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飞翔

剧情片美国2000

主演:Talisa Soto,Miguel Sandoval,Dean Cain

导演:Noel Quiñones

播放地址

 剧照

我心飞翔 剧照 NO.1我心飞翔 剧照 NO.2我心飞翔 剧照 NO.3我心飞翔 剧照 NO.4我心飞翔 剧照 NO.5我心飞翔 剧照 NO.6我心飞翔 剧照 NO.13我心飞翔 剧照 NO.14我心飞翔 剧照 NO.15我心飞翔 剧照 NO.16我心飞翔 剧照 NO.17我心飞翔 剧照 NO.18我心飞翔 剧照 NO.19我心飞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8 01:17

详细剧情

  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深夜,飞行爱好者克雷驾驶的飞机紧急着陆在南美一片不知名的芭蕉地里。在这里生活着单纯热情的居民,大家都对克雷的到来感到新奇。农场主弗兰克让手下的工人为克雷的飞机开辟出一段跑道,但遗憾的是克雷的试飞失败了。  弗兰克未婚妻莫西蒂斯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嘎比利艾尔,他一直都无法和弗兰克相处融洽。嘎比利艾尔对克雷的飞机很感兴趣,他甚至愿意陪飞机说话一直到深夜,因为他发现这架飞机是有生命的,它一直都在用独特的方式与自己呼应着。接触中莫西蒂斯和克雷产生了感情,但他们都知道彼此不可能在一起。莫西蒂斯身边有深爱自己弗兰克,而克雷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也在等着他安全地回家。  嘎比利艾尔请求弗兰克帮助克雷修理飞机,弗兰克同意了。嘎比利艾尔对弗兰克深怀感激,并开始接受弗兰克。在全村人的帮助下,飞机重新被修理好。只是它已经变了样子,机翼被缠上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花布,连油箱也跑到了飞机的顶端。但它依然是一架性能卓越的飞机,它示意嘎比利艾尔自己可以完成好这次飞行工作。  嘎比利艾尔发现火山口是飞行的最佳位置,尽管这很危险,但陆地上没有足够长的跑道,要让飞机飞起来,就必须冒险试一试。克雷把一枚飞行胸章送给嘎比利艾尔留念,他们都不会忘记彼此。飞机启动了,在火山口它冲向了云霄,地面上响起了村民们的欢呼声,克雷向着家的方向飞去……  弗兰克和莫西蒂斯举行了婚礼,已经和弗兰克成为朋友的嘎比利艾尔将婚戒递给了他,同时也把母亲交给了这个可靠的男人。

 长篇影评

 1 ) 我心飞翔

       能看到这部电影,还真是种缘分。任何播放器上都没有对它的推荐,也从未听身边的人说过,年代久远了更没有在各种报道中听过,每年出炉几百部电影我却偏偏与这部隔年片遇上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它的主演是明叔。
 
    这一阵子,对明叔颇为着迷,实属不易啊,搜了关于他的各种新闻、电影、电视剧。看了“我心飞翔”这个名字,心头一动,多阳光向上的影片名啊,开始遐想了起来……可惜,千想万想也不会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故事,更想不到会是那样一个结局。
 
    伴着急促的旋律狂野的声音开始了飞翔,一幅幅油画不断切换着,到这儿,我仍然坚信基调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是一个追梦人的飞翔。那应该是明叔自己的声音,那样厚重,那样富有磁性。旭在露台上注视这楼下的那一对情侣,以自白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果那对情侣在10秒钟内拥抱,天就是蓝色的,否则就是红色的。就在明倒计时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巴掌甩在了男青年的脸上。画面回到了旭的画室,男青年慷慨陈词,艺术救不了中国,在旭甩出的红色纸片纷纷落下后,男青年恢复了平常的语调,与旭道别,拉着女青年的手奔赴革命前线去了。
 
    画面又切到了一个说书的现场,虹开始了她的自白……她是个会弹琴的女子,穿着火红色的衣服,每当发现阳光时,总喜欢把手遮在眼前对着太阳展开无尽的遐想,梦想着一个穿红色军装的男人英雄救美与她成就美好因缘……
 
    男青年是第一个不想在画画中眼睁睁看着中国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接着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是旭的所有学生。他们的激情难以压抑,唯有在大吼大叫中发泄出来,旭的画室一片狼籍。此时旭的心理活动又借那富有磁性的声音表达出来了,如果这一刻有红色,旭就带着学生们去革命,如果没有,旭就安心搞自己的艺术。一个男青年用刀割破了内腕,真的出现了红色,旭的决定也做好了。
 
    看到这,似乎明白了,影片的基调注定是悲的。可能,不是面对国仇家恨的悲,不是看着中国分崩离析的悲,而是对旭安于命数的悲。旭应该很喜欢红色,他希望天是红色的,他甩出的纸片是红色的,就连在做第二次选择是希望看到的都是红色。旭做了两次选择,却不是依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意向,完全以别人的行为来替自己做决定。第一次是男青年与女青年是否拥抱,第二次是是否有红色出现,旭不敢主宰自己的命运,只有靠别人的行动来替自己做命运的选择。
 
    影片中有一幅画,埋下了伏笔,第一次看没看清楚到底是什么,看到最后就明白了。
 
    旭带着学生们去革命了,去盲目的革命了。他们不知道敌人是谁,每伙人都把对方当作了叛军,只知道不停的打打杀杀。他们的军装很有意思,红色的,这一定是旭选的,跟现在礼乐队的服装挺像的,浑身的红色,帽子上竖起金黄色的金属杆,下面穿着皮靴,不考虑颜色还是很气派的。在他们一次次打杀中,我始终都把他们的行为定格为打杀,不断地有人死去,旭把他们的手印印在了一匹白布上。旭的行为还是蛮有情调的,在战场上,为每一个死去的人留下最后的印记。可惜,这还是在为后面做铺垫,旭没有我想的那么高尚。
 
    在一次行动中,另一队人就在他们经过的城墙的另一面,旭跑着跑着躲进了那个门洞。手里的刺刀掉在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声音,另一队人的首领出来对着他,拔出了枪,旭也拔出了枪,却发现那个人就是那个带着女青年出走的学生。旭放下了枪,却扔传来了枪声,旭倒下了……
 
    画面开始模糊,谁也不知道旭中枪之后怎么样了。在一首清新悠扬的歌曲中,旭在一只小船上顺着流水漂啊漂,不知漂到何处……
 
    那首歌我很喜欢,叫做《穿过流水》:在船桨击落之间看流水带走两岸的云烟/在手指交汇之间看穿过空气的阳光耀眼/在你我之间/在天地之间/谁转过身遮住脸不忍看一段青春走远/在宿命降临之间带一把有风霜的剑出发/在终点出现之前看一眼风起云落的天涯/在相遇之前/在离别之前/谁扬起头叹一声不忍说一句萧瑟的话/春天你正苦苦挣扎/夏天你是露水茶花/秋天你才决定出发/冬天你已得到回答……
旭来到了一个古朴的小村子,就像世外桃源一般的小村子。那里没有欺诈纷争,没有尔虞我诈,有的是与世无争,有的是宁静平和。旭想留在村子里养伤,村长却说如果没有担保人的话,旭是不可以留下的,他们的村子不想有外人的打扰,不想让外人带来外面的种种贪嗔痴。旭很失望,这时却遇到了晟,另一个跟虹有关的男人出现了……说实话,我还没见过这么猥琐的男人!!!晟,是村里的老师,村民们都帮着他做农活来报答他教书育人之恩。晟喜欢虹,却不敢去争取,认为自己给不了虹幸福,只能默默地喜欢着虹,不过喜欢的没那么伟大,也是猥琐的。
 
    旭与晟展开了对话,真的,晟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每一句话都是猥琐的,笑是猥琐的,蹲在那里是猥琐的,笑眼打量着旭也是猥琐的……旭最后跟晟达成了协议,晟担保旭留在村子里,旭把他的军装、枪都给了晟,晟乐呵呵地就走了,旭也留了下来。
 
    旭的腿被打伤了,并成了太监。开始还很担心旭,他拖着一条病腿不能干活怎么能在村子里活下去呢,可能村民都是好心人会帮着旭让旭过活下去吧。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旭生活的很好,而且可以算作是小富了。旭在做画,只不过把画最后做成了风筝。在那个民风古朴的小村子里还没有人知道风筝这个东西,就在小镇里也是独此一家的。从此,哪家有喜事有丧事都要去买旭的风筝,让风筝将喜悦扩散、随风带走不高兴的事情。旭让每个来买他风筝的人留下了手印,缝在那匹印着阵亡青年们的手印的白布上。
 
    一位举人买了旭的风筝来悼念他死去的儿子,忘记那位举人的姓氏了,暂且就称作举人吧。旭与举人聊了许多,举人告诉旭他本来不相信命数,但他儿子死去后,他便开始信命了,并开始研究一本有关看手相的书。举人把书送给了旭,旭从此也研究上了那本书。
 
    虹还是在不停的对着太阳做梦,做那个有穿红色军装的男人来与她共结美好因缘的梦。虹在一次对着太阳幻想的时候,发现了在天上飞的风筝,虹很兴奋,望着风筝跑了出去。虹一路快跑,想找到风筝的源头,跑出了屋子,跑过了青色的路板,穿过了街上行走的人群,终于看到了放风筝的旭。从虹的表情不难看出,虹看到风筝时的那一颤,还饱含着对旭的憧憬。虹从旭手里买来了风筝,也把她的手印留给了旭。
 
    旭继续着他风筝的生意,并时不时的端详那匹白布。旭不能帮晟做农活,便给了晟几挂腊肉。晟很是羡慕旭,认为旭很有本事,旭却夸赞了晟一番。晟有一日来到了旭的院子里,旭正在做风筝。晟跟旭谈到了旭结婚的事,旭说他是个太监,不想连累别人,晟反倒劝旭女人天生就是来侍侯丈夫的,找个女人结婚不是件坏事。
 
    旭和虹结婚了。我想,晟在其中一定起到了很大作用。晟希望虹嫁给旭,因为旭是太监,是个能赚钱的太监,能够给虹好的物质生活,也能保证他喜欢的虹是完好的。我一直在做最美好的设想,就是那个猥琐的男人发现了虹自从看见旭放风筝开始就喜欢上了旭,他为了自己心爱的人的幸福,为他俩牵了红线。
 
    旭应该比虹大很多,他们之间的生活很平淡,除了月圆之夜。虹做了风筝铺的老板娘,帮着旭卖风筝,印手印,旭还在做风筝。每到月圆之夜,旭都会在一个大大的木头浴盆中给虹放满热水,让虹躺在里面,为虹做画。就是那样的一幅画,旭不知画了多少个月圆之夜。旭很少跟虹说话,也很少对虹笑,根本不能从他们俩平时的生活中看出他们俩是夫妻,那是一如死水的生活,不是平静,是让人窒息的沉闷。虹还是渴望与旭有更多的交流的,虹会在晚上手不自禁地伸向旭的被子,却又在碰到的那一刹那缩回了手。
 
    旭的生意很好,为了方便行走,他买了一匹马。旭牵马回家的时候碰到了晟。那个猥琐的男人又是一脸猥琐的表情,笑着跟旭说话,夸旭能干,更流露出了对马无尽的羡慕之情。晟也经常去集市,他给虹买回好多好多明信片,一张一张的给虹展示。虹点头表示喜欢的,晟就留给虹;虹摇头表示不喜欢的,晟就拿走。虹很喜欢那些有风景的明信片,不喜欢战争不喜色调灰暗的。
 
    虹时而还在做着那个梦,梦着梦着,阳出现了。虹看到阳的一刹那,呆住了,认为阳就是自己一直苦苦等待的英雄。阳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听说只有虹一个人会弹叫虹的琴,就来到了小村子采风。虹和阳每天都在一起拉琴,阳教虹拉小提琴,虹跟阳一起合奏,简直是天作之合。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她的一举一动旭都可以看出她的欢愉。在一个雨天,虹仍要出去找阳,旭拦住了她,但还是放她去了,并给她带上了伞。旭还是在乎虹的,可是他能给虹的只有平淡的生活,他的画笔不能与虹的琴产生共鸣,更不能给虹除了物质以外的幸福。
 
    阳跟晟表达了对虹的爱慕之情,晟鼓励他们俩私奔,阳有些踟蹰。晟告诉了阳旭是个太监的事实,阳坚定了信心决定带虹回上海,晟很高兴的要帮助他们俩。晟总是这样,当任何一个男人能给虹幸福的时候,他都会把虹送到那个男人身边,到这儿,我也在犹豫,晟对虹的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肯定不是猥琐的,但也不是伟大的。
 
    旭告诉虹,她是走不掉的。虹在买风筝的时候给旭留下了手印,旭早就给虹看过了手相,说虹的命数是老死家乡,而旭自己的命数是客死他乡,所以旭才决定娶虹。虹有些失望,带仍希冀着跟阳回上海。似乎虹和阳在一起会幸福的,虹多年来的梦也会在阳这里得到实现。
    然而虹还是留了下来,留在了旭的身边,阳走了,却没有带走虹。阳回上海去救国了,他答应给虹写信,并且只要他活着,就一定会带虹走的。虹不识字,每次都是晟给虹读信,能给虹读信晟很开心。旭知道阳一直都给虹写信,每次都要晟把信先给他看,并许诺晟读够100封的时候就把那匹马送给晟。猥琐的男人满脸高兴地答应了,在门板上画起了正字,随着正字的增多,阳来信的频率越来越少了。阳说如果他死了,就把那把小提琴托同学给虹邮回来,做为他们爱情的见证。
 
    阳真的死了,虹一时收不到阳的信病了,脸上蛮是等不到爱人讯息的憔悴。旭看着虹那个样子,心里也很难受,不管虹是为谁而这样憔悴,旭都是心痛的。另一个喜欢虹的男人也在试着为虹做些什么,晟冒充阳给虹写信,并照常给虹读信。旭发现了晟用卑劣的笔法模仿阳给虹写信,知道会让虹更担心阳的,斥责晟骗虹。晟真的是猥琐的男人,明明他也是为了让虹快乐起来,却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对旭说是因为想凑够100封信来得到旭的马。旭很生气,但还是狠下心来自己模仿阳的笔法给虹写信,还是由晟来读,以前的承诺还有效。
 
    旭看过阳写给虹的每一封信,所以模仿的很像,虹也很快就痊愈了,眼中有掩饰不住的空洞。虹知道信都是旭写的,因为她已收到了阳的琴,她把阳的琴埋在了地下。虹与旭的生活一如既往的平静,谁也不知道经过这一番波动后暗藏着什么。
 
    十年如一日的日子每天都是那个样子,每个人都做着该做的事情,没有意外,也没有例外。日子就这么飞走了,日本人开始猖獗在中华大地上了。一次旭去镇里卖风筝,看到的是一片,他在街边倚着墙睡着了,身边堆着没卖出的风筝。旭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日本人的刺刀逼着,好多日本人围着他,要他给日本人做一个以日本国旗为图案的风筝。旭一言不发,只是平静的看着日本人。
 
    旭回到了家,决定要带虹离开。旭的命相是客死他乡,虹的命相是老死家乡,他们的命数从此就改变了么?旭临走时把马送给了晟,晟满脸高兴的收下了马。晟拥有了旭的军装、旭的枪、旭的马,他的英雄装备也算齐全了吧。晟经常在家里一个人扮演几个绝色来出演精彩的英雄戏,时而他也会在旭来的那个河滩上一个人拿着枪开来开去。可能,晟明白自己在现实中做不了英雄,就自己虚拟出一个世界,自己是主角,自己是英雄。
 
    虹还是没有走成,就在她和旭离开的前一天,晟带回了她父亲在县城被日本人杀死的噩耗。虹很伤心,眼泪止不住的流,打湿了衣衫。晟看着虹伤心的样子,告诉虹要等他回来,他要为虹报杀父之仇。虹哭着点了头,虹此时已做好了决定,她把阳送给她的琴挖了出来,如果晟活着回来,就把琴送给晟。此时的虹,应该已经爱上了晟,爱上了那个以她快乐为快乐以她悲伤为悲伤的男人。
 
    晟很是神勇,在与开头一样激昂的歌曲中骑着马冲进了县城。进县城很具戏剧性,晟告诉看守城门的要去杀日本人,就骑着马进去了。晟此时真的是英雄了,枪法如神,百发百中,见一个杀一个,却没有一个人能伤得到他。
 
    晟活着回到了村子里,告诉虹他也要走了,杀了那么多的日本人在这里是呆不下去了。就在晟骑着马,高大威猛般的离开的时候,虹拿着包袱追了出来,追上了晟,坐在晟的后边准备与晟远走高飞。
 
    日本人的出现打断了虹的梦,日本人要找出昨天闯进县城的人。举人站了出来,日本人却不相信那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会是个神枪手,开枪打向举人后威胁村民,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承认就要屠村。这时晟拿出了枪,展现了神枪手的神枪法,将在场的日本人一个一个的打倒。可惜,这又是晟的一个梦,晟在幻想中真的举起了手,便成了承认是凶手的人。日本人给了晟一把枪,让晟打不远处的一个稻草人来证明他的枪法。晟此时也是猥琐的,跟旭质问他为什么冒充阳写信时的神情一样,拿着枪犹犹豫豫,最终指向了一个日本人,枪里却没有子弹。
 
    在日本人的枪声中,晟倒下了。虹在指缝间看着晟倒下,虹的眼前是血红的,虹脸上却挂着诡异的笑容。
 
    我以为,最可怜的人是虹。每一个要带虹走给虹幸福的人都死了,旭还在,可能给虹的只有平淡如水的日子。
 
    在影片的结尾出现了好多字幕,一切的一切都明了了。旭,艺术专科学院教授,在那个门洞中死在了自己学生的枪下,他倒下的那个画面就是在他决定带学生去革命时出现的那幅画,从一个平面的视角画出了旭倒在地上的情形;晟,一个乡村教师,死于日本人屠城;阳,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死于一次学生运动……原来,这三个男人都从来没出现在虹的生活中,一切都只是虹对着太阳的幻想。在虹的幻想中,存在于不同空间不同时空的男人就这样相聚在了虹的身边。
 
    看到最后,才发现影片在很多地方都埋下了伏笔,预示着那个戏剧性的结果。旭被他的学生打倒之后,旭就顺着流水飘走了。在宿命降临之间带一把有风霜的剑出发……旭就这样过着另一种生活出现在了虹的生活中。
 
    这是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故事,让人欲哭无泪,有莫名的压抑。在我们感叹虹的幸福总是若即若离、旭给不了虹真正的幸福、晟不能英雄般的爱护虹、阳不能忘记国仇给虹幸福时,却发现我们也活在了虹的幻想中了。明明一个可歌可泣、可悲可感的故事,却加了那样一个结局,让我们不知道到底该用哪种情感来看它。继续沉浸在故事前面的悲情中?还是高兴的接受这是个闹剧?
 
    可能,虹的幻想正表达了她对被爱的渴望。虹渴望有像旭那样有才华还能很好养家的男人给她一个家,渴望有像阳那样能与她产生共鸣的男人爱她,渴望有像晟那样为了她什么都肯做甚至帮她与人私奔的男人疼她。
 
    明叔演的还是那么沉稳,那么有气质。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是那么迷人,那么有儒雅风范。晟的扮演者演的也很到位,能将那个小男人的神情语言表达的那么到位,本来一个很正常的人演出那种猥琐真的不易。
 
    或许,在未来的某年某月某日,在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中,我们是主角,却发现只是一场梦……

 2 ) 《我心飞翔》:命运的河流和女人的臆想症

《我心飞翔》:命运的河流和女人的臆想症


作者:川江耗子
作者博客:http://chuanjiangrat.tianya.cn


英文名:Rainbow
编剧、导演:高晓松
主演:李小璐 饰 虹
陈道明 饰 旭
丁勇岱 饰 晟
郑钧 饰 阳

一、关于我的青春记忆和高晓松

说实话,花大半天功夫在这部影片上真是有些浪费时间,这部打着中国表现主义招牌的电影在网络上恶评如潮,有个叫卡夫卡•陆的影评人把电影和导演都暴扁得一文不值。让我沉心来评论它是因为我欠高晓松一个情,从大四那年我开始听他的《青春无悔》,从磁带到盗版碟,后来花掉我45元钱去买了他的正版,沉浸其中持续了差不多四五年。白衣飘飘的年代、冬季校园、荒冢、b小调雨后、好风长吟、模范情书,刘欢、老狼、叶蓓、小柯、零点,都成了我的青春记忆。再加上那些《同桌的你》、《恋恋风尘》、《流浪歌手的情人》等等不老的旋律,算是我贫乏的青春年代最重要的精神食粮。饮水思源,做人总要讲点良心,于是我把他老人家的大作认真看了三遍。

高晓松在影视行业从拍广告和MTV起家,后来拍起了电影,其处女作《那时花开》讲的是一个女人辗转于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据说其中流露出来的价值观遭到质疑,影片也因此被雪藏三年和屡次修改。通过将其人物和情节架构以及主题表现与《我心飞翔》对比,我们发现高晓松对女性爱情、对命运的解读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只有两部影片问世,高晓松似乎也在印证着雷诺阿的“一个导演一生都在拍一部影片”的高论。


二、关于命运:算命先生似的预测或验证

我始终认为命运是人行为的原动力,无论是向命运低头,同命运抗争或是在命运前茫然,都直接导致了人的生活选择。并且无论如何选择,都无法逃出命运的河流,最终殊途同归,溶于大海。因此这部电影从一开始主人公旭依靠别人的行动选择自己的决定,后来在战争中保存别人的手印,再后来流落山村学会看手相,他对虹和阳命运的判断及后来的证实,他对自己命运的低头和虹对命运的抗争,都在说明一个结果:只有流逝是永恒的,人的一切努力都是这条河里的几朵浪花。
——高晓松《〈我心飞翔〉的导演阐述》

孔夫子说五十知天命,高晓松实实在在把这个年龄提前到了30多岁(《我心飞翔》拍摄于2003年,高晓松出生于1969年)。这和当前大部分年轻人的心态完全如出一辙,还不到30就成天唠叨着“唉,我老了”,“我的心理年龄已经50岁了”,实在让那些饱经风霜的老人感到自愧不如。

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发现影片的作者视角是50岁的陈道明(出生于1955年)扮演的男人旭。从导演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窥其端倪,影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情节可以作为佐证——当旭打算带着虹离开战火殃及的生活处所之前,旭和晟有一段对话:

旭:你在等她?
晟:不,我在守着她。
旭:女人守得住吗?
晟:虹不是女人,虹是月亮,月亮只有阴晴圆缺,永远不会变老。
旭:虹不是月亮,是风筝,有了风才能飞得更高。
晟:可线不是在你手上吗?
旭:风是从山外来的。

影片中所有人物只有旭对虹的本性认识得最清楚,也最接近导演的定位。高晓松曾经这样评价“虹”:“那个地方很少出太阳,一出太阳她就high,就会看见一个军官被击落在她怀里……”风筝只有出太阳的时候才能飞起来,有风才能飞得更高;虹曾经对飞在天上的风筝忘情地追逐,后来成为风筝店老板娘,似乎已经暗合了导演对人物的设置意图。那就是导演把自己的视角放在一个曾经选择命运、后来依靠命书来预测别人命运的人物(旭)身上,实际上就是想凭借旭的预测来验证(摆布?)其他人的命运——高晓松说人无法逃脱命运的河流,无异于八字先生、巫师说“命运天注定”,也就和所有命书的核心思想高度一致。于是,导演在影片中流露出看破尘世的高高在上姿态,故事人物在命运面前欲逃无计,而他就像躲在窗户后面的旭一样,对世事变化无动于衷又似乎胸有成竹。

旭给陈举人儿子忌辰送风筝时陈问他:旭先生也相信命运。旭满脸无奈地说:本来不信,可是人生无常又不得不信。陈举人说:先前让人看过小儿的手相,说他命途多舛,想不到天命难违。旭问:手相真有那么准吗?陈举人说:手相暗合天地,人生脉络尽在其中,真乃造物之玄机也。旭求师与陈举人,陈举人便送给他一本相书,这就开始了旭通过手相来预测和验证人物命运的生涯。其实,从影片的交待来看,旭在被迫参与战争前对命运已经很漠然,所谓的人生无常并非在于他被学生打成了“太监”,因为我们无法看出他在受伤后对命运的绝望和消沉,他一直都是如此的顺从和屈服。手相只不过成为旭认识命运的一个最佳捷径。

命运的终点就是死亡,这样我们可以把旭预测或验证的人物分为三类。

一类是已经死去的人,死去的人的命运无法预测只能验证。旭成天对着他从战场上带回来的已逝学生的手印,验证他们的性格。这对算命先生来说没有任何难度,无非是拿他们来巩固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

二是即将死去的人。其预测的难度极大,因为很快就能用事实来验证。虹将阳的手印拿给旭,旭说他不安分易冲动,很年轻就会死去。旭没有与阳正面接触过,无法从其言行判断他的性格,死亡的结局也完全靠命理来推断,但导演给了准确无误的验证。

三是长命的人。旭对虹说,我看过你的手相,你命长着呢,比我好。其实虹长命不长命对旭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虹会终老故乡,而自己会客死他乡,这样他可以和她一辈子在一起。即便有阳想带虹走,在最后一刻命运之神都会跳将出来。

在高晓松那里,“命运”又和“流逝”是同义词。他自己曾说:“与《那时花开》一样,这部影片还是关于‘流逝’的表达。‘流逝’是人类比较共通的一种感触,是你能得到的关于美的最核心的东西。这部影片对‘流逝—无奈’的表现,运用优雅、清淡的色彩。”这样的诠释基本上是多此一举的。我们生活在时空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小学生都会写“日月如梭岁月如箭”;“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世界名著——换句话说,把100部影片中的一半拿来套这个“万金油”似的主题十之八九都靠得上边。

高晓松似乎想讲述人类共同的命运,或者是现代人对待命运的心态,但是他同时相信了“重要的不是神话讲述的年代而是讲述神话的年代”(福柯语)。用他的话说,这部电影是“三十年代的背景,现代人的心态”,“把你现在城市里的感受放到你所喜欢的环境里去说”,于是他选择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选择了湘西凤凰,这样的拼图可不仅不能强化命运/流逝的主题,而且时空的嫁接明显让高晓松在创作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按照他的说法,“那个年代的常态是战争、离别、死亡”,在战乱年代,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洪流之间的冲突很大,比如影片中虹的每一次选择最终都遭遇战争的破坏。这样的人物命运与现代和平社会的人物命运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外界相对平和的环境里,人物的命运更多的是个人的选择来决定其走向,内心的冲突凸现出来,人物悲剧大多是性格悲剧。而所有强化时代或社会因素的作品人物都会转化为社会悲剧,《我心飞翔》亦是如此。高晓松既想表达自己对人类共同命运或现代人命运的理解,又想展现湘西70年前的风情,两步并作一步走,其姿势让人觉得很别扭。


三、关于女人和她的爱情梦想

关于女人。我认为女人只能确定自己对符号的爱而无法确知自己对某个男人的爱。每个女人头脑中都存有对爱幻想的符号。因此当符号出现时女人会有强烈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女人对爱比男人更勇敢,而男人对生活比女人更勇敢。在这部电影里,女主人公虹爱的实际上是那身红军装和能够飞翔的感觉。这也是她对影片中三个男人态度的基础。也是她从始至终抗争命运的动力。
——高晓松《〈我心飞翔〉的导演阐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电影在旭被自己的学生枪击之前是“现实主义”的,而之后就完全成了女人虹的臆想症状。影片最后交待,旭死于军阀混战,被学生打死的;晟是湘西山村的穷教书先生;阳是上海一大学的音乐系学生,死于抗日战争。这三个男人从来没有见过面。他们围绕着虹的爱情纠葛完全可以看成是虹的白日梦。

当然这也是导演的白日梦。在旭被学生枪击之后,当他漂流在命运的河流上,影片穿插了高晓松的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歌词这样写道:在宿命降临之前带一把有风霜的剑出发/在终点出现之前看一眼风起云落的天涯。也就是说,按照导演的意思,旭已经宿命般地死在了学生的枪下,已经到达命运旅途的重点,但是在虹那里,旭还没有死,她需要这个男人继续活在她的梦里。于是,他以一个已经丧失性功能的男人形象出现在了虹的生命里。

在新浪网的访谈会上,高晓松把虹生命里的三个男人符号化为现代城市里的最典型的三种男人:旭是有钱有力量的,但身心残疾;晟代表这个城市里的多数人,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对物质有很多梦想,却默默守护着爱情;阳代表热情奔放的年轻人,是另类、勇敢的音乐人。我看完后对他嗤之以鼻。就算一个好作品,经他这么一解读也都变成狗屎了。一个作者对自己创作时的潜意识无法洞察也罢,但他把女人单一化把男人归类化的做法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

因此,我们解读一部作品不能完全听作者说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已经做了什么,仔细分析他已经定型的作品本身才有意义。下面我来解构虹以及他生命中的三个男人。

虹生活的地方经常下雨,所以她期待阳光。每次太阳出来,她都双手交叉成格子状让阳光泄漏进来,通过阳光,她仿佛看到自己的白马王子身着红军装,骑着马向他飞奔而来,然后被击中倒在她的怀里。因为她母亲说每个女人都是雨,只有阳光穿过她,才有机会变成虹,变成最美丽的女人。应该说这是每个女人的梦想,都期待有一天白马王子把自己带走,一夜之间灰姑娘变成白雪公主。

按照高晓松的导演阐述,女人对爱情追求的是一种感觉,追求一种符号化的幻想,因此“女人忠于爱情,不忠于男人”。且不说这样的说法是否会遭到女性的拍砖,重要的是,高晓松这种抬高男人贬低女人的爱情言论并不是解开《我心飞翔》的钥匙。

我认为三个男人于虹而言都是她爱情理想的一部分。

先看三个人的名字:旭,初出的阳光;阳;晟,意为光明。阳光一直是她渴望将雨化为彩虹的期待。

旭是第一个给虹飞翔感觉的男人,因为风筝飞翔在有阳光的天空上,她以前都没有见过风筝(这其实暗含着她真正需要什么自己也不太清楚),所以她后来会选择嫁给旭,一个虽然不爱笑的男人,虽然他已经把军装送给了别人,但这个男人会小心照顾她,除了在月圆之夜对着她的裸体画画对她无欲无求。当她嫁给旭的那天,她就急不可待想让“阳光”穿过自己,她跑到旭的面前,双手交叉看旭是否可以把自己化作彩虹。我们可以把旭看成虹期待的生命中的第一段爱情理想:爱她的男人像父亲一样呵护她,又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两人拥有没有性爱的精神之恋。

两年之后,她开始厌倦这种爱情,没有性爱的感情从生理上来说无法体验到飞翔的感觉,这时阳出现了。这也许是她唯一认可的真正的爱情,她说,阳从我的梦想中来了,我又成为雨回到天上,阳穿过我,我变成虹。虽然他没有穿着军装,没有倒在她的怀里。但他们在互相教练拉琴的过程中互换衷肠,花前月下设计理想。后来阳决定带着虹私奔,但天意弄人,阳学校所在的上海遭遇日军侵略,他立志参军抗日。这可以看着虹对理想情人的一个重新塑造,她曾经期待的阳就是要身着军装白衣白马勇敢去死,只不过现实让他的道路倒了个儿。后来,阳独自一人走了,牺牲在战场,虹冒雨骑马出去把阳寄回来的小提琴掩埋起来。岁月把拥有变成失去,梦想已经化作云烟,虹陷入了相思疾病之中。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但接下来旭伪造的情书依然让虹体验到爱的感觉,并因此而病愈康复。

因此,我们可以把阳理解为虹心中的第二段爱情理想,激情又浪漫,还有音乐作伴,理想近在眼前,还能体验到偷情和约会的快感。我们可以把两人交换教学拉琴理解为两人发生的精神和肉体关系,因为,只有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同时得到满足,才是女人真正的爱情理想。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现实是残酷的,和阳这样的爱情注定转瞬即逝。刚开始她以为自己的理想爱情死了,也决心和丈夫旭安分度日。但又是时代变故给她塑造了又一个理想情人。她的父亲给日军杀害,一直暗恋她的晟身着军装骑着战马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将仇人尽数消灭。在电子枪战游戏般的镜头下,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这又是虹的一个梦想:谁像孤胆英雄一样为我的父亲报仇,我就以身相许。这个人不会是旭,因为报仇风险太大,如果旭死去自己生活就没有了着落,没有了依靠。无疑,一直守护自己的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他报仇成功,兵荒马乱的年代,这样的男人才是她一生的依靠。当晟成功报仇之时,他便成了虹新的爱情,她甚至把自己已经掩埋的属于阳的小提琴送给了晟(从前文的分析可以这样理解,琴实际上是虹与男人精神关系的性器,旭只会画画,与她拉琴无法完成交合;阳却可以和她“珠联璧合”;后来她应晟的要求把阳的小提琴送给晟,表明二人都希望在精神上进行沟通)。这是女人经历风雨之后的爱情理想。

将三个男人看成虹一生三个阶段的爱情理想更符合影片的情节设置,符合我们每个人的爱情渴望和期盼。看完这个电影,有人觉得很失望,导演怎么把虹塑造成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其实大可不必伤感。因为影片大部分都是虹的臆想,影像呈现的只不过是虹的内心渴望罢了。况且,这个女人对爱情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个男人的爱情梦想。张爱玲曾说过:每个男人的心里都有两朵玫瑰,一朵红玫瑰,一朵白玫瑰。有人据此说其实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三个女人,暗恋着白莲花,亲吻过红玫瑰,最后选择一只康乃馨共度一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认可这样一个说法:一个人只是在内心淫荡,无论他(她)意淫了多少异性,我们都不能用道德或法律去审判他。因为你我都如此淫荡。

在影片的人物塑造上,我们发现高晓松除了对女性爱情观的轻视外,男人的优越心态也暴露无遗。

三个男人在爱情面前表现都近乎完美。旭以两厢情愿的原则娶回了虹,对她百般照顾;他体谅她无法满足欲望的压抑,宽容大度让她出去约会和偷情,他为虹的红杏出墙虽然有过摔碗、摔瓢的恼怒,仍愿为冒雨出去约会的虹送伞;当虹在外偷欢时,他宁愿一个人在家里暗自落泪;当晟读信的声音萦绕在他的耳畔,他独自品尝着“苦”的滋味;当虹冒雨着凉生病,他认真照顾她,还假装阳写信让晟念给她听直到她病好。阳对自己这个“天使一般的女人”也是忠诚相待,给了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快乐,他想把她带到上海去学音乐,让她变成真正的音乐家;尽管他只身投笔从戎,但每到一处,他都会给她写信,直到战死沙场也还将心爱的琴寄给虹。晟更是愿意为虹牺牲一切的男人;他为了守着虹,把她“陈放”在没有性能力的旭那里;他千方百计讨虹的喜欢;当他发现阳给了虹从未有过的欢乐时,他又帮助阳带虹私奔,帮晟给虹念信;凡是能给虹带来快乐的事情,不管他承担多大的痛苦,他都会心甘情愿去做;只有他心里最清楚虹需要的男人应拥有什么,所以他不断积攒红军装、手枪、马、相机和小提琴,当虹的父亲遇难后只有他勇敢地站出来去为她报仇;他的厚积薄发让他最后如愿以偿赢得了虹的芳心。

通过透视影片的人物形象,我们认识了一个自以为是还满是自恋情结的导演。



附说:关于表现主义
高晓松说:“我一直很喜欢法国电影表现主义的方式,我就认为电影不应该真实,人们看到的应该是自己内心中呈现出来的东西。”他还认为,“可能是我个人性格的问题,我只能拍表现主义的电影,不能拍现实主义的电影,我不在乎电影说什么,只在乎怎么说,因此故情节对于我的电影来说是不重要,我所拍的两部电影都是说自己的成长的经历和心态方面的东西,所表达的内容是差不多,区别是表现手法。”因此,他把自己的两部电影都定位为表现主义的作品,这成了所有影评人讽刺他的话柄。

我们先不谈什么是表现主义的问题,但从高晓松的话语逻辑分析,似乎呈现内心主观的东西就是表现主义的电影,而且他把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进行对立区分,显然是自己对自己电影的重新命名。《我心飞翔》呈现的是虹的爱情梦想,《功夫》呈现的是周星星的武侠梦想,所有反映过去时代的电影都是用影像来呈现作者和人物的主观意识,是否都可以归类为表现主义?不能说自己设计了一把像海棠叶子一样的大琴,演员用船桨来当拐杖,穿一套拿破仑时代的军服,玩玩自己的感觉,电影就变成了表现主义吧?

关于表现主义电影,电影词典是这样定义的: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柯克与奥逊•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表现主义电影运动是受20世纪初绘画和戏剧领域的表现主义的影响,它是对写实主义的反动,它又是从印象派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派忠实地描绘现实的悖逆。它最初出现在德国,它和德国历史上的民族传统有内在的联系,它继承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以极度的扭曲表现内在的情绪真实而不是表层的外观。在绘画上,画家们经常使用大块的明亮的、非写实的灰暗阴影与色彩,卡通似的线条轮廓,人的脸庞时不时变成青灰的绿色,人体也可能被拉长,面部表情古怪而痛苦不堪,建筑物或下陷或歪斜,并有意使地面陡峭倾斜以对抗传统的透视法。在戏剧上,戏剧家们的布景与绘画相似,演员打扮装束怪异,表演也一样扭曲变形,演员们狂喊、尖叫、做着夸张的姿势,以舞蹈的姿态穿行于风格化的布景之中。《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借用剧场的做法,用画在作为背景的画布或平板上的扭曲而怪异的建筑物来布景。

根据广义的表现主义电影界定,其特色主要体现在风格上的扭曲变形,在媒介技巧上,主要是场面调度、剪辑和摄影机操作技术等的独特使用。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强调“电影的影像,应该成为平面艺术”,强调单镜头的平面构图;布景和演员身体均为视觉元素,布景、人物动作、服装和灯光融合成完美的构图;同时使用风格化的平面,以对称、扭曲、夸张,以极相似形状的并列手法融合以上诸元素;其中尤其突出的是扭曲、夸张手法的运用,以及将人物与相似的形状并列成怪异的人体形象。在影片中,房屋通常是尖锐而弯曲的,椅子很高,阶梯则弯曲歪斜而不平整;演员排斥自然的动作效果,经常急速跳跃、突然停顿,然后又摆出突兀的姿态,与场面调度相协调并融为一体;用取景角度和光线照明等效果来强化形象的扭曲程度。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罗伯特•维内《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罪与罚》、《盖努茵》;弗里茨•朗格《梅布斯博士》、《大都会》、《克伦希尔的复仇》、《疲惫的死》,茂瑙《吸血鬼》、《塔度夫》,K.H.马丁的《从清晨到午夜》,H.柯贝的《托尔古斯》等。

高晓松所说的“法国电影表现主义”,大家都不清楚他说的具体指那个时期的法国电影。据我所知,在法国电影史上,表现主义并没有形成气候,只是在绘画领域的野兽派比较出名。我根据《我心飞翔》的拍摄技巧推测,高晓松所说的可能是法国20年代的印象派或30年代的诗意现实主义。

一战后,以G.杜拉克、M.莱皮埃、J.爱浦斯坦、A.冈斯等人为代表的印象派电影,不注重影片的故事情节,着重于气氛的创造;他们注重诗意的画面、强烈的表现力、以风景或背景作为影片中重要角色、自然主义与主观主义的表现手法或象征主义的比喻手法,追求造型美、寻求新奇的视觉形象和新颖的拍摄角度。

1935年后,以J.贝盖尔、R.克莱尔、J.维果、J.费代尔、J.雷诺阿,M.卡尔内为代表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注重梦或幻想与现实世界结合在一起,自然主义的文学传统与浪漫主义或象征主义的手法结合在一起,充满诗意的画面(特别是大自然的景象)和现实生活的景象或社会底层的生活情景结合在一起。对影片主题的重视,对人物性格的着意刻画,使他们的影片常带有深刻的社会含意。

因此,高晓松的电影基本上与德国表现主义沾不上边,套套法国的两个流派还有点谱,尤其是“诗意”二字,写了不少歌词的高晓松应该很推崇诗意现实主义电影这个名字,算是八杆子打着了吧。

我不是专门研究电影的,上面关于表现主义、印象派和诗意现实主义的资料来源于《世界电影史》(克里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著)和《电影大百科全书》,整理出来算是给自己补补课增长见识。根据历史的定论我们就可以判断,高晓松对表现主义电影实在太无知了。难怪卡夫卡•陆要奉劝“高农民”“先弄懂表现主义再说”。

 3 ) 音乐远比故事好

看了前面两位的血评。觉得卡夫卡也别这么苛刻。电影么,艺术么。有趣在百花齐放么。什么都有么。
我先是无意间从一民谣爱好者兄弟那里听到了《阳的信》。感动得我想哭,急忙搜索。搞来搞去原来是电影里的。那就看电影呗。我的郁闷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以为电影是讲阳和红同学轰轰烈烈的爱情的。可是可是,我等的想关了不看的时候阳同学出现了。他们这个应该叫前世积缘现世一见钟情吧。
电影遭到批评可能就是他的不合理的地方太多了。恩。这片子就像一块拼起来的花布。做作的地方的确不少。但每一块补丁却也风景不错。
比如李小璐同学不说话当美人的时候还是挺好看的。
一个美女对生活的梦想在阳光下飞舞的样子也很美。
湘西的风景也是不错的。一些关于命运阿造化阿的言论阿。
还有大段旁白阿。都还是文学性很强的。
所谓寸有所短尺有所长。电影还是不能拍得像mv一样。不过音乐真的不错。

 4 ) 在船桨起落之间看流水带走两岸的云烟

    《我心飞翔》,期待了很久的一部影片。
    很久有多久?从上大学起看着长沙街头随处可见的“我心飞翔”宣传广告起,那时候影片好像还没有全部完成。当时只是在怀疑这部电影是不是给白沙做的广告,因为名字是与广告语如此的契合,而且当时似乎也是和白沙的广告放在一起,所以也在怀疑这就是是否是一部电影。
    这部影片真正吸引我的地方是湘西凤凰的美景,是那个潮湿的边城古镇。
    影片讲述的是哑女虹与三个男人之间纠缠的爱情故事,大的故事背景穿插有大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当李小璐饰演的虹穿着一身耀眼的红装,跃动在湘西这样的一幅水墨山水画中时,那夺目的红色抢占了所有的视线,或许高晓松是故意要这样的视觉冲击来突出人物吧,但是感觉真的是不协调。可是看着她手指交汇透过空气看耀眼的阳光时,似乎看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到了她心中所有的梦想。无论穿过指缝她看到的是旭,是阳,还是晟,那都终是她心中的爱。
    没有特别出彩的美术画面,情节也有许多幻想甚至不连续,或者说很多yy的东西,但是我还是喜欢这部影片,因为看过之后会有心底的那种感动。

    “在船桨起落之间看流水带走两岸的云烟
    在手指交汇之间看穿过空气的阳光耀眼
    在你我之间
    在天地之间
    谁转过身遮住脸不忍看一段青春走远

    在宿命降临之前带一把有风霜的剑出发
    在终点出现之前看一眼风起云落的天涯
    在相遇之前
    在离别之前
    谁仰起头叹一声木然说一句萧瑟的话……”

    很喜欢老狼的这首《穿过流水》,每次听的时候都会想到湘西那美美的画面,想起记忆中的长沙,想起大学的时光……

 5 ) 导演在飞翔---评《我心飞翔》

看过之后,不得不说,这一部缺乏诚意矫揉造作的电影,原本以为做音乐出身的高晓松在《那时花开》的电影尝试后会在叙事上更清晰更沉稳,所以对于《那时花开》中所暴露的情节凌乱叙述浮躁等问题还是报以谅解,但很显然,高同学在《我心飞翔》中不但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反而破故事破摔,妄想用几段刻意雕琢的音乐来代替故事的主体性,画虎不成反类犬。

把电影当音乐来做,这种野心富有勇气但注定虚妄。旭,阳,晟几个演员就像贯穿虹生命中的一首乐曲,旭像前奏一般开启了虹对异性空间的欲望之门,这段生活是舒缓的,安全的,沉积的。影片对于此段的表现还比较到位,用“废人”这一偷懒行为完成了情感的隐忍。阳的到来使这段乐曲变的紧张而爆发,在前奏中沉积的欲望在此段中开始宣泄并蔓延,这应该是乐曲中的主歌部分,可是电影却做了相反的处理,两个人在相遇后虽然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眼前分明外来客,心中好似旧相识。啥也别说了,该偷人偷人,该激情激情,可是高同学依然用闷骚的方式装模作样的拉琴拉琴,非到阳要离开了才让这个世外桃源的纯情MM情欲爆发,主动献身。就是从音乐的角度说这种安排也不合理啊,一个5分钟的歌你前奏铺了2分钟,BASS,鼓,吉他刚刚噪起来,你主唱刚吼了一嗓子就歇菜了这是怎么回事。可是歌还是要唱的,阳走后,晟这个不伦不类的家伙开始主动起来,虽说晟不是废人,但也绝对唱不出灰姑娘,顶多就是乐曲里担当和声的那部分,可是高同学让主唱歇菜后演不下去了呀,和声赖好也是个唱歌的,于是很滑稽的场面出现了,主唱阳通过信纸到成了晟的和声,而虹在晟的超现实英雄主义后成功跑调,高同学一看全乱了套了干脆结尾吧。

本来想为高晓松如此编剧找个合理的解释,以为他要走实验路线,可是这么解读下来并非如此,那么,我将更遗憾的质疑这部片子的价值了。有人说这片子的音乐很好,是,我承认,这里面的每段音乐拿出来听都不错,毕竟从导演高晓松,演员郑钧,配乐老狼都是不凡的音乐人。但是好的音乐并非就能成为好的电影配乐,电影开头郑钧的金属,中间老狼的校园民谣不但与30年代大的社会背景无关,而且也与影片当时的情感环境也不符,就是那几段古琴的配乐还算相得益彰。

高同学如果真的想把电影做成音乐,或者说具有相当强的音乐性,干脆利用强大的音乐资源做一部音乐剧算了,歌舞青春,妈妈咪呀不也能获得良好的口碑。隔行如隔山,高同学如果想在电影领域获得音乐上的成就,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6 ) 《我心飞翔》高农民的蜡翅


题记:
不自量力的高农民高抬贵手吧!先弄懂表现主义再说,如果这样的东西是电影,那还是让它死了干脆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bbs.dvdspring.com/UploadFile/2006-3/200632823513994561.jpg[/img]

刻意的文艺腔很傻,不是所有拿腔拿调的华语就是王家卫
貌似的左派更傻,搞不清主义瞎嚷嚷就像阿Q一样滑稽。
当我们翻开上一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电影史我们觉得很骄傲,而第五代自《霸王别姬》之后整体的滑坡已成定局,这些并不傻的导演为什么在进入21世纪后连故事都讲不利落了,这种倒退有着资本的因素,可是,我觉得这里有其他猫腻。没有生活,没有诚意就不会有电影的复兴。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非常希望中国电影人能够扬长补短拍出一些感人的作品,可惜大多数时候就像是中国足球一样,想说爱你还真不容易。电影的画面往往可以看到一个导演的修为,《我心飞翔》让我第一反映高某人是不是农民,大红的色调和平光下的中景,我想到的是一个低级、恶俗的广告导演的坏品味。
有人经常指责张艺谋的伪民俗,诸位要是看了高农民的这部作品你们肯定会有着新的想法,这部电影的水准是我历年来看到最造作的中国电影,导演对于色彩和色度的把握还不及那个农民导演。
搞笑的是那只飞起来的断肢,高农民估摸着把自己当成了玛格丽特,以为自己超现实了一把,过度的音乐又将恶心情绪扩张到最大,这位的水准怎么会有人投资?!
高农民这部电影有点像一个初学者看到几幅月历自以为美却只是东施效颦的无趣。品味有时决定了一个人理解艺术的能力。民俗不是点缀当你没有能力把控最好别碰。
这还不算,高农民此后还不忘让女主角洗了几回澡,艺术啊!背裸啊!爽!啊!啊!!估计高农民喜欢人体油画,望着油画上的裸背不过瘾于是就来三维立体呈现,我纳闷的是这么大的澡盆怎么烧水啊,一个乡下女子也应该知道“床上夫妻,地上君子”的传统“糟粕”吧,这里不是上海刘海粟的美术学校啊!
有时候台词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态,偷情的戏是农导们喜欢的,在这部电影里一个上一世纪在侗乡大山里的哑巴姑娘竟然被高农民塑造成了一个喜欢十里洋场的女子,偷情还不忘在楼下拉小提琴,这样的农民版莎士比亚比无厘头的香港电影还要牛。
以高农民的美学认知可谓是尽心尽力了,裸体、偷情、风筝、民俗一股脑儿装进澡盆,被称为演技派的陈道明在这部农剧里扮演了一个油画家,还是匪气,一点也没有艺术家的灵性。
一个来侗乡采风的上海学生仔却梳着满清覆灭时革命青年的头,我不知道是这位演员爱惜他的青丝还是高农民在时代把握上的无知,其实,1940年代的人物造型有着大量参照,现在的导演真好当啊!尽管胡说八道,文艺电影这个名字就是被这些农导搞坏的。其实,中国人在49以前男女有别,有着相当大的道德禁忌,这类一有闹腾就扎入男人怀中的女子够解放的。
估摸着是高农民在圈子里耳濡目染,以为中国女子一贯如此轻薄,其实只要比照《湘女潇潇》就明白,如此大胆,沉潭是免不了的,而对于这样的农导至少也该让他搁到粪坑里让他知道啥叫“臭”。
偷情还理直气壮说我们是上天的缘分,就是现在第三者插足也不会这样的豪气吧?
朗朗乾坤、潇潇风雨,光天化日两个偷情男女揉揉抱抱也编得太离谱了吧?!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和它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湘西过去是何等闭塞,这些被臆测的事件我看到的是一位前流行歌手的文化见识还不及农人,人贵在自知和知耻。
在战乱的年代偷情者准备每周从上海寄信到湘西够浪漫的,还要叫人朗读,不要说导演象征什么,观众的第一反映非常重要,那些把电影拍成猜谜的导演往往是无法自圆其说的主。还有在山里卖艺术风筝,高农民以为是民俗旅游啊!
ly884问我此片有好的地方吗?我立刻回答:农民式的文艺腔,就像一个山里孩子到了上海找不到北,像广告一年级的作品,过度铺展视觉却无法让视觉本身为电影服务。
为了给胡编乱造制造借口,高农民竟然最后以一条此片虚构的字幕轻描淡写结束了本片,这样的方式只是说明了他内心的不确定,一只自以为高明的鸵鸟。
这部漏洞百出的电影的是观众的时间,糟蹋的是美工和摄影的的智慧,本子是一切的基础,高农民还是去玩玩CS游戏吧,不是会写字就能搞电影的。

本人郑重说明。此文里涉及农民一词和勤劳的中国农人无关,因为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所以此处仅仅指代精神贫困者高农民。

【附录:影片资料】
《我心飞翔》2004中国
出品:东方实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
编导:高晓松
出品人:乔东方 王中军 陈梓秋
总制片:于天宏
主演:陈道明 李小璐 郑钧 丁勇岱
片长:90分钟
个人评价:艺术性0,欣赏性0(垃圾电影)

2006年3月28日 星期二 下午23时51分 云间 寒鸦精舍

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

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短评

剪剪搁某某以让游客不知所云为目的的艺术展上当影像装置还成,离电影儿艺术可差得太远了。但是OST不错,最适合高中那会儿青春期尾巴上的小忧伤。

6分钟前
  • 裸踝
  • 较差

这名字总让我想到国家拍的那种赞颂研制飞机的人的片子,其实格外的喜欢里面的三个男人的名字,有种意向在里面,好像高晓松要说点什么,通过名字,旭(Twilight),晟(Twinkle),阳(Sunshine)。不知道几个人会注意到这个细节,但是既然他这么做了,足以证明他是个细心的导演

11分钟前
  • Ying
  • 推荐

烂就一个字,我要说五十一次,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

13分钟前
  • 张翔森
  • 较差

最近看了如丧才知道他还拍过这么一部电影,看过《那时花开》觉得还不错,可能他只适合自己熟悉的题材里写故事,没事伤伤春悲悲秋,感叹一下年华写点抒情歌词还行。我觉得他想成为柳永...

17分钟前
  • 而已
  • 较差

高晓松就是一脑缺,从来都是

22分钟前
  • 木二开
  • 很差

李小璐不化浓妆会不会更天仙妹妹呢 那个乡村教师叫啥来着?倒是蛮有印象。。晟(==看高晓松人取名都这么文艺!)爱收藏军官服 军官帽 枪 钢笔 马 明星片 再后来是小提琴 再后来连喜欢的女人也有只守护不占有。。蛮戏剧性。。

27分钟前
  • 较差

原来的剧本就是一个故事,但这电影好像还要弄点弦外之音什么的。

28分钟前
  • Sun^孫
  • 还行

我给提提分吧,我觉得高晓松是那种没有电影天才的文艺男能做到的极限了。你说他矫情也好,爱幻想也好,总之他有自己的风格。弱化故事,偏向写意,画面绚烂,歌曲动听,传达的是一种情绪。

32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拍的还是很文艺化的,虽然还是很写意,但比高晓松的第一部片子强不少。老狼的插曲很好听。郑钧真的不适合演电影,电影里他整个一面瘫,虽然我很喜欢他的歌。。。。

37分钟前
  • 葱头
  • 还行

高晓松导演 加入了太多的他个人的风格 稍显生涩

41分钟前
  • Rion
  • 还行

能看,OST不错。比《那时花开》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是依然很囧。比如假大空的台词和表演。大窝瓜你还是长点心吧别来糟践电影艺术了。

43分钟前
  • Celesteblanco
  • 还行

比我想象的好很多。除了有郑某人出镜的那一段。基本上是前面的部分比后面的部分帅气。读白就像诗。

45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非常不成功的意识流作品,情节牵强,语言幼稚,表演生硬。除了少数MTV风格的鲜艳色彩之外,整个电影毫无可取之处。

49分钟前
  • 艾小柯
  • 很差

大烂片,电影和mv能一样么

54分钟前
  • 莫的冷
  • 很差

校园派所谓文学青年的稚嫩可笑的文艺作品,故事太离奇

57分钟前
  • 阿吉娃娃
  • 较差

除了老狼的插曲和湘西的风景就只剩下八个字: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59分钟前
  • 朱熠
  • 较差

心野妄大,自以为精巧的结构却煽情不足滥情有余。郑钧只要不是长发,我就辨别无能。我爱陈道明。

60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要表达的和表达出来的相差太远.

1小时前
  • Ex
  • 还行

搞音乐的,请你们有点自知之明,虽然你们的音乐很出色,但拍的电影真他妈的傻。

1小时前
  • thomas
  • 较差

第一届杭州大学生电影节开幕式上看的这部电影...很久远之前的事情了

1小时前
  • 鸳纯水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