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罗文献1969

记录片其它1970

主演:Arvid Andersson,Sven Bernander,Carl Ekman,Ingrid Ekman,Erik Ekström,Birgitta Gustavsson,Owe Gustavsson,Gert Gustavvson,Artur Johansson,Aina Larrson,Verner Larrson,Ida Löfqvist,Erland Wallin,英格玛·伯格曼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播放地址

 剧照

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1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2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3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4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5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6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13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14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15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16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17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18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19法罗文献196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1:21

详细剧情

  剪了一头羊的毛,宰了一头猪,砍了一棵树,捕了一网鱼,盖了一座芦苇小屋……在导演伯格曼最后生活的小岛上,人口稀少环境闭塞而呈现出萧索的景象,但在纪录片形式拍摄下,也象征一种希望。喧嚣的城市让人浮躁太多,反而更使得安静的小岛可以达到人生的另一种状态。

 长篇影评

 1 ) 英格玛·伯格曼和他的岛

作者:csh

编辑:华夫、夏半

本文首发于《NOWNESS》

“英格玛·伯格曼”对世人来说是海洋,但对他自己来说只是法罗岛。

十五年前,他在这座岛屿辞世,未能赶上一个月后“法罗之夜”(Fårönatta)的节庆。地理学意义上,它是瑞典东南哥特兰岛以北的岛屿,布满冰河时期遗留的古石(Rauk)。语言学意义上,法罗岛的语源指向“旅人或旅途之岛”,但旅经之人,可能永远无法学会这里据称是瑞典最古老的方言。然而,最初是旅人的伯格曼,最终在这里驻足、死去,甚至赋予它更多的意义。

英格玛·伯格曼在法罗岛家中

法罗岛本来只是以灯塔指示往来哥特兰岛的船只,但渐渐地,那些因他爱上电影的人,也开始随着灯光航行。李安曾飘洋过海,到此地寻求慰藉。去年,米娅·汉森-洛夫拍摄了一部名为《伯格曼岛》、聚焦法罗岛的影片——伯格曼与法罗已经构成了一组双生岛屿,互相冠上彼此的姓名。

1960年,已经创作了《第七封印》与《野草莓》的伯格曼来到了法罗岛,想要寻找《犹在镜中》的取景地。他本不抱希望,却被这魔岛迷住了。他在《魔灯》中写道,法罗岛“完全符合你内心最深处的理想——无论是它的景象、色泽、情调、静谧还是日光”。后来,他又在这里拍摄了《假面》《羞耻》《安娜的情欲》与《婚姻生活》,还有两部关于法罗岛的纪录片。他的摄影机投出了日光之下的又一层日光,覆遍了法罗岛的礁石、栎树与栈道。

他为法罗岛赋予的意义,不见得对所有人都是好事。法罗岛上一位退休医生埃里克·艾尔森抱怨伯格曼毁掉了自己的家园:“要是你刚好住在这里,看他电影可能感觉不会太好”。伯格曼曾在拍摄1968年的《羞耻》时烧掉了一个谷仓,多年以后才得以修复。

当然,许多法罗岛人对他仍很友好,毕竟他略微提振了岛上的旅游业。他当然也有自知之明,在许多影片里都诠释了艺术家对他人的残酷。无论如何,法罗岛不仅是伯格曼岛,也是艾尔森岛、博格伦岛和许多其他人的岛屿,他需要创作的安宁,但也有人需要生活的安宁。

伯格曼、斯文·尼科维斯特、厄兰·约瑟夫森与丽芙·乌曼在法罗岛

但客观而言,法罗岛上确实越来越寂静了。1969年伯格曼拍摄第一部纪录片时,法罗岛仍有754个常住人口,到了1979年只剩673人。2007年,这里的人口从578人减少到了573人,这五人里包括伯格曼。2021年的数据则是505人,但法罗岛上的人拥有的朋友可能比你多得多,这几百人几乎都互相结识,经常聚会。

这里没有银行、邮局、警局和完备的医院。很多人渐渐离开这里,因为他们无事可做,他们决定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岛屿,就像伯格曼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即便瑞典的乌普萨拉应有尽有,但他觉得自己无事可做。他最终找到了法罗岛,他发现自己可以选择一种新的生活,甚至是一种新的电影。

特写镜头的岛屿

上世纪50到70年代,安哲罗普洛斯用超远景镜头俯瞰着大地,安东尼奥尼用运动长镜头勾勒着海岸线……伯格曼呢?他选择用特写镜头雕琢自己的作品。特写镜头就像是电影世界中的一座座孤岛,遗世独立,但生态完备、各有风貌。在这些现代主义创作者中,可能只有伯格曼如此执着脸部特写,他相信这些特写镜头里潜藏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在法罗岛上,他终于彻底发掘了那份宝藏。

野草莓 (1957)

处女泉 (1960)

伯格曼此前的名作总洋溢着自然充沛的生命力,无论是《野草莓》《第七封印》还是《处女泉》,我们都能看到密林,清泉,四处都潜藏着自然或超自然的可能性。但从《犹在镜中》开始,我们与他一起来到了法罗岛,一个荒凉得多的地方。伯格曼在这座岛屿上的几部影片,更精深地研究了他的特写艺术,探索了一些更隐秘、更内化的主题。

《犹在镜中》是他在这里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我们看到了患有精神病的女儿凯伦,她走投无路的丈夫,还有只想将她的痛苦当作素材的作家父亲。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室内戏。甚至它的室外戏也与室内没有太大分别,当角色们外出行走的时候,总有些东西阻挡他们,无论是枯槁的树木、光秃的巨石还是封闭的海岸。

犹在镜中 (1961)

在同样封闭的特写里,我们可以看到凯伦深陷绝望时的表情,还有其他男性角色或朦胧或残缺的轮廓,那不止是伯格曼在切割画面,也是他人在切割理解凯伦的道路。在空间与画面的双重隔绝里,伯格曼选择了我们必须看到的东西:当我们无法出海的时候,接下来就要思考如何在岛上生存。

在伯格曼的电影里,我们常常坠入这种思考。我们必须长久地凝视着某一张脸,这似乎继承了德莱叶与斯约斯特罗姆的北欧电影传统。但有趣的是,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本就最关注脸,人物的面部表情常常是我们理解情节最重要的信息。但伯格曼总是告诉我们,你还不够关注,或是你还可以换个角度关注。

假面 (1966)

于是他让我们看到了更复杂的、多面体的脸,看到了长满杂草、布满沟壑、覆盖泥土的脸。在《假面》里,他的脸部特写风格发展到了极限。我们总以为自己看到的面部表情意味着一切,但伯格曼可以让脸隐蔽、变形、重叠,让脸时而显得像一幅抽象画,用作词句来表达自己的主题:真脸也可以变成假面,一个人也可以变成另一个人。在这部影片的最后,护士阿尔玛渐渐变成了她所照料的舞台剧演员伊丽莎白。

当伯格曼呈现脸部特写的时候,它首先是某种与外部世界隔绝的东西,就像他处理《犹在镜中》里患有精神病的凯伦,与其他的角色切割的方式;但它同时也是一种在画面内部深究人物心理的方式,比如《假面》中那两个女人相互冲突、最终相融的微妙过程。对他来说,表面上无法表达太多信息的脸部特写,已经成为了一种语言,我们甚至可以相信,他能只用脖子以上的画面来拍摄一部电影。

犹在镜中 (1961)

在《假面》之后,1969年上映的《安娜的情欲》讲述了法罗岛上的一位隐士与两女一男之间的微妙关系。在这部影片里,伯格曼的这种语言变得更加娴熟,他可以用阴影的脸来展示隐秘的情欲,也可以用倾斜的脸倒出刻骨的忧愁。

他那些标志性的特写镜头甚至迫近了语言本身——许多聚焦于纸上文字的画面里,我们已经难以辨认画框里的字母,它们与人的面孔一样,在过近的距离里变得面目全非,意味着我们本来能够读懂的意义,已经变成了需要继续捉摸的情绪。

安娜的情欲 (1969)

人类在安哲罗普洛斯的超远景镜头里体验的那些内心困境——存在、孤独与欲望的满足,都是在伯格曼的特写画面里也要面对的东西。伯格曼在选择脸的时候,可能与塔可夫斯基选择环境一样严苛。

对后者来说,人物的面孔可能没那么重要,但对伯格曼来说,他的风格离不开一系列演员的面部特写:毕比·安德松、丽芙·乌曼、马克思·冯·叙多夫、哈里特·安德森……她们在何时出现,展露什么样的表情,后景中又有那些次要的信息?正如他自己回忆的那样,当他注意到毕比·安德松与丽芙·乌曼有着相似的面孔时,他的脑中便浮现了《假面》的灵感。

在六十到七十年代,伯格曼用这几部职业生涯最为风格化的电影告诉我们,他不需要铺陈漫延百年的宏大叙事,也不需要折磨数以百计的演员。他只需要最简洁的叙事和最偏狭的画框,就可以在在名为法罗的孤岛上,探讨世界上最严肃的一些主题。

岛屿的特写镜头

与许多神秘的现代主义电影创作者不同,伯格曼并不忌惮谈论自己与创作。除了名为《魔灯》的自传之外,他还撰写了一部《伯格曼论电影》。我们也能在电影里找到他的碎片,像是《犹在镜中》的作家或是《安娜的情欲》里的隐士。人们都读到了他复杂的家庭关系、关于爱与死亡的困惑、还有内心隐秘的欲望……当然,还有对法罗岛的迷恋。

法罗文献1969 (1970)

他在1960年初次见到法罗岛便一见钟情,在这里创造了几部电影、一座房子,还将一间旧谷仓改造成了私人的放映厅。他还拍摄了两部法罗岛的纪录片,与他那些享誉世界的故事片相比,讨论这两部作品的人要少得多。

在1969年的《法罗文献》中,他拍摄着当地的居民,但在大多数时候,他那些面对演员时的脸部特写,变得更加温和克制,仿佛在聆听他们的讲述。他那些更逼仄的特写镜头,留给了法罗岛上的其他事物:雪地里的酒瓶、栅栏上的锁链……

法罗文献1969(1970)

他的纪录片不像故事片那么偏离常规,但依然留下了一些独特的线索。他一如既往,并不致力于全面的呈现,而是执着于细微的显形。在《法罗文献1969》中,可以看到一个惊人的宰羊段落,他用最切近的特写,记录下了拆解羊皮、割肉放血、系起血管、掏出内脏等一系列详实的过程。这些随处可见的事物,构成了法罗岛人的生活,也渐渐构成了伯格曼的生活。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部短小的纪录片要比他的其他影片携带更直观的政治性。他用图像与法罗人的讲述,展示了这些瑞典边缘地区被忽视的农牧人民,批判着瑞典当局。法罗岛的问题在他的影像里准确而明显,由于地域偏远,还有福利制度和基础设施的匮乏,那些已经老去的人只能在这里老去,但年轻的人想要离开。

法罗文献1969(1970)

对于许多生活在内陆的人来说,海洋与孤岛可能是某种梦想,但当你真的诞生在这座岛屿上,或许梦想便成为了神奇的陆地。这里没有未来的生活让他们感到惶恐,法罗岛已经在这里存在了三亿年,而海洋存在的时间则要久得多。如果法罗岛人无法享受现代国家的荫蔽,那就只剩下那些更漫长的标尺……但它们实在太过漫长,无法度量他们的生命。

英格玛·伯格曼似乎是在为他们发声,但矛盾的是,对1960年以后的他来说,这里的停滞可能也是他希求的东西。他可以在这里远离剧院的观众,车马的喧嚣,还有那些他自认为与创造无关的事物。还有一件事让他继续长久地驻足在了这里:伯格曼在拍摄《假面》时与丽芙·乌曼相爱,于是他便“出于一时冲动,想要为她和自己建造一所房子,在岛上互相厮守”。

伯格曼、丽芙·乌曼、厄兰·约瑟夫森与斯文·尼科维斯特

在这样的世界尽头,这是一种完满的幻想,但唯一的破绽是他忘了问丽芙是否愿意。1971年,丽芙·乌曼离开法罗岛去拍摄扬·特洛尔的《大移民》,两人都知道她再也不会回来。于是,伯格曼开始每天机械般地五点起床,在法罗岛上继续工作着。偶尔会有邻居的女人为他做饭,但他大多数时候孤身一人。

1976年,在一场荒诞的拘捕中,瑞典警察局指控他逃漏税款。他对当局大失所望,便关闭了法罗岛上的工作室,自我放逐到了德国。他在离开时说,“法罗岛一直是我的避难所。我在这里如在母亲的子宫中一样,我做梦也不曾想到,有一天我必须离开这个地方”。直到1978年他才再度拜访法罗岛,并在次年拍摄了法罗岛的第二部纪录片《法罗文献1979》。同年,瑞典当局宣布他无罪。

法罗档案1979 (1979)

有趣的是,在第二部纪录片里,影像变得更加欢快。一度阔别此地的他,更深情地投身于法罗人的生活之中。他用已经是彩色的画面,展示着鲜花、果实和当地人的食物。在1979年的宰猪镜头里,他的摄影机只是远远观望,远不如十年前的宰羊镜头那么直观而残酷。

那些曾经想要离开这里的人,许多已经开始想要留下。他们仿佛已经被英格玛·伯格曼所传染,患上了这种爱上法罗岛的疾病。当伯格曼1984年离开慕尼黑、重返法罗岛之后,他便开启了自己在这里的最后二十多年时光。

许多思考者都有自己的“岛屿”,那可能是他们参照世界与生命的锚点。康德终其一生都居住在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的家中;纳博科夫晚年的岛屿是瑞士费尔蒙特莱蒙特勒宫酒店的房间。

但很少有人像伯格曼一样,拥有一座真正的岛屿,拥有真正的礁石、栎树与栈道,和一所自己建造的房子。这可以是许多人一时冲动的梦想,但长久地守住它,长久地反抗人类想要离开这里、去往那里的本能,可能需要更稀缺的特质。最终,伯格曼得偿所愿地导演了自己的死亡,葬在了法罗岛。

芬妮与亚历山大 (1982)

在他最后一部长片《芬妮与亚历山大》的最后一个镜头中,男孩慢慢入睡,那是一个他终生迷恋的脸部特写。英格玛·伯格曼缓缓坠入法罗岛已经存在过的三亿年光阴——在它怀中,他也只是个想得太多的男孩而已。

 短评

08年看的。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

5分钟前
  • 艾習角™
  • 推荐

最早的时候以为是丹麦的那个自治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瑞典哥特兰西北的一个小岛,伯格曼的桃花岛,后来还借给塔可夫斯基完成了绝唱。

8分钟前
  • 王富贵
  • 还行

看的这版只有58分钟,访谈、街采、实拍等等材料外加片头片尾的旁白介绍及评论,兼具人类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一种生活方式即将走到尽头,想起丹青跟我说过的黑河农场。最喜欢小羊出生的那个段落,居然拍到那么多个。

13分钟前
  • 阝女
  • 推荐

伯格曼最后生活的小岛,因人口稀少环境闭塞而呈现出萧索的景象,年轻人们都想离开小岛,即便这样还是有新生儿不断降生,象征着一种希望。

18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7.0

23分钟前
  • Anne Shirley
  • 推荐

放了几年终于翻出来看了,是命题作文一样的短纪录片,但还是拍得精准克制,独一无二的味道。四十多年过去了桥还是没有搭起来,空的校车驶上轮渡,是天涯海角也是隐居者的乐园。

25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看了没字幕好不爽,求字幕

26分钟前
  • tata
  • 推荐

伯格曼的纪录片,1979年他又拍了《法罗档案 1979》。"The reality of Fårö has had a stabilizing impact on me and my work. By living in a reality I understand and whose proportions I can grasp, I can gain better insight into what happens outside it." – Ingmar Bergman, 1970

28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与世隔绝的世界尽头

30分钟前
  • |
  • 力荐

玄的很

33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2020年3月伯格曼√] 伯格曼仿佛在说,此地不错,可以终老。才意识到他是个聊天高手,采访做得相当有水平。蛮细致地考察了岛上的社会组织结构:农民、渔民、邮政、教师、校车司机、牧师(好像少了医生?不记得了),观察了青少年们。成年人们大都喜欢大海或者享受孤独,而青少年们则渴望着离开。惊闻“瑞典的福利体系太差了”,岛上居民十分想要有一座桥;片尾落在了呼吁居民们组织起来争取权利,以及如何改善民生(还是想住下来哈哈哈)上。采访为黑白,其余段落为彩色(包括对青少年们的现场采访)。

3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今晚又看了半本。

41分钟前
  • 严彬
  • 力荐

我记得。。。有一头猪。。。然后被杀掉了。。。

46分钟前
  • Kay
  • 较差

比起 1979 缺少影像美感 单纯简略的采访式

48分钟前
  • wangzhy
  • 还行

9.4 伯格曼在普及自己生活之地的同时展现了满满的诗意。该片展现了不同年龄段的百姓们对生活、工作、政治以及未来的看法与期望,着重展现了民主对于该岛居民的重要性。在展现生活清闲,民风淳朴的美好时,也反映了极其严肃的现实问题——想要奋斗的年轻人不愿留在这与世隔绝的小岛,而中老年人却喜欢小岛本身的宁静,由此带来的问题便是孤寡老人在生活上的困难难以解决。纪录片保持着客观的角度,但却充分反映了伯格曼的关怀。有机会真想去这个小岛看一看。

52分钟前
  • Reichenbach44
  • 力荐

57分钟前
  • 是和有
  • 还行

2015.9.21 重看,片长也只有57分钟~~ 不过看完之后突然好想去法罗岛,虽然那里冬天太冷了。孩子们说这里没有工作,没有事情可以做,我想说这个简直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还有一个孩子说,如果要去一个看不到海的地方生活,这得多奇怪啊。【就是!

59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前重看“Elena et les hommes”

60分钟前
  • Muyan
  • 还行

7。关注民生,也提生死

1小时前
  • Mannialanck
  • 推荐

小岛迷人,或许伯格曼更关注岛上居民的生存状况吧

1小时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