅喝醉酒时,唱的是闽南语的《采茶调》,那是他在台湾的记忆;康熙给孝庄祝寿时唱的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梆子,“二十四孝”里的“老莱子戏彩娱亲”。

剧里的台词,我们吸收了戏曲的道白节奏。

明珠和索额图奏事,经常会第二个人压着第一个人的最后一个字说话,这在戏曲里叫鱼咬尾。第一集明珠和康熙关于争论官是谁给的那段,节奏突然拉起来又突然放缓,用的就是戏曲的玩法,这些都是古人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来的。

当代人视角

这部剧是以当代人的视角去审视古代人,而不是站在古人,或是历史传声筒的角度再进行一遍歌颂。所以对康熙的看法,对于振甲的看法,对靳辅、陈潢的看法,并非帝王叙事,而是以一种批判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过去。

清官、明君的评判体系我不认,理学观念我也不认。有时大家可能会不适应,因为这部剧拒绝了让你继续做清官、明君的美梦。2022年了,如果我们还在呼吁“圣天子”,呼吁清官、道德圣人,那也太可笑了。清官、明君、侠客、神仙,都是过去中国人在现实黑暗中挣扎呻吟时的幻想,等到醒来,依然是奴隶。

我上大学时,学黑格尔的《美学》,其中有一章专门讲到历史剧。黑格尔讲得很清楚,所谓历史剧就是当代人通过历史看待自己的一种方式。历史剧,本质上是当代人对那段历史的评判。复原古人,是历史学者和考古学家的事儿,跟戏剧没关系。

剧中发生的大事,包括两次黄河口决堤,包括收复台湾,时间线都是清晰的,至于他们平时吃喝拉撒睡,那就得由着我来了。像陈潢,史书就记载了他治河的天赋,具体的东西没什么,必须给他铺设完整的故事线。

一个人如果真的通读历史,他首先学会的是怀疑,学会的是对事物看法的复杂化,而不是变成简单的“XX粉”。但话又说回来,观众是观众,创作者是创作者,你的作品拿出来,就必须要承受所有观众的看法,关于历史的复杂性用戏剧去表达的时候,是可以有风格选择的,严肃沉闷是一种,但是我不选。

像明珠和索额图之间,有争斗,也有和谐。

所谓党争,是从上而下的。为什么会存在党争?因为皇帝想让你争,以防“合而谋我”,你不党争了,政治生涯也到头了。党争的根本是皇帝挑拨利益集团。索额图对明珠说过一句话,咱俩要是一和,那就死在一块堆儿了。

有人说,喜剧风格是不重要的,恢复历史原来面貌才是重要的,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不能真信,大多数评论都是自我标榜,你要真按他们说的做了,他们能让这个戏冷得哭死你,所以对评论本身也是要分析的。

这个戏里的历史问题错综复杂,如果扎下去写,占的篇幅太大,所以就尽可能地让它寓言化一点。而且你一旦把眼光抽离出来,会发现所谓的权谋本就是喜剧,人在政治舞台上扮演某个角色,直到死去。

做编剧也好,做导演也罢,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观众兴奋。如果你不能让观众兴奋,那再深刻也没有用。影视剧是大众通俗文化,根本目的是观众。我的戏,首先要努力做到生动有趣。天底下,最可怕的就是没意思三字。

从《大明风华》到《天下长河》,我的认知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前者里的人物,还是处在一个皇权下的评判,好皇帝,坏皇帝,忠君,或者是奸臣;到了《天下长河》,戏里的人物完全摆脱了封建王朝的评判标准。

靳辅和陈潢,就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终的胜利者,他们跨越时间,穿越三百多年的迷雾,站在我们面前,依然让我们感动,他们值得被铭记,这一点做到了,这个剧的目的也就实现了,其他那些枝枝蔓蔓,都遮盖不了这两个人的光辉。

我们拍摄的最后一天,在剧中星宿海杀青,年轻的陈潢对着黄河古道说:“我要让黄河安澜,不输古人”,那是我最心动的一场戏。

【文/马二】

 6 ) 第一集就设定的不好

第一集刚看到上半段,就被剧情背景设定雷住了。

剧中说康熙和官员们奋力堵黄河决口,是为了保证从京城运往平定三藩的粮食安全过河。这完全是编剧无脑操作,要知道明清代一直是南粮北运,北京一带一直北运目的地,三藩在南方和西南作乱,只需要把未被战事波及的江浙一带的粮食沿长江运到湖广前线即可,不需要再把运往北方的粮食再运回来,剧中为了凸现黄河汛情重要性,非要来个北粮南运,真是削足适履。

如果我是编剧,把粮食改为饷银都要好的多,饷银从京师跨黄河运过去更顺理成章。再在黄河发大水前设定个前奏,那就是黄河上游派出的快马信使和即将而来的洪峰比拼速度的场景,以增强紧迫感。清朝有人专门吃信使这碗饭的驿卒。据记载,他们从潼关出发,沿豫陕官道,以十万火急速度,要在一天半之内将洪峰消息报告给开封的河道衙门,这样可以为河南赢得三天的准备时间。

 短评

严肃又搞笑,历史正剧「天下长河」参考文献:王光裕《贪官的自我修养》柔儿《贪污会计学》徐乾学《行贿的艺术》高士奇《擂鼓四通》陈潢《河伯的前世今生》索额图《金碗诗集》明珠《琉璃蛋的制作工艺》(插图版)康熙《我与索相、明相之方法演技》于振甲《吾日三省吾身》靳辅《十种涛声》(注:以上书籍皆为本人杜撰,请勿在各大书店检索。)

5分钟前
  • 令希丰
  • 推荐

目前看算是比较新颖的选题,河道治理工程一直是历朝历代的重点,但却鲜少有关注到这块的影视作品,在中国治河史上有不少名人志士都应该值得被人记得,立意不错,好评

8分钟前
  • 胡萝卜炒鸡蛋
  • 推荐

罗晋演的好装逼

13分钟前
  • 往事暗沉不可追
  • 还行

圣祖康熙素有宽仁之名,本剧从康熙年间黄河治理切入,生动地展现了一个所谓“好皇帝”领导的封建专治体质对平民敲骨吸髓般的压榨和剥削;鞭辟入里地讲述了帝王权术、官宦党争对真理和个人意志的碾压和戕害。同样涉及平三藩、收台湾、征葛尔丹、明索之争等历史事件,本剧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对二十一年前《康熙王朝》王侯将相叙事的反写,是给那些动辄喜欢共情统治者的观众的一记耳光。

14分钟前
  • 仙剑风晨
  • 力荐

黄志忠的造型总让我联想到《大明王朝1566》的海瑞 他在老家光脚站地上泼水的场景。全员演技派 看着就是过瘾 完完全全被震撼到了 尤其奚美娟老师!罗晋的演技虽不如大家常对比的陈道明 但也表现出了特色 感觉有在磨砺演技 起码接住了老戏骨的戏!会追下去🥳🥳🥳

18分钟前
  • 3108
  • 力荐

借古鉴今,今日抗疫何异于昔时防川。

19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推荐

罗晋尹昉黄志忠奚美娟等演员的演技真不错。剧情非常吸引人。服化道也无可挑剔。这部剧还是爸妈推荐提醒我看的。2022年下半年难得的佳作。

22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因吹斯汀,前世你是君我是臣,现在我为君你为臣了,好想看虐渣爹。我重刷鹤唳华亭后的怨念太深,看完七集了,太好看了,终于又有能看的国产古装剧了,可是一想到他们的结局就好悲伤啊,可是想想这又挺真实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世间既能做个为百姓办事的好官又能保护自己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人都在灰色地带。在浮沉中左右逢源。又想到鹤唳华亭了,君子行路,不但要提防小人对自己的伤害,更要提防和小人对抗之时自己对自己的伤害,所以道比术要难得多。靳辅和陈潢都是不喜用术的人,渣爹这回和阿宝一个属性了。

25分钟前
  • 宣宣
  • 推荐

看片花说剧组专门挖了一条“黄河”,置景用了五个月,剧中画面呈现的质感确实很不错,守河的百姓们滚下堤坝那一幕看得非常揪心

28分钟前
  • zebra Fong
  • 力荐

挺有趣的,不全都是那种比较严肃的剧情。“我可是探花啊。”委委屈屈可可爱爱的徐乾学,前一秒光鲜亮丽,下一秒社畜上班,这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

31分钟前
  • 一只小猪🐷
  • 推荐

这部剧的台词太犀利了,徐乾学对高士奇说世上有你我这样的人,哪里有陈天一活的地方啊,也算是总结到位了!

34分钟前
  • macca
  • 力荐

罗晋没有演出康熙一代雄主的气魄,在擒鳌拜、削三藩之后的康熙,还是《鹤唳华亭》那位唯唯诺诺的皇太子形象。同时朝堂争斗的权谋部分水平大幅下降,照着《康熙王朝》比大概还差10086个《鹤唳华亭》

37分钟前
  • 无复烟火
  • 较差

最后终于明白片尾曲是什么意思。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百代之过客,只有黄河之水百年浩浩,奔流不绝。功名利禄者,屈而薨亡者,他们的故事发生过便存在了,如同百万因政治博弈而亡的冤魂,永远留在历史之中。本年最佳,深刻却不晦涩,娱乐性故事性任务性兼顾,本是因为演员看的,但导演编剧给我惊喜很大。

41分钟前
  • 瑶光
  • 力荐

这个切入点选的很新颖啊,现在的观众对靳辅陈潢估计都挺陌生的吧,有这么一部剧能讲讲他们治水的故事也蛮好的,属于涨知识系列了

46分钟前
  • toni rakkaen~
  • 力荐

好感慨,想当初共挤在一间屋子谈天说地欢声笑语的同僚入仕以后关系都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代入现实中的自己想想,这其实挺唏嘘的

48分钟前
  • 66号公路灰狗
  • 推荐

靳辅是我在这部剧里最佩服的人,知礼义却无迂腐之态, 能言善辩却不巧舌如簧,深谙官场之道却不用官场手段,简直是清流。

52分钟前
  • 默默(暴富版)
  • 力荐

一集里面大部分剧情都是水的,没多少有效推动,演员在这动不动就是大特写独白,几个权谋老臣演的都没啥智商似的,全在讴歌忠臣,黄志忠永远脸上写着:我是海瑞

54分钟前
  • 日落大道
  • 还行

很喜欢这一部。有康熙母亲,这个真的真的很少出现的人物。

59分钟前
  • Genuine
  • 力荐

1.国产剧有这样的结尾,没弄个大团圆,很不错啊。2.高鹗说有时候清官比贪官的危害更大,于震甲真是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3.正面人物一直很难塑造,靳辅陈潢有点扁平化,除了靳辅更懂官场、陈潢更懂治河外,有时候找不到两人的分别,一样的耿直孤介。

1小时前
  • 荒了邵平瓜圃
  • 力荐

我果然还是比较吃黄志忠演这种刚直型的角色,“你们家主子要替我洗罪,可是我无罪可洗”,这铁骨铮铮的台词他说出来就超级有说服力!

1小时前
  • 陈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