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四季

记录片法国2015

主演:黄晓明,蒋雯丽

导演:雅克·贝汉,雅克·克鲁奥德

播放地址

 剧照

地球四季 剧照 NO.1地球四季 剧照 NO.2地球四季 剧照 NO.3地球四季 剧照 NO.4地球四季 剧照 NO.5地球四季 剧照 NO.6地球四季 剧照 NO.13地球四季 剧照 NO.14地球四季 剧照 NO.15地球四季 剧照 NO.16地球四季 剧照 NO.17地球四季 剧照 NO.18地球四季 剧照 NO.19地球四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7 17:31

详细剧情

  史上票房最高的纪录片《海洋》的导演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佐德的新作。雅克·贝汉《自然三部曲》系列(《迁徙的鸟》、《海洋》)终结篇。

 长篇影评

 1 ) 《地球四季》:黄金时代的落幕和转变

文/omiear

电影《地球四季》作为“天地人”系列纪录片的终结篇,在大局已然顾全的情况下,回归本质,探讨与人类息息相关且共生共存的陆生动物界。就一部纪录片而言,精湛的镜头和画面只是一种良好的视觉体验,若其没有所指之处,只会变成科教频道的《人与自然》栏目片,而《地球四季》显然不是一个只会表演杂耍的马戏团小丑,灵动的配乐,拥有感染力的故事,都使影片极具张力,充满了浓郁的艺术色彩。

说起导演雅克·贝汉,其可谓是一位真正的大师,年华正茂的时候夺得金狮影帝,正值事业巅峰期,转而退居幕后做自己喜欢的事,若是没有这一举动,或许便不会有名垂影史的“天地人”系列作品,正如同美国画家摩西奶奶说过:做你自己喜欢的事,与你喜欢的人在一起,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而雅克·贝汉便是这一典例。沉浸多年,再次回归,《地球四季》的上映,不仅给予了观众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更是带来了一次洗刷心灵的旅程。

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生命也在轮回,影片将时间轴的开端定格在人类出现之初,那个所谓的动物界黄金时代,以及尾部设定在如今这个世纪,更是以动物的视角去讲述时代的变迁,地球的变化。而相较于普通纪录片来说,没有了上帝般主宰的故事,全凭观众跟着剧情的发展去认识真正的动物界,从而去打破所谓的“认知障碍”——人类想象虚构出来的动物界,少了童话色彩,更多彰显的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主义,使影片显得格外诚恳和真实。

新生命诞生的喜悦,为了生存而决斗和捕猎,以及成长的艰辛,这些元素的展现,让影片不仅拥有了无限的生命力,还极具独立的艺术性,使观众不知不觉沉浸在此中的时候,对动物界产生深深的敬畏之情。其中难以令人割舍的情节是落单之马与狼群的对决,这一生死之间的较量便是最还原大自然的表现,不抗争就没有活路,抗争或许还残存着一线生机,通过其表达,更是托出了影片所要阐述的更深层之意,即无论时空在变,动物依然不屈不挠的与这个世界和人类抗争着,而其仅是想要好好地活着。

影片植根于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去表达二者如何相处的大话题讨论,通过人类社会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动物流离失所这两种元素的体现,将影片的剧情分割成两个黄金时代来进行表达,前者下的生活井水不犯河水,后者下的生活既受到制约却又自由着。而两个不同时空下的小女孩偷窥动物的镜头,使得影片最终对于探讨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表达,也正如影片所提到,在新世纪中,这种关系仍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虽然电影《地球四季》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和艺术性,但一部作品再完美也仍然逃脱不了有着一丝一毫的瑕疵,有时只是大小的问题。显然影片说教主义形式的旁白便不是太如人意,其过于表面化的表达,从而是将答案直接抛到观众脑海里,而不是使之独立思考且获得新的认知,与其用准确的语言去描述和表达剧情所展现的,不如丢掉旁白只通过镜头和画面的艺术性来表现,从而使影片不会显得过于呆板。

电影《海洋》的成功,使导演雅克·贝汉获得了业内外的一致肯定,作为纪录片界的大师,此次放低自我所带来的作品更是一部诚意之作,那细腻的镜头和画面,不同的思维和视角,极具张力的故事,加之人类这一元素的融入,使动物作为主角的纪录片也拥有了强大的亲和力。无论是大型动物,还是渺小的个体,都有着其不可夺得的权力,在已然井水犯了河水的情况下,再论人与动物的关系,显然会显得过于颠倒是非,但二者之间终究会迎来新的曙光,切莫不可急,只需做好准备且静静等待。

个人评分:9.0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更多文章与交流,请关注公众号:movieyingdian

 2 ) 2016年10月9日

电影院看的。失望。

之前看了《迁徙的鸟》,拍得很震撼。阿蕉也说《海洋》拍得特别好看。感觉那么美丽的画面,总要去电影院看吧。结果大失所望。

没有《迁徙的鸟》那种灵气,没有一个震撼而有说服力的观点,也没有什么大场面。妈蛋,连《荒野猎人》里的景色都不如…

甚至没有CCTV的《人与自然》好看。

好吧,我估计说过分了…可是真的非常失望…

话说我最印象深刻,觉得可以拿去大银幕播的纪录片有:《看不见的战争》《旅行到宇宙边缘》《黑洞系列》《迁徙的鸟》…别的一时想不起来。战争类的不算。

 3 ) 自然

观影于2016/2/10

是一场亲近大自然的盛典,鸟叫声、溪流声与绿色森林之交融,都市焦躁之心会被触动与感动。片尾曲很好听,男解说说得生龙活虎。中间睡着,快进入到农耕社会时“惊醒”。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1.鹿唯一一次肉食:吃孩子的胎盘,以防止肉食动物很快“闻风”赶来。2.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冲击:当人类骑马驶过时,刺猬蜷缩身体。3. 松鼠会在森林里藏自己的食物(埋起来),不过,会忘记埋藏地点,一颗颗参天大树与绿荫的形成某种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这些被忘记的种子。4. 最后,说得感觉“动物的冬天”会结束,但我们都觉得,还是会持续下去。

 4 ) 为什么雅克•贝汉这次导演的《地球四季》这么不好看?

  不好看的意思不是难看,就是不好看,就像鸡肋一样,不看好像可惜,去看了又失望。

  一开始在微信电影票里面买票的时候看到《地球四季》的评分才7.9我是不相信的。我觉得可能是微信里面的评分品位不够,因为像雅克贝汉的纪录片,冲着镜头也至少应该8分以上啊!

  但是看完电影之后我感觉7.9分,估计还是因为雅克贝汉的过往名气和好评积累,所以习惯性地给了高分。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7.9分的话仍然是给高了。后来忍不住上豆瓣一查,原来7.5。觉得这个分数更正常一点。

   这部电影的评分就应该在7.0-7.5之间,如果是别人导的,可能就是7.0, 7.1了,7.5分是因为导演的声望或者大家对导演的好印象。

  雅克•贝汉当然无需多的介绍,代表作都在9分以上,稳稳的高水平。单说他的纪录片《海洋》和《迁徙的鸟》,只要喜欢看纪录片的人估计都会看这两部,只要看过的人必然都被他的高水准的美好而震惊难忘。

  但《地球四季》的评分反差确实太大了。和我在观影时的感受一样,这一部纪录片是雅克•贝汉的败笔。

  这并不是说这部电影难看,而是对于雅克•贝汉这样的大师来说,这部电影确实太平淡太不好看了。

  原因并不复杂:

  1.要表达的主题杂多混乱,且每一个主题都没有表达好。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抱着去看《鸟的迁徙》、《海洋》以及《微观世界》那种大自然的优美、狂野、生命的神奇这样一些期待过去的。但这次电影试图表现的主题和风格太多,尤其是环保和生态、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之类,由于电影的时间有限,因此每个主题就像旁白的那几句话语一样匆匆而过,太苍白无力了。这种混乱在前半部分还不那么明显,从下半部分加入环保主题之后就完全失控、每一主题都开始匆忙并因此让人不可忍受了。

  2.以往镜头的精美和表现力的水准在这次电影中并没有表现,更别提更进一步了。电影除了开头的一些镜头偶有精彩之外,其他镜头的水准甚至比以往更粗陋。甚至想找几张足够好的图片做插图都找不到,然而按照原先的期待难道不是随便截一幅图都能做海报吗!

  3. 试图以优美、清新的镜头去表现宏大主题。优美清新的镜头是雅克•贝汉的优势,但在表现自然的进化、人类的发展、自然与人类关系变化、生态与环保等主题上,这样的风格是根本不够、不合适,甚至是滑稽的。因为生态、环保这类问题并不是感性问题,而是利益问题、理性问题,也就是说,人类绝不会因为自然界的美或者动物的珍稀就去保护自然,再美再动人的自然物给人的审美,也比不上人类对野味、皮草的追求。保护自然必然建基于人类对自身利益的理性思考之上。归根到底这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

  如果要讲述环保,电影所能做的是从感性和直观上对观众造成冲击,让人明白后果的严重性。显然,《地球四季》没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在观影的时候感受到旁白那强烈而苍白的说教。(别提配音了,男女配音分分钟让人深感无奈无力,为什么这样的纪录片要用那种一板一眼的主旋律似的男音和沧桑得好像看破红尘的那种女音.....)

  如果只是单纯的生态环保主题,影片就不需要讲自然的历史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史。但《地球四季》很不幸讲述了宏大的主题。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却太过仓促,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太过片面。因此,人类对自然的压制性和剥夺性的影响,电影只能以旁白的方式表现。但作为电影艺术,这样的方式是不能打动人也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从直观上观众不能感受到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剥夺。而旁白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压制显然与常识不符合,因为电影忽略了自然对人类的压制一面,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简化为单方面的剥夺。

  人与自然关系主题的表达,甚至还不如《奇幻森林》当中以“火”(red flower)的隐喻来得有意味:人从自然中出发,在自然中觉醒,成为自然的主人并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个无名之辈可以随便拍拍像《地球四季》这样的电影,但作为大师应该更加慎重。

  不能精进也无法创新、或试图进行新的尝试却未能达到预期值的时候,大师的思想或艺术生命实际上就结束了。

  思想和艺术也有其规律。一个人只要活得足够长,他的思想就不能永远犀利,他的创造就不可能永远闪烁火花,除非英年早逝,因此保持其在最鼎盛时的鲜活与力量。

  思想和艺术的规律,和生命一样,有生就有死,有鲜活就有寂灭。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EwODIyNg==&mid=2650262698&idx=1&sn=e9de4d1352bd356deb1b0433002b8fd1&chksm=88470147bf3088510f1cf302f440034aace1b031559464176c9603c7edef87e2f995ae8bf72c#rd

 5 ) 自然

最近看了两本记录片,我们出生在中国和地球四季,都是讲自然的片子。

关于物竞天择

我们出生在中国里面有一句旁白说的非常有道理,剥夺生命是为了延续生命,这是自然法则。我们人类以前喜欢把动物分为有害动物和有益动物。比如说我们喜欢把温顺的羊当作有益动物,我们说狗是人类最好的盆友,但绝不会有人说狼是有益动物,也绝不会说猪是人类的好盆友。而我们通常区分有害或有益动物除了看她的颜值就是看他是不是对人类本身有益。所以狼巴拉巴拉这种难驯服的动物就成了有害动物,经常死在人们的枪口下。但其实他又没做错什么,他就是为了活下去,而去吃羊。而我们人类这种破坏自然法则的行为也是欠考虑的。亚马逊流域有一种青蛙,比较珍贵,所以被保护,但突然这群被保护的青蛙得了种青蛙界的传染性疾病,久离自然的他们毫无抵抗力,最后很不幸,一个庞大的物种就只留下两只青蛙,然而更不幸的是这两只青蛙都是公的,所以这个物种的灭绝已经成为定局。所以我想说,物竞天择,便是最好的法则,人为地干预,反而适得其反。

关于纪录片本身

去年一部因制片人下跪导演去世火遍大江南北的百鸟朝凤刷了下票房奇迹,还顺边间接反衬一下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但是电影确实火了,但是唢呐没火,这种传统乐器依然处在逐渐消亡的过程中。而同为艺术片的这两部电影,也没火。

这只能说明两个现象,一艺术片需要一个商业化的噱头才能吸引人,二人们对艺术片的评价会比实际水准高很多,不管这电影实际拍怎样。

 6 ) 纪录片《地球四季》:永恒的自然之美


        提起雅克·贝汉,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音乐家皮埃尔,《微观世界》中鲜为人知的别有洞天,《迁徙的鸟》中候鸟迁徙的百折不挠,《海洋》中海洋世界的五彩缤纷、波澜壮阔,以及这部《地球四季》里亿万年的蜕变所呈现的无与伦比的永恒自然之美。很多人误以为雅克·贝汉只是拍摄纪录片的大师, 其实雅克·贝汉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全才,他早在25岁就荣膺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一举成为星光璀璨的影帝,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殊荣而流连忘返、裹足不前,相反,他选择了功成身退,以制片人和导演的身份做起了幕后,并陆续推出了同样好评如潮的佳作《Z》、《黑·白·彩》、《生活之外》等,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雅克·贝汉开始将兴趣和热情转向神秘壮美的自然和动物身上,从89年的《猴族》,到96年的《微观世界》,99年的《喜马拉雅》,2001年的《迁徙的鸟》,再到2010年的《海洋》及如今的这部《地球四季》,无一不是震撼世界、引人深思的精品,其中《微观世界》、《喜马拉雅》、《迁徙的鸟》被誉为载入影史的杰作——“天·地·人三部曲”。
     《地球四季》延续了雅克·贝汉惯用的制作风格,故事为引线,自然写实为主,解说为辅,不遗余力来呈现自然的原貌,力求还原最真实隐秘,然后在恰如其分之时慢慢榫入一些不容忽视的危机和残酷,最后留白一段激励大众的美好期盼的画卷,预示着希望永不破灭的笃定。所以看雅克·贝汉的纪录片,总的来说是一种奢华的享受,一种纯净的洗礼,一种别样的体验。它会让人感动于没有任何雕琢的纯粹和灵动、唯美和神秘,而绝非用以某些纪录片那种以人工编纂故事的手法来俘获观众的青睐,它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来创作的故事片,而仅仅是一位自然的记录者和传递者,但是这样的记录和传递却并不会给观众带来乏味和厌倦,因为自然界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时时刻刻上演着鬼斧神工的精彩,根本无须人工斧钺的装潢和渲染。

     与生俱来的灵性让人类油然而生出对自然不可抗拒的吸引,这吸引是致命的。所以当四季轮回中交替出现的麋鹿、雪狼、松鼠、野马、豹子、棕熊、鹈鹕、狐狸、猫头鹰、野兔、野鸭、野猪、牦牛甚至微不足道如天牛、蚂蚁、青蛙、苍蝇、蜜蜂、蜘蛛等昆虫时,我们会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尽情欣赏它们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小鹿诞生之初的瑟瑟发抖,小熊爬树时的笨笨拙拙,小狼嬉戏时的憨态可掬,还是小豹依偎时的温情惬意,小鸭试飞时的萌哒可爱,松鼠吃松果时的胆小警惕以及野马斗殴时的互不相让都在高清镜头的捕捉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一览无余。动物们灵动澄澈的眼诠释着和谐与其乐融融的真谛,即使有四季的变迁,闪电暴雨的考验,天敌的追杀,寒冬的鞭笞,但残酷的自然背后却是生生不息的仁慈。动物因为生存需要互相蚕食而死去的数量是维护在自然规律的平衡掌控之内,数万年的时光让那些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始终居于亘古不变的和谐宁静中安安祥祥,时令恒常变换,依次交接,井然有序,像命中注定的默契,昭示着庄严的使命。不错,在人类文明未发展之前,万物恪守着宇宙的准则,像钟表一样依次前行,可是人类智慧的膨胀让万籁俱寂的宁静庄严毁于一旦,动物们仓皇而逃,濒临死亡,有些物种不得已,只能苟安于人类生活忽视的夹缝间。秩序被破坏,美好在一点点夭折。但每一个人的内心中都并未放弃对自然之美的追随和守护,影片中那个在战争的壕沟里认真勾勒鸟儿肖像的士兵,虽然在炸弹的轰隆中化为乌有,但鸟儿的倩影和婉转的歌声却永远凝结在那片支离破碎的大地上,为濒死的人类带来几乎被遗忘的美好善良。
      雅克·贝汉的纪录片中总是会出现一个代表美好希望的孩子,《地球四季》也不例外,那个给狼喂食的孩子,那个穿着一身原始衣衫的孩子,那个躲在密林深处偷看呦呦鹿鸣的孩子,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孩子无论经过多少岁月蹉跎,仍没有改变,还是那样纯真、通透、灵动、神圣、纤尘不染,与亿万年前生命诞生之初的形貌一样,而这,正是人类的本来。

 短评

人类部分编导痕迹偏重,没有前两部震撼却仍值得称赞

7分钟前
  • 雲無憂
  • 推荐

中午包场:)追逐戏看的好紧张,森林里各种动物的萌态拍摄不易,不过说教味真是太浓了点。

8分钟前
  • 阿朽
  • 推荐

万达CBD店2016.9.27.10:35am

13分钟前
  • xīn
  • 推荐

【纪录片】地球四季【国语中英双字】: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V411h7G1 —— 个人观感和《迁徙的鸟》《海洋》比起来逊色不少,观影过程中感觉影片的整体内容与片名《地球四季》也不太相符(本以为是类似纪录剧集《冰冻星球》二至四集四季主题的呈现形式),而后注意到其原名只是《Les saisons / Seasons / 季节》。

1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温带阔叶林的四季。大量剪辑技巧和配乐的使用极大增加了影片的戏剧感,并不能说这就是动物世界剧场版。雅克贝汉的纪录片永远都很漂亮,但是这一次,大量的人类摆拍显得不尴不尬,环保主义的宣讲也有些泛泛而谈。另外为啥我感觉教主给一自然纪录片配个音都有点用力过猛?

17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推荐

挺失望的其实。很多很好的画面,拍摄难度确实挺高的,也明显花费了数年,但是线索非常散拍得很乱,色调也太过于朴实,影片的主题和角度也很老套,无非就是人类不爱护自然那一套说教,还有乱入的人类演员,还以为自己花了钱到电影院看CCTV科教频道。

19分钟前
  • 樱花花花花
  • 还行

前半部觅食节目,后半部演绎说教,摆拍的部分更是令人失望透顶。立意老生常谈、毫无突破,浅且散,最后摆出一道“现在保护还来得及”的猝不及防草草收尾,景色再美也没用。

23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地球四季》很不错,比陆川打扮出来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好太多了。前者是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倾国美人,后者是锥子脸吊吊眼八国混血三线心机网红。诚意、选题、音乐、旁白都爆《我们诞生在中国》几条街。陆川跟人家学学,走点心吧。

27分钟前
  • 沉默
  • 推荐

看《海洋》就觉得并不喜欢,太自傲,雅克·贝汉原来那种单纯地赞美自然的敬畏感没了。这部更糟,莫名其妙的空洞说教。前半部分还算是《动物世界》的话,后半部分就离题严重。而且也别怪人家劳力士,投钱给你把画面拍漂亮,不代表就可以搞些幼稚的价值观来充数。

31分钟前
  • 鬼腳七
  • 较差

3.5 落叶的旋转,一场暴风雨,季节变迁如诗,这些都很美。没有人的话是很好的。后半段太心急了,人类确实是太急进了。狐狸最可爱

35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具有高度观赏性和艺术性的环保宣传片,电影元素精妙无暇,带有强烈的叙事性,而且丝毫不依赖旁白。前半部分让观众彻底浸入,化身原始森林的一员,产生热爱与依恋,后半部分人类的出现与对自然环境的入侵,则如同一个满怀敌意的入侵者,每一个摧残自然的画面都令人痛心疾首。

39分钟前
  • 方聿南
  • 推荐

导演你野心太大了!本质上是拍得更好一些的《我们诞生在中国》

41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还行

技术手法越来越高明,为舒适打量天地生灵提供更好角度。非常丰富的物种,虽是纪录片,但动人音韵下,莫不是有趣的连篇故事。万物都在吃吃吃,松鼠、猫头鹰这些出奇地萌。黄金岁月般的远古转瞬即逝,恍然发现原来要讲现代化对林木鸟兽的逼退。教化意味仍是政治诉求一种,虽留白与连贯少,但足够赤诚。

42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电影院里看动物世界,没有《我们诞生在中国》的叙事故事性,更多靠想象空间自行发挥。增加了动物视角,旁观其他动物,一言不合就打架,弱肉强食一物降一物、蒋雯丽的声音一出现,说教意味就改变了前面的风格,从人类历史上的动物迁移到人类生活改变动物世界,最后动物的仰天长啸犹如一曲人类的悲歌。

46分钟前
  • 蒜 | BOY A 🌈
  • 推荐

没有排片,跑郊外小影院观影纪念。此乃自然电影非正宗纪录片,有些闷场。4星给利用山地轮“与动物1米的真实距离”的超高难度摄录。前半段生态映像,后半段穿插人类打破平衡,“时间篇”终章结构未如理想,靠造像与旁白引领。即使黄晓明配音,号召效应竟与《我们诞生在中国》相差那么远。

47分钟前
  • 榜上有名猫
  • 推荐

到森林去 2016/9/28@万达

48分钟前
  • O
  • 推荐

题目与实质的偏差让影片的环保说教显得缺乏力道,前半部分走马观花一般呈现小森林里动物们生存的常态,无新意,无美感,四季变换未加体现,后半部分把人类历史扯进来,只为了说明本是追逐者的狼成了被追逐者,旁白也很节约,基本上属于浅尝辄止。

50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还行

片子本身很棒,每一帧都在教陆川之流如何做人。不过豆瓣国师们的逼格评语实在辣眼睛。如果说环保是幼稚,我也就不知道你们所谓的成熟是什么了。混吃等死吗?

55分钟前
  • 制片人
  • 力荐

拍动物的部分已经信手拈来了,四季的转换有点跳跃了,后三分之一说教的部分我居然睡着了!睡着了!因为配乐实在做得太好听太适合当摇篮曲了,看来歌单里又要增加一张原声碟了。

58分钟前
  • Pluto
  • 推荐

主题立意还是呼吁环保,前一小时讲动物世界的四季生活,在几乎没有旁白的情况下过渡,叙事比较零散,纪录角度又嫌刻意,就是N种动物生活状态的剪辑合成,成群迁徙,弱肉强食,和谐共处等自然界规律。后半段才切入正题,人类入侵,伐木占地,捕兽猎杀,生硬不自然,说教感严重,几乎就是流水账的阅后感

1小时前
  • 张咏轩Wayne®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