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映像研出手!

喜剧片日本2020

主演:斋藤飞鸟,山下美月,梅泽美波,小西樱子,滨边美波,板垣瑞生,樱田日和,赤楚卫二,福本莉子

导演:英勉

播放地址

 剧照

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1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2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3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4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5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6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13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14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15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16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17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18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19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1:20

详细剧情

  高中1年级学生浅草绿(斋藤飞鸟 饰),是强调“设定即生命”的动画迷。  在素描本上描绘积累各种各样的想法,却因不能一个人行动做事而无法迈出走向动画制作的一步。对于浅草这种才能,拥有制片人气质的金森沙耶加(梅泽美波 饰)很快注意到了。同时,了解到同学兼新星读者模特的水崎燕(山下美月 饰),其实上希望成为动画家,3人为了展现脑内“最强的世界”而设立了映像研。  电影版『别对映像研出手!』2020年初夏上映

 长篇影评

 1 ) 成功唤醒我儿时的记忆

小时候不都爱用设定来和其他的小朋友对战吗,比如说我用了什么什么绝招,然后嘭的发招,对面又我用什么什么绝招挡住了你的攻击,哈哈哈哈哈哈哈,现在想想可真是太羞耻了。还有就是设定自己有啥武器,比如什么什么剑啊,剑的形状啊,特性啊啥的,然后捏着空气就和别的小朋友对剑,自己嘴里还啾啾啾砰砰砰的配音呢。

 2 ) 观众的在场

# 1

如果将第一话看作完整的单元剧,与昆汀的《好莱坞往事》类比,就会发现其中精巧的剧作结构。一是贯穿始终的“片中片”:浅草、金森、水崎三人之前的所有“排练”,都是为了最后那段天马行空的想象——从浅草的简笔动画,到《未来少年柯南》中神秘的飞行器,乃至三人摆脱黑衣人的追赶的桥段,都在“最强的世界”里得到了互文。在动画中与现实和解,永远不会被大人追上。二是有关“元动画”的思考。让我们回到动画研组织的放映会,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角首次与浅草氏达成了统一。

之后便是浅草向金森解说《未来少年柯南》的对话——这里浅草扮演着创作者的角色,短短几句道出了动画的独特魅力,也可以看作是创作者的宣言;而金森则代表了普通观众,经历了“这有什么好看的”到“动画真是精致”的心态上的转变。更有趣的是,如果将其看作《映像研》的创作者与我们这些普通观众的对话,这种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也恰到好处。画里画外的精彩解说,产生了微妙的元动画的叙事张力。 紧接着水崎氏登场了,便有了这样一个镜头:同样是浅草氏的视角,配合着正在放映的《未来少年柯南》中紧张的音乐、主角的呼喊,水崎氏正努力地摆脱黑衣人的追赶,成为了浅草氏所说的“被恶人追赶的美少女”。观众与角色的视角、银幕与现实的舞台,都在此刻达成了统一,完成了精巧的元动画的叙事。 可以说有了以上铺垫,最后三人在狂想世界中的冒险才称得上真正的“造梦”,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才得以进入映像研的世界,获得沉浸其中的切实快感。直到洗衣机滴滴响起,把我们拉回现实的世界,且回味悠长。


# 4

这一话的关键在于:《紧握这把开山刀!》其实是单色动画。在引入了观众的视角之后,《开山刀》才变成了彩色动画,也就是说浅草与水崎的努力创造了异常真实的沉浸感,从而让观众产生了幻觉,脑补着给影片上了色。之后水崎氏所说的“只用单色画,就分不清楚载具和天空了”也能证明这一点。短片的放映过程仍然暗含着“影像冲击现实”的表达,影像在现实里创造了风和尘土,现实则给影像赋予了色彩,或者说——影像屹立于现实之上,却比现实更丰富。只是这次对观众的感受做了具象化的展现。


# 8

这一话好看,而且是纯粹的好看。不同于“最后几分钟展现创作热情和高光时刻”的套路,这次完全得益于六七两话在情节上的深耕(画面上的划水),人物和故事情节迸发,成为目前为止观感最好的一话,小野社长的觉醒真是又有趣又热血又感人……所以说不必困惑于机器人动画的不完整——穿插水崎父母的对话是为了完成人物弧光。为解释这一点,还有一处耐人寻味的细节:水崎在动画中加入了泼茶的动作,看起来只是对第七话的回溯,但紧接着切换到观众的反应却是一脸错愕和不解 。

这就很微妙了,难道普通观众就感受不到创作者的良苦用心吗?其实不是,如果没有第七话的铺垫,无论谁也不会对这个泼茶的动作产生共鸣。动画本体论认为动画是一种“需要观众参与创造的特殊审美过程”。《映像研》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展现创作者的故事的同时,也在强调观众的在场(比如第四话观众脑补上色)。单纯地复现现实,缺乏动机和情感的预置,就失去了其合理性,无法调动观众的本能,更无意义和共鸣可言;与之相对的是画面之外,我们抱着对机器人动画成品的期待去观看这一话,却获得了除此之外的纯粹的乐趣和热情。

 3 ) 这部动画,太适合宅在家里看了吧

宅在家的这些天,哪怕看片看剧,满眼也都是勤勤恳恳做事的人。

年前我就在看《别对映像研出手!》了,最初是为了汤浅政明,那个拍出《四叠半神话大系》、[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的男人。他镜头里虚虚实实的画面太迷人。

看进去以后,开始迷恋主角,三个阿宅高中女生。

浅草君从小热爱动画,尤其是设定部分,但性格胆小,不敢加入动画研,只好在朋友金森君的帮助下设立本应专注真人影像的映像研,暗度陈仓做动画;

出身演员世家的读者模特水崎君,不希望按家人设想做个真人演员,而立志成为动画师;

金森君对动画本身无感,重视金钱,管理起映像研,意外地有一手,是个出色的“监制”。

目前总13集的番剧已经更新到第五集。

在第四集的结尾,三个人拿着日以继日赶出来的动画短片到学生会放映,以申请经费。

作品震惊全场。连弹幕里都说“你跟我说这是高中生做出来的动画???”

全世界,只有她们三个人还在讨论:只用单色画,分不清载具和天空哎;下坠的部分不太连贯;沙尘没有纹理……

一向以难缠著称的学生会也愣了:这群人,就算不给她们经费,也会做到底的吧?如果给她们经费,该做成多么可怕的样子啊……

对动画曾倾注过感情的人,看这部新番想必都会心有戚戚;而对制作动画未曾那么了解的人,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才一月,网友们就封它为“年度第一番剧”。

我甚至怀疑,尽管是以原作漫画做基础,这又何尝不是汤浅的字字血泪,不是每个动画人的字字血泪。

每一帧,都是做动画的难,每一帧,也都是对动画的爱。

做动画难,首先是,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凭空创造一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工作。

以此看来,第四集最有趣,因为能看到动画人被逼到了什么份上:主人公们在想办法“摸鱼”。

说是“摸鱼”,其实是没办法的妥协。眼看还有一个月就要由学生会审核,决定经费发放,她们必须拿出成果。

必须一个月不眠不休,再加上视觉效果好,又能撑时长的办法,来完成作品。

在第三集里,已经有零碎的“摸鱼”方法。

比如远景拉近景时,只在人物接近镜头时,才细致绘出人物表情,远景时就模糊处理。

比如绘出一次爆炸,再通过复制的方法实现“连环”爆炸。

第四集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水崎君和金森君正在就周期问题争执不休,浅草君却一顿操作猛如虎,十秒后幽幽回头说:我刚才多做了十秒的镜头哦。

原来他在一个空镜头里旋转运镜,就又撑了十秒的时长。

有意思的是,在现实的十秒里,《别对映像研出手!》的画面,除了口型和动作几个简单的变化,也几乎只有景别的不同。

下一个小花招,是用三张画面循环播放,用最少的原画,实现动态效果。

在这一集的最后,她们拿着作品去学生会展示,背景处对难搞的学生会怨声载道的人群背景,同样使用了这种方法。

还有以定场镜头拉时长。

学生会的场面,同样有人群“呆住”的背景,漫长的一帧。

其实,在第一集,这种戏里戏外的呼应就显现了。

片尾她自己去设计飞行器的动画,便活学活用。

以扬起的碎砾表现螺旋桨下的风

刚把包袱抖落给你,又自己全副武装用起来。

汤浅真是淘气,把动画人的小抄给你看。从此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满脑子在想,这一幕他们又在拿什么方法“作弊”啊。

以上方法,进度还是堪忧,于是金森君又要求,利用自动补帧软件。

水崎君出于对手绘的坚持,大吵大闹反对。但是,不这么做,就只来得及做静止帧,变成幻灯片了。

实际上,各种自动软件救了动画师们的命。

《斩服少女》里有这样一幕,人物下楼梯,不停转弯,下行。

这样的画面,都需要使用到电脑。

幕后采访时,动画师们被问到,为什么不直接手绘呢?

动画师们一脸想不到,想不到会被问到这样的“外行”问题,嘿嘿笑着说,因为,这种楼梯一层层还要连贯的精细画面,只有很厉害的画师才能画出来啊。

很简单的画面都可能意想不到地困难。

而自动填充,用电脑就可以很方便快捷地完成一些简单的中间帧。

金森君还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没有时间上色了,就做黑白动画吧。

她也试图去找美术社帮忙画背景,但美术社因为也在忙着准备学生会的审批而拒绝,更重要的理由是,他们都觉得画背景不能达成艺术追求。

这两桩小事,隐隐也透露着动画界的一个现实。

在日本动漫圈,这也被讨论过。拍摄过一些泡面番的奥居久明就说,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上色、摄影等等动画工作是做什么的,他们可能还会奇怪,动画师自己不上色的吗?

现在可能有稍多一些的人知道,很多时候,“上色”等等是外包的,甚至是外包给闲暇时间比较多的学生和主妇的。京阿尼最初便是一个聚集很多主妇职工的上色公司。

这个工种,同样辛苦,但薪水更低,也不够受重视。连“背景”也不被美术社认可,不用说更功能性的上色了。

做动画难,二在,明明是动画,还要表现真实。

水崎君在第一集就上演了被黑衣组织追踪的“惊险画面”。原来,是身为演员的父母要她继承衣钵做真人演员,不准她进动画研,派人来捉她。

她在第三集这么说:动画师就是演员!而且演绎的不止是人类,甚至能演绎猫狗的动作,大海、暴风、汽车、飞机,这都是动画师的演技!

日本把动画中角色的表情、神态、动作,与真人电影中的一视同仁称为“演出”“表演”。

就像水崎君脑补的,一个看起来会枯萎成雕像的阿宅动画师会惊坐起,开始舞刀,就为了准确地把握动画中人物动作的细节,甚至是动作牵拉中衣服的褶皱状态。

她在第四集也为了画烟雾,参考前人的作品中,烟是怎么运动的。很近似于演员们准备角色,会去找一些参考。

[白蛇:缘起]放出的设定中,就详细比对了参考物,包括衣饰的材质,人物甚至动物的表情。

动画师甚至也亲自上阵,出演狗子的动作,水崎君诚不欺我。

汤浅的动画一向天马行空,但这次,他讲动画的写实。

尤其到了第五集,涉及机器人。

映像研要为机器人研究社制作宣传动画,可连身为甲方的机研社也陷入了矛盾。

要写实的机器人!可是机器人要写实,要实用,那么根本就不会设计为人形,难度大而增效小,根本没有效率。

机器人的设定也是困扰ACG行业的一个难题。

机器人题材轻小说《骑士&魔法》的作者天酒之瓢曾建议,首先想好机器人的“重量和声音”。恰恰是机器人动起来的声音,给人的分量感,这种不易被察觉的细节,给人以真实感。

这其实也是动画的矛盾。明明观众都知道是假的,与现实完全不同画风的,但动画却要在短暂的一个半小时里,让他们相信是真的。

汤浅怎么办的?他一贯的风格是虚实结合。

而他第一集最后的画面,是洗衣机计时器到时。

之前她们三人在自己绘制的动画世界里乘着飞行器飞翔,此时回到现实,洗衣机也滴滴响起,好像把人从动画的梦里唤醒。

《映像研》表现浅草君和水崎君作画,往往是将他们三人放进他们所绘制的场景中,去演示他们所画出来的一切——

他们自己先相信了。

观众看不到他们手上拿着画笔画的过程,但是就好像真的进入了他们所绘制的世界。这种虚变实,凝聚了他们三人对动画的热情。

在第四集的高潮处,学生会验收他们作品时,画面中的风、爆炸,都波及到了观众席,甚至连子弹也飞进了观众席——

观众也相信了。

这种虚变实呈现出来他们作品的写实性。

动画难,三在,资金和理想之间总有缝隙。

这部动画里,最有趣的人物,可能是不那么爱动画的金森君。

她是最先撮合浅草和水崎一起做动画的人,但理由是“人气读者模特水崎做动画的话,一定能赚很多钱”。

她也是在其他两人嚷嚷着要尽善尽美而无尽拖延时,一瓢凉水浇来,对那些耽误工期的不切实际想象统统喊停。

创作者们爱说“死线是第一生产力”的当下,有这么一个狠角色,按着头要你交稿,太重要了。

漫画家塚胁永久就讲,他还是新人的时候,责编就告诫他,做到八分好就行,不然赶不上截稿期;剩下的两分,给我塞到下期稿子里。

会去搞创作的,都是一群什么理想主义的疯子啊,没有这些务实的俗人金森,一万年也出不了稿。

金森甚至也琢磨着她们不会去考虑的外交手腕。

吉卜力,也不光有宫崎骏和高畑勋,还有铃木敏夫这样的制作人呢。

高畑勋这样的拖稿小能手。一个不满意,就要再细致修改,又推翻重来。

尤其在他最后一部作品,[辉夜姬物语],70多岁,精力更不允许他太过劳累。

半年又半年,原本的定档时间,也不得不一拖再拖。

这个时候,铃木敏夫一手按头催稿,一手鞠躬道歉。开新闻发布会,告诉新闻媒体、观众同仁:对不起,我们家高畑君的新作这样一直拖期,但今年夏天会和[起风了]同一天上映的!

其实,那年,[辉夜姬物语]到了冬天才终于上映。

也有这样的人,心甘情愿当小小的“坏人”,做俗事、琐事、脏活、累活,挡在天真单纯、执着得不管不顾的创作者们前面。我觉得他们更加了不起。

《别对映像研出手!》叫人不停回味,难以自拔,就因为它是一部关于动画的动画,不仅关于那些美丽的画面本身,也关于这整个生态。

关于拖稿、资金难、甲方约稿;关于打孔的画纸太贵,不如买打孔机自己打;关于为了研究人物动作,自己比划起了招式……它卸下了动画的神奇外衣,露出来的坦诚,却更加有魔力。

它用动画拆解了动画。

它把自己扒开了给人看,平时我们看到的是美女的皮相,现在我们看到,人家的骨骼长得也很清奇啊,背阔肌看起来非常结实有力,血管的粗细也恰到好处呢。

近乎“变态”的,自顾自有趣。

漫画原作者大童澄瞳在创作初期,曾被责编要求修改得更热血一些,但他拒绝了。

因为,“真正的阿宅有热血的青春吗?阿宅的青春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们宅着,宅得充满干劲,宅着抠每一丝一毫的小细节。哪怕做动画有这——么难。

就算宅着,也要把一分一秒的时间,都用到爱干的、值得干的事情上啊。

还等春天来,继续挤地铁、当社畜呢。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看电影杂志 转载请私信联系,未经授权的转载将被我们视为侵权

 4 ) 设定即生命!这部动画让死宅们热血沸腾

如果说,新海诚的代名词是“唯美”,那么汤浅政明的代名词就是“想象力”。在动画创作生涯初期,汤浅政明便已通过动画电影《心理游戏》,以及剧集作品《兽爪》《海马》《四叠半神话大系》等向世人展现了他独特的“幻想”;后来的《乒乓》更是打开了他在中国的知名度。

2004《心理游戏》

2006《兽爪》

2008《海马》

2010《四畳半神话大系》

2014《乒乓》

直到2017年,凭借《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和《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这两部动画电影,以及第二年与Netflix合作的《恶魔人》,真正得以在动画电影界名声大噪。

2017《宣告黎明的露之歌》

2017《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2018《恶魔人》

2019年,汤浅政明更是开始尝试商业化的动画电影制作,推出新作《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虽然在票房上依然远不及新海诚导演的《天气之子》,但对汤浅政明来说,无疑也是一次重要的尝试。

2019《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

而就在2020年初,汤浅政明又悄然回归剧集领域,带来最新作《别对映像研出手!》。在这部剧集中,汤浅政明用非常奇妙的方式带领观众共同经历了一场“动画制作”大冒险。

《别对映像研出手!》

剧集《别对映像研出手!》虽然至今仅播出五集,但整体故事脉络已然清晰,讲的是一个从小对动画世界充满向往的名叫浅草氏的女孩,在升入高中之后决定开始与两个同伴一起制作动画的热血故事。

相比于汤浅政明之前的《恶魔人》《四畳半神话大系》等作品来说,本作的故事显得略微简单。然而故事的简单也并不意味着“无聊”,这部以动画创作流程为主要故事内容的日常番,在汤浅政明的阐述下却有了不少“元动画”的意味。

从第一集浅草氏的前史介绍开始,汤浅政明就已经在借着人物塑造来阐述自己的动画观。浅草氏童年时期奇妙的生活环境促使她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从而诞生出“幻想”,就像任何其他艺术创作一样,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高于现实的东西。

而汤浅政明认为,一定数量的幻想的集合即是“设定”或“世界观”,多种“设定”在积累、堆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幻想”世界,这是动画创作的基底。相比于对“画风”上的纠结,汤浅政明显然更在意设定一个足够有想象力的世界。

而汤浅政明对于想象力的推崇也不光体现在“设定”上,更体现在表现手法上。第一集中他借浅草氏之口对《孤岛的柯南》的表现手法大肆赞美,虽说《孤岛的柯南》作画手法并不是很复杂,但却用了相当多的“简单”却又大胆的细节(诸如:高低对比、大小对比、用小物件反衬运动感等),从而营造出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而《孤岛的柯南》中更为汤浅政明所钟爱的则是那种跳脱的冒险感,其中的激烈场景部分,往往采用比较极端的构图以及夸张的人物运动,使得本来源于现实构思的场景瞬间超出了现实,被赋予了异世界的意味。

由此,汤浅政明就借着主角之口,直截了当地阐述了其动画理念:“用简单的作画创造出逼真或是夸张的视觉效果。”而以此作为基准,汤浅政明便开始带领观众进入到了“动画制作”的奇妙世界,在动画作品中审视动画制作本身。

显然,主人公一行人的动画制作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第二集开始,他们几乎每一集都会遇到与创作有关的新问题。但有趣的是,这些来源于现实的问题,到头来都被动画化了。

由破旧不堪的活动室改造计划延伸而来的,是浅草氏“单人飞行器的试飞”;而在修改风车草稿时,主人公一行人甚至直接进入到了草稿的世界之中,在遮挡建筑上炸出一个缺口来。

由此看来,《别对映像研出手!》中的主世界显然是被刻意模糊了的。“现实”世界非同寻常、却又缺少解释的设定(被水包围的世界)本身就带有些许的神秘色彩,而“现实”世界和“动画”世界之间界限的模糊,则将《别对映像研出手!》中的整体世界都无限地扩大了。

但不得不说,这也并非是不可知主义,它只是服务于汤浅政明个人所推崇的“异世界冒险感”的塑造。这个神秘的世界并非是想让观众产生敬畏,而是通过简单线条勾勒出的“线稿”带领观众感受动画创作的原始魅力。

在《别对映像研出手!》至今播出的五集中,汤浅政明一直坚持着模糊动画与现实两个世界间的界限,并坚持着“元动画”的叙事方式,其独特的实现手段值得我们单独拿出来评析。

观众可能不禁疑惑,为什么汤浅政明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地撮合现实与动画?换句话说,就是为什么汤浅政明的每一次“世界切换”我们都不会觉得生硬?答案显然就藏在汤浅政明的“视听语言”之中。之所以我们每一次进入到汤浅政明奇妙的动画世界都不觉得突兀,正是因为他利用独特的视听语言,预先将故事中的现实世界变得“奇异”了。

熟悉汤浅政明的观众对他夸张的视听语言一定都不陌生,显然在剧集《别对映像研出手!》中他也贯彻了这种属于他个人的风格,即“将抽象的东西全部具象化”。比如第三集中,浅草氏构思如何修复活动室的过程便是如此。

本身“思考”这一头脑活动是私人化、概念化的东西,往往不会直接解释。但是汤浅政明却偏好于把这一概念化的东西实物化,所以,我们在画面中直接看到了浅草氏的“思维草图”,甚至浅草氏自己化身为草图中的一部分,对着观众进行讲解。

相比于通常的概括性描述,汤浅政明的这种“细致入微”显然给观众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同时,这也是相当大胆的瞬间打破第四堵墙的举措,经由人物现实层面的思考,直接创造出非现实层面的新世界。这种概念之间的直接转换,似乎也赋予现实世界一定的幻想色彩。

同时,汤浅政明在视觉上也继承了自己一贯的个人风格,在动作片段或是人物情绪爆发片段中大量地使用广角镜头和俯仰视角来让现实场景产生畸变,配合他线条感极强的作画,在固定的空间中营造出非同寻常的运动感。纵观剧集《别对映像研出手!》中的这些畸变,不光多用于“动画世界”之中,在现实部分也有着相应的使用。

如此一来,汤浅政明在现实部分的视觉上先入为主地带给观众某种“异世界感”,让《别对映像研出手!》中的现实世界也显得不那么“现实”。所以,当再切换到更奇怪的动画世界时,观众也就不会有过分突兀的体验了。

而汤浅政明在《别对映像研出手!》中第一次真正让主角们完成一部作品,显然是第四集的后半段,即主人公首次展映作品的部分。与创作阶段主人公频繁进入到动画世界不同,整个放映过程中,三位主人公都丝毫没有进入到动画世界。

他们甚至在现实世界中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纯粹的作品本身以及荧幕之下的观众。黑白质感的动画与台下观众的观感相互融合在一起,由此获得了色彩。

而动画世界和现实世界在此也变得完全没有了界限,高速运动的图像配合着快节奏的对剪,使得台下的观众们身临其境,在主观层面产生了动画与现实的混淆,这在之前是完全没有出现过的(之前的混淆属于创作者视角的客观混淆)。

汤浅政明显然将“向观众放映”也作为了一部动画作品的重要部分,在带领观众体验完整的动画创作后,汤浅政明在最后关头选择将动画作品交还于媒介本身。在“观赏”的环节不再掺杂其他因素,只保留最纯粹的作品和最主观的观感本身,将欣赏作品的权利毫无保留地还给观众,本质上这也体现了汤浅政明导演作为一名创作者对观众的尊重。

与此同时,通过向观众放映作品,在创作者的主观构思之下又增添了观众的主观感受,作品构思-创作-观赏的关系链才真正形成。至此,一部作品才能算是真正完成了。

汤浅政明通过《别对映像研出手!》所要传达的,或许正是他自身所领悟到的动画的独有魅力——交互。

因为创作动画,不同性格、不同出身的人因为兴趣走到一起逐渐成为伙伴,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成长。而因为观赏动画,无趣的日常生活中增添了许多奇妙的想象,人们的感官也在“新世界”的视觉冲击之下都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似乎只要有了动画,一切就都活了起来。

或许,创作动画本就是一场义无反顾的大冒险,无数像汤浅政明一样的动画工作者“紧握手中的开山刀”,经历数不清的日夜颠倒,在一笔一画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妙新世界。

作者| 黄摸鱼;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5 ) 最强世界是什么?

由于一个朋友的极力推荐,看了本剧。虽然很久不再看番剧,上一个是《犬屋敷》,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无法进入到设定中去。然而本剧恰恰讲的就是主角无时不刻的进入各种设定。

第一话和op里都有唱到“最强的世界”,我深感最强世界的意义,想象中的世界就是最强的世界,当碰见和你频段一样的人时,这个激发出的世界确实是最强的,力量是无穷的。公鸭嗓动画设定师,成天吊脸的智囊军师,和白富美人物画师。我不得不说绿是幸运的,她们是幸运的,羡慕,怎么看都羡慕,志同道合就算了,如此同步就算了,还是财大气粗的大小姐。这个可以说是上学时卷子上写在题目最前面的一句“在理想条件下”了。果然她们撞出的世界太强了,作者的设定也很棒,毕竟我也是从小要当印第安纳琼斯博士那样的探险家的人,设定把我融入的特别快,把我最强的世界都激发出来了,好似精神世界被投射于此,看见介绍学校那里,让我想出一个推理的诡计,哈哈,这里按下不表。

为之感动还有一点,现实中有一位朋友梦想触及漫画,当兵两年心念依旧,决心尝试,复员后每每吃饭,菜过五巡,念叨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勾起了我的想法,我同样有这样的梦,碍于画技不行,可我的朋友画技极好,苦于故事不能成行。在第三次吃饭后,我暗下决心,下次吃饭前我不要再是这样的对话了,回去写了剧本。第四回吃饭我们开始聊起了创作,目前我们依旧在摸索的路上,我想就算我们不能成功,我们也要往前走,再过几年便不能再做这样的梦了,如果不能一起成功就在一起失败,这是多么浪漫的事。PS:现在我们就缺一个有钱大小姐了话说。

总觉得在哪里见过。

有人问了浪漫能打粮食吗?不能,但是能带我们进入最强的世界。动画是私人的东西,之于我,这部剧是好的。

 6 ) 「你必須相信自己。」

To animate, and the related words, animation, animated and animator all derive from the latin verb, animare, which means “to give life to,” an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animated film, this largely means the artificial creation of the illusion of movement in inanimate lines and forms. A working definition, therefore, of animation in practice, is that it is a film made by hand, frame-by-frame, providing an illusion of movement which has not been directly recorded in the conventional photographic sense. Understanding Animation/Paul Wells 轉引自 Anime's Media Mix/Marc Steinberg

我們可以講講拍動畫的各種技法,畢竟《別對映像研出手》是一部關於有限動畫的說明書。可以講講創作的喜悅。也可以講整個故事到底有多熱血,例如那種洋溢在作品裡的一種無頭無腦的,好似笨蛋一樣的自信和熱情奔放,與及眾多精彩的台詞。

也可以談談每名角色對於動畫的執著:《映像研》三女分別執著於不同的動畫細節:一個喜歡設定,鍾愛冒險和探索虛構的世界,想像力爆表。一個喜歡演繹,鍾愛觀察現實世界,並在紙上演繹出現實。一個喜歡推廣及為物品增加價值,看重公平及原則性,也讓映像研得以在現實續存下去。

但《映像研》是個關於做動畫的故事。而這故事,其實關於謊言和生命。和實拍的映像不同,動畫是徹底虛構的藝術。動畫是讓各種無法在現實拍出來的畫面、鏡頭角度、橋段、情節等等「謊言」,以現實作為參考的基礎,獲得生命,在銀幕世界活躍。這樣的謊言會侵蝕現實,拓展想像力。

所以,戴著口罩眼罩揮舞著開山刀的女孩當然不存在。沙漠地帶不存在。坦克不存在。拿著攀山釘晃來晃去的女孩不存在。動作場面不存在。爆炸不存在。砲彈和風也不存在。沒有引擎發動的巨大機器人與螃蟹異形不存在。沒有任何一項東西是存在的。就連《映像研》三女、學生會、學校、映像研、音響部機械人部動畫部美術部芝濱市等等一切都不存在。一切都是中二病的設定。

十話的學生會書記形容,映像研等人好似活在一個獨立的世界。但這些不存在的畫面和獨立於現實的世界,既是現實的一部分,更是反過來侵蝕現實,恰如最後從芝濱冒起的建築物,或是在上映會裡從屏幕裡飛出的塵土、機械人、煙霧和砲彈:之所以會顯得栩栩如生,皆因最初,有人相信它們存在,並願意將信念化為作品。

也就有了六話最後的名台詞:「就是因為妳覺得不行,所以這部作品才不行的,和其他人無關。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畫出滿足自己的機械人。」;要說一個能夠說服他人的謊言,作者必須先相信這些說話。就連作者也沒有辦法相信,不可能傳達給觀眾。

也因此,你必須相信自己。

你必須堅持你的作品。你得做出讓你自己覺得有趣的作品。你還得以無比強韌的意志堅持下去,哪怕你必須做不願意的事情——例如經營SNS、做著與動畫無關的模特兒工作、接一些無關痛癢的案、與不講道理的大人交流。哪怕有警察有學生會有時間限制甚至世界的大意志阻止你,你都得盡力維繫下去。

接下來就是祈禱。祈禱那潑出去的一杯茶,或者說,各種堅持和執著,與及想要傳達的事情,能抵達知音人的身邊了。

 短评

最惊喜的就是金森这个人物的塑造了。这个冷酷无情、惟利是图甚至不择手段的大姐头时刻提醒我们,为了描摹纯真的梦想可能会碰上多少不那么纯真的障碍、又要经过多少不那么纯真的斗争。真正的造梦师直视这一切、背负这一切,却仍扛起画笔往前走,就像最后一话短片的结尾,明知大团圆或许遥不可及,却仍要迎着枪口、迎着朝阳向前走去。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九个月前罹难的人们。尽管他们中的大部分我记不住名字更遑论长相,但我无比、无比 想念他们。

6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力荐

汤浅政明每次都能给他鬼才的画风找到一个适合的故事,仿佛能看到小时候那个在草稿本上乱涂乱画的自己,真是太有趣了😂😂

9分钟前
  • 钢铁汤圆
  • 力荐

有人说看到第一集的18分钟后每个人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但我不一样,当我看到荧幕上出现《未来少年柯南》(宫崎骏初次监督作品)的时候便开始情难自已,因为那一刻起我知道汤浅和制作组们想做的事情了:他们正在拼了命想要向所有人证明,动画真的是如女主口中说的那般模样——它对于大众而言是出色的娱乐,而对于动画爱好者和创作者而言,它就是你全部的热情与爱。

12分钟前
  • 蝴蝶梦
  • 力荐

(9/10)和《白箱》一样都是讲述一部动画制作的艰辛过程,但两部作品的侧重点不一样,内容也不重复。《白箱》是从宏大的角度讲述各个岗位大体负责的内容,而《映像研》更偏重构思作品和取景过程。所以两部作品都应该看一下。

14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开播前都在吹,看了一集就知道不用吹了,这番年度最佳之一可以预定了

16分钟前
  • JokER
  • 力荐

长发眼镜女真可,腹黑,漫不经心。她不像其他两人有着具体的梦想,她是个在沼泽地晃荡的人,纪德的“acte gratuit”。

20分钟前
  • archimboldi
  • 力荐

汤浅政明真的是一个特别特别有特色的导演了,他的作品只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大巧不工。他的人设粗糙,他的背景扭曲,他的音乐怪诞,单拿出来都让人觉得这太夸张,太疯狂,但是汤浅政明就是能够驾驭的住,他能让这些天马行空的元素在他的手上和谐交响。庵野秀明曾说日本的动画只有五年寿命了,但是汤浅政明一个人就能战斗五年。

22分钟前
  • momo
  • 力荐

366天后的今天,汤浅轻咳了一声:一年了,一月霸权还是我的……

2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实力证明一个好的producer对艺术家的保驾护航和大力鞭策是多么重要。

26分钟前
  • 踢迩达
  • 力荐

第一话刚看过,画风明快精细,太喜欢这样的风格。A站买番能力真是太强。

30分钟前
  • 小白象
  • 推荐

看看汤浅政明这两年的工作安排,我都担心他哪天说不准过劳死,映像研这次大获成功让NHK提气,也让chelmico上了music station,成功破圈,这种让各方都受益的项目真心太难得。日本动画tv过了五年不仅没死,还能绽放出这样的生命力,是所有动漫爱好者的幸事

31分钟前
  • redhousepainter
  • 力荐

大型夹带私货现场,满满是动画制作者的秘辛,饶是如此就更加被那份饱满又炽热的爱所打动。

34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不是恰饭作,题材也很适合汤浅老师。前两话略无感略失望,再看完第三第四话就被打脸了!这是什么神仙番!他妈的简直燃到爆!汤浅老师一生吹!!!

35分钟前
  • 凹凸
  • 力荐

“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这种因喜爱而疯狂到痴迷的劲头,真是热血啊!在这部动画里,能感受到特别强烈的爱,是爱好的爱。好几集都热血到感动。为了喜欢的事情,拼到忘我,这是让人羡慕的事。

3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只要你喜欢汤浅政明我们就是姐妹

41分钟前
  • Eureka灰色的灰
  • 力荐

汤浅政明牛逼坏了!

43分钟前
  • 小艮
  • 力荐

“这就是我所设计的最强的世界,我开始画画,就是为了画这个,设定即生命!”燃哭了,进行设定,无论是做动画,还是拍电影或者写小说,不就是为了这个创造自己想要的世界吗?!“「我活着」这件事,就代表着,我要一直做这样的东西,这件事,我无从抗拒。”

46分钟前
  • kakakarl
  • 力荐

每一个真心热爱动画片的人,从第一集18分钟开始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浑身起鸡皮疙瘩的。

49分钟前
  • 澈南
  • 力荐

回来了,都回来了!

50分钟前
  • TomoriNaoQAQ
  • 力荐

我刚才一定是看了什么不得了的杰作!做出比真人场景更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画面,这才真的是动画啊!用简笔画就可以勾勒出一个新世界;上楼梯的动作超过了现实的强度;两个人的草稿纸拼贴起来就是更趋完善的作品。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穿梭无界,汤浅政明营造的这场梦注定无比恢弘、无比浪漫。

55分钟前
  • 居无间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