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猬的优雅

剧情片法国2009

主演:若西安·巴拉斯科,佳朗丝·勒·吉耶米克,伊川东吾,安妮·波诺什,阿丽亚娜·阿斯卡里德

导演:莫娜·阿查切

 剧照

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2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3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4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5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6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3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4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5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6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7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8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19刺猬的优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20:56

详细剧情

  国会议员一家四口住在巴黎左岸的高级公寓里。议员的小女儿芭洛玛(Garance Le Guillermic 饰)古灵精怪,喜欢透过摄影机洞察世界,是名不满12岁的天才小哲学家。不愿成为鱼缸中命运已被注定的金鱼,芭洛玛策划着一场生日当天的自杀。  公寓女门房荷妮(乔丝安·巴拉思科 Josiane Balasko 饰)是个肥胖丑陋的54岁寡妇。她小心翼翼的维持着门房粗俗的形象,为自己在密室内筑起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但是芭洛玛隐约发现了这个秘密,新搬来的日本绅士小津格郎(伊川东吾 饰)亦觉察到了荷妮不为人知的一面。在小津彬彬有礼的引领下,不仅荷妮逐渐卸下卑微的伪装,芭洛玛亦开始重新审视生活与死亡。  本片改编自法国女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同名小说。

 长篇影评

 1 ) 收几个法语句子

Toutes les familles heureuses se ressemblent, mais les familles malheureuses sont malheureuses chacune à leur façon. (Toutes les familles heureuses se ressemblent, mais chaque famille malheureuse l'est à sa façon.)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它的不幸。 - Elle m'a pas reconnue. - C'est parce qu'on vous ai jamais vue. - 她没有认出我。 - 那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好好看过您。 René, je voudrais vous dire quelque chose de capital. René, nous pouvons être amis et même tout ce que nous voulons. 荷妮,我有些重要的话要对您说。 荷妮,我们可以做朋友,甚至是所有我们想成为的关系。 Ce qui importe, ce n'est pas de mourrir, mais ce qu'on fait au moment où on meurt. 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我们死的那一刻正在做什么。 René, qu'est-ce que vous faisiez au moment de mourir ? Vous étiez prête d'aimer. 荷妮,您那时在干什么呢? 您准备好去爱了。 看到30分钟就感动,提琴一响就要哭,简直没救。 准备去看原版小说了。

 2 ) 刺猬的哀伤与空间政治学

少带点花花肠子看影片,影片就自然与心契合,那时不挑剔,也不觉得煽情做作,一切都恰到好处。这样的观影经历带来真正的愉悦。这就是影片在情感上给予的最大抚慰。

本应到此打住,但还是如题扯点题外话,这些反倒没有情感上的愉悦好玩,相反只是一些恼人的、不知所云的东西。


在某种意义上,芭洛玛和荷妮是一对镜像(刺猬),双方切实都是以“躲”的姿势隔绝于他人,形成内在自足的小世界(以刺猬的姿态)。这种镜像得以成立的基础,乃基于一种“泛人性化”的普世价值,因而在两个人的思考中,“生与死”是一个重要的范畴(芭洛玛决定在生日的时候死去;想象自己心脏病突发、跳楼、吃抗抑郁药、切腹——而荷妮真实的死亡倒是一起结交的车祸,超出芭洛玛的想象;荷妮自我防卫的、低调的生活姿势;荷妮的死亡)。在此,影片抽离了架构于身份之上的政治经济因素——阶级、收入——的对立。

这种对立在影片中表现为一种空间政治学。

首先是公寓的构造:一楼的门房与住户。楼层之间恪守严谨的分离:在这个上层人居住的公寓中,这种严谨的分离表现为一种彬彬有礼的教养,例如芭洛玛的妈妈不让猫出门,不让门房进屋。影片中时好时坏的电梯似乎构成了阶级上下联通的通道,在影片中只看到荷妮、小津先生、芭洛玛乘坐电梯,而他们之间的交往成为阶级松动的(哪怕是虚假的)隐喻。公寓的空间构造最直接地与人物的阶级身份相对应。

其次是公寓与街头的对立。影片的主要场景都在公寓之中:荷妮的门房小屋、小津先生的日式风格的家、芭洛玛布尔乔亚的家、楼梯和电梯。相反,公寓之外的场景屈指可数:公寓之外的(不足十米)的街角(荷妮最终死在街角——构成一个极有意思的隐喻)、洗衣店(在此处荷妮因为弄脏衣服被责骂)——荷妮和芭洛玛一起去洗衣店的短暂场景简直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的开始。以影片名“刺猬”这一意象来说,公寓在与街头(公寓之外的世界)的对立中,表现为“刺猬”的形态,而这也是公寓住户心态的表现:独立于外面世界的、安稳的布尔乔亚世界。这一世界对方防御、对立自足的心态,乃结构在其政治经济的硬刺之下。

再者是东西方的对立。这一对立表现在“芭洛玛、荷妮/小津先生”这样的人物关系中。小津先生的到来给身处困境的芭洛玛和荷妮带来了某种“救赎”的可能性:芭洛玛与小津的对话、芭洛玛与小津下围棋、荷妮与小津先生的往来、暧昧的情愫(在此情节中,《安娜卡列尼娜》中“幸福之家往往相似,而不幸之间各有各的不同”简直就成为通关密语。)

小津的到来,以及那种东方式的优雅、真诚(带有西方的想象),为芭洛玛尤其是荷妮带来切实的改变,形象地说,让刺猬放下防卫的硬刺,而变得可以抚摸。影片设置小津先生这一角色是值得玩味的——他至少是一个符号,一个西方想象中东方的符号,智慧、亲切、从容、优雅、彬彬有礼。这种符号的表象可以举例如下:小津、小津的家、日式餐馆、日式食物。而这种符号的内涵则直接指向西方世界的匮乏——这种匮乏造成了芭洛玛和荷妮的困境,同样地,这种困乏带来了对他者,即东方的想象。影片中,只有一处表现出对“东方想象”的不信任,即芭洛玛在与小津先生的孙女玩积木的时候,对她未来命运的假设。通过这种假设,可以发现无论是东西方,对人性、人选择的可能性的抑制是同样存在的,并非因东西方而不同。事实上,这种对他者的想象,带有一种乡愁式的情绪——作为他者的东方事实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自在,而是一个已经远去的西方的一个镜中倒影。

同样,从空间与性别的关系来说,传统的影片一般都将这一关系表述成“西方、男性/东方、女性”。在本片中,这一重关系是颠倒的,即“西方、女性/东方、男性”。从女性主义的立场来说,影片中借由男性预示对女性的救赎,这一设置是仍然是传统父权的视角。在这种矛盾和张力中,隐去的白人男性的视角(影片中的白人男性被表现为一种阉割式的人物:布尔乔亚的男人、疯癫的流浪汉)在显得无力的同时,又一直处于凝视的状态——说到底,这是对他者的想象,只待填满自身的缺憾,或造成一种移情效果。

最后是“刺猬的内与外”,即芭洛玛的房间(藏身之地)、荷妮的门房(尤其是书屋)与其外的世界。那是建筑在警惕、不信任之上的秘密空间,其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关于个人选择,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在这种意义上,影片中真正构成对比的,不是缸中的金鱼与张开硬刺的刺猬这两种意象,而是刺猬的内与外,防卫的刺猬和可供抚摸的刺猬——在两者的张力之中,影片试图表述的“优雅”即来源于此。精心安排自己的死亡的芭洛玛没死成(相反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正如荷妮所说“愿你的未来和你的期待相当”),从暗淡生活中看见希望的荷妮被车撞死。

可以说,荷妮必须死去,一者是代替芭洛玛死去,完成她对死亡的想象与满足,从而形成一种生的暗示;一者是完成影片泛人性普世价值的升华——“关键不是死还是生,而是死亡到来的时候你在干嘛”,对荷妮来说,在死去的那一刻,她看见自己的恋人,在微笑,在死去的那一刻开始爱,也是来得及的。

好吧,好片子,有淡淡的好心情,蛮好的。

 3 ) 最后的优雅

刚看完法国的《刺猬的优雅》,没看过原著,所以不存在剧透的症结。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眼泪开始不可遏制。整间客厅只有桌头台灯和电脑显示屏发出的光亮,静谧的深夜,像是为这份孤独量身定制,给这部电影,也给我。

一个是 过着秘密文艺生活的女门房,一个是有自杀倾向的天才少女。孤独与隐忍总是在潜移默化地折磨着那些失意的人们,无论你是身处门庭若市的豪宅还是简陋的平屋独居,无论你富有还是贫穷,无关于年龄还是阅历,那种内心深处的绝望总是会波澜。

少女计划在生日自杀,然后在每天的人生倒计时中用摄像机拍那种被她比喻为金鱼缸般的无尽生活,她在墙上涂鸦,偷每天絮絮叨叨需要靠看心理医生和抗压药度日的神经质母亲的药,她让金鱼服食药剂,然后看着犹如她自己一般的生物奄奄一息。她精确计算着药致死的剂量,她拥有无与伦比的头脑,但是天才,总是孤独的。她在黑夜里看着房间墙顶装饰的繁星,感叹,追逐辰星,莫似金鱼在缸中了此残生。

女门房每天冷漠的独居在最底层,她守寡15年,没上过学,可是在她那个几乎没有多少平米的居室中,却有一屋子的书籍,没有人过问她的生活,只有一只慵懒的猫。她叫它列夫,取自《安娜卡列尼娜》,可是没人会关注。她邋遢,自己随便动手剪头发。穿不合身的衣服,永远的面无表情与例行公事。她就像一只刺猬,浑身是刺,筑起心灵的堡垒。她不敢上街购物,她嘲笑自己又老又丑又胖,她惧怕试衣时售货员鄙夷的目光。冰箱里有巧克力下午茶,每天晚上昏黄的灯光下,只有她的形影单只和满满几架子精神食粮。
当一个人极致孤单的时候,他寻求的并不是打破这种孤寂的格局,而是拼命寻求另一种可以填补自己心灵伤口的出口。女孩认为是死,门房认为是思考。

当然真正让我为之动容的还不止这些。那个睿智儒雅的日本中年男人出现打破了门房原本死水一般的生活。她没合适的衣服,朋友碍于她近乎幽闭的与世隔绝,为她在洗衣房借了一套丧者生前的衣服,又为她安排了设计师。在完全蜕变的那一刹那,她犹豫了很久,然后在镜子里看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自己。在那些俗套的泡沫剧中,时常会穿插这样的桥段,但是,从来没有像这一次令我惊艳。当然,并不完全是外貌。像是在晨曦微露的街头,有人为你点亮了一根火柴。心灵的解放也许不需要那么大刀阔斧,只需要几滴甘霖。她在这一刻,重新审视了这个世界。

可是当这个男人再次邀约餐馆晚餐时,她迟疑了。她一遍遍的提醒自己,身份的悬殊和内心的理智让这一切幻想都戛然而止。拿着摄影机的女孩问她原因,然后她突然嚎啕大哭,这个原本一直循规蹈矩淡漠的女人终于展露出了她最柔弱的一面。然后女孩走过去抱她。两个孤独的灵魂,在那一刻那么契合。女孩形容她,从外表看,她满身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坚不可摧的堡垒,从内在看,她也是不折不扣地有着和刺猬一样的细腻,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她最后还是战胜自己,去赴约,回来的路上,中年男人伸出胳膊,然后她挽著他,她眉目里流露出来的高贵优雅,绝不亚于这富豪堆里的任何一位势力的太太,以至于她出门时邻居都没有认出她。然后他们在楼道里道别,一直在找寻的心灵伴侣,她也准备去顺遂上帝的美妙安排。

但是这不是童话,当她终于不是在为处理垃圾而简单出门,当她站在心情愉悦的走出铁门,站在马路间呼喊时,却陨落了。


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人浮于事,总会舔尝到这两种境遇。我们幸福过,也不幸过。有时会出现近似神迹的存在把你拯救,有时却会永久沉沦。女孩站在铁门里看着门房的尸体被抬上救护车,开始质疑死亡的力量,也许这不是真正的解脱。她拿着那条被门房解救的金鱼,几近叩问,最重要的不是死,而是死的时候你在做什么,荷妮,你准备去爱了,对么? 那条金鱼的生命仍旧鲜活,生命的不言而喻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在一个地方毁灭,却能奇迹般的在另一处得到复活。就像门房的离去,带给了少女可逆转的命运的探究,然而遗憾的是,那只刺猬,却不能去爱了。


我们人人都是一只刺猬,却不见得谁都优雅。生活和感情也是,我们欣喜于最初的热忱,感动和新鲜,却不见得多少人可以长久保有这份纯真。世俗把一切物化,我们终有一天会为了金钱,空间,自由,甚至柴米油盐而落寞感伤,变成那只浑身是刺,无法拥抱的刺猬,只有心里的那丝期盼还在流连往昔单纯的岁月。我们开始筑起堡垒,禁地,小心翼翼的寻求解脱。这种过程周而复始,往往穷极一生。
孤独的灵魂是无法用肉眼洞察的,人群之中,其实你更孤单。我们希冀着可以抛却老无所依的落寞,但到底有没有一个人会把我们拯救?幸运如门房,那个谦恭的日本男人一样,仅凭一句简单的对话,就能发现她掩藏在懒散外表下的不平凡。唯有灵魂的相遇相知,才能摆脱生命的终极寂寞。

死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死的时候在做什么。

同样的,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当你爱的时候可以给这份爱加上多少的宽容理解,筹码以及期限,并不渴求一时的温存,而是企盼永久的灵魂相守。纵然这份撼天的爱是给予那只栖息角落惹人戒备的刺猬。

 4 ) 人人都是渴望超越平凡生活的刺猬

      看完电影,我的感觉是,这完全是一个女作者的电影。果然如此,不管小说还是电影,都是出自女性之手。法国人就是如此浪漫,喜欢编造关于爱情的神话,《枕边的男人》,《刺猬的优雅》都如是。
    都是处境卑微的女主人公,也许可以称为“文艺女性”,都酷爱文艺,酷爱读书,独身。都有一个从天而降的男人,给她带来无比梦幻的爱情。特别是刺猬的优雅中的小津,简直是所有女性梦想中的理想男人,他多金,有品位,懂生活,有内涵,重感情,风度翩翩,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关键是他不在乎你个矮,貌丑,人穷,地位卑微,他透过你平淡无奇的外表,看见你高贵的灵魂,他就是纯粹喜欢跟你之间的精神共鸣,超越世俗,他不是因为你的美貌,不是因为你的地位,也不是因为你的其他什么世俗的条件喜欢你,他会亲自下厨给你做美味的食品,他审美趣味如此高雅,会体贴的送你合适的衣服,围巾,鞋子……他说话得体,总是那么体贴周到。跟他在一起,你感觉很受尊重,你感觉精神愉悦,他是那种让你不得不倾心的浑身散发出魅力的男人。这种无条件的,完美的爱情,令你目眩神迷,难以置信。
    有时候我想为何美好的童话可以长盛不衰,也许是人类都需要精神的避风港,现实如此丑陋,不做点美梦,如何活下去?
    现实里,男人喜欢上一个女人,往往美貌占第一位,就像灰姑娘,也是因为惊人的美貌才赢得了王子的爱情,现实生活里,其实个矮,貌丑,人穷,应该不会很不幸的集中在你一个人身上。走在茫茫人海中,样貌普通的姑娘要赢得爱情都有点难度,更别提有那样一个王子一般的男人不顾一切的爱你了,所以这样的爱情童话编造者多半都是女人,女人可能是天生喜欢幻想的动物,如果现实里我不能如愿以偿,那就用笔用影像来做一场美梦吧。虽然是梦,但是很美,还有很多人陪着你一起做梦。
    而这部电影中,灵魂之所以战胜了外表,很大的原因在于两人都是历经沧桑的中老年人了,特别是日本王子,头发斑白了,估计年龄至少70岁?女人也54了。这个年龄段的人,估计更能够抛开外表和世俗的一切,更能享受精神世界共鸣和沟通的快乐?

    我不知道为何不管中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女人往往把改变卑微命运和不幸生活的希望寄托在王子一样的男人身上?中国谚语里,有人说,结婚是女人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女人总是梦想嫁给王子来改变命运。所以赋予婚姻太多附加的东西。没有纯粹的感情。从女性角度看,其实都是把男人当成女人的救世主,不过也许这点是基于对男权社会的考虑?无论多强的女人,还是希望找个比自己更强的男人。从这点来说,女人其实一直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上。男女平等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根本原因在于女人从思维上其实是认同男强女弱的社会模式的。

 5 ) 灰姑娘和王子也可以变成文艺片

首先,我记住了“刺猬”的h是嘘音(被殴飞)

然后要教给各位导演说怎么把一个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讲成文艺腔的:第一把灰姑娘和王子的年龄都上调三十到四十岁,第二把各种魔法改成文豪的小说,诗人的名作,哲学家的箴言,第三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改在巴黎,把语言改成法语。以上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两个我认识的人的故事。

第一个人呢,伊跟我一样不信任婚姻,其实对家庭生活没有特别的向往和热情,人生中也只有曾经那么一次的心动时刻,但跟我不同的是,伊一直坚定地不懈地寻找一个可以和伊结婚的人,换则言之就是年龄合适,背景相当,有房有车,生个孩子。尽管伊并不真的怎么喜欢这个结婚对象,甚至预言自己将来很有可能是要离婚的,但仍然坚持地走着这条路,因为“所有人都是这么过的”。

另一位呢,则挖空了心思想移民。伊倒不是贪国外的月亮比较大,而是觉得国内没有发展空间。可是到了国外呢又觉得人家排外。所以一门心思想找一个移民国家搬过去,虽然没有朋友,没有家人,伊也不是很喜欢那个地方,但伊也是相当坚定地在办这件事,因为“大家都是移民,就有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

这两个故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即使在没有贵族的今天,即使大家都有机会接受教育,都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但事实上大部分人也几乎都是在少年时代就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自己的家庭背景,大约知道自己将来会有怎么样的人生了。有些东西,它就是这么运作的——住在富人区的大公寓里的中产阶级家的聪明的二小姐,会说日语,会下围棋,会引用十四世纪哲人的话,注定了将来是要变成公主的,而出身贫穷,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嫁给了门房的小个子丑女,注定了就是要在54岁成为寡妇,当门房,像沙子上的一个小坑一样有一天消消被抹去。能够改变这种命运的人,很少很少。

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就是这很少很少的人其中的两个碰巧遇到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被殴飞)

这位中产阶级家的二小姐想自杀,她已经看透了自己未来的人生,她说所有人活得都像水缸里的金鱼,被困住了就是一辈子,生生死死不过是重复前人的足迹而已,与其变成像她妈妈那样整天无聊地待在家里对着花花草草讲话,她宁可早点死了拉倒——反正活下去也没有惊喜。而这位门房则遇到了一位日本来的王子sama~~~ 在见面的第一天,门房随口说了句Toutes les familles heureuses se ressemblent,没想到日本王子随口对上mais chaque famille malheureuse l’est à sa façon(用法语可能有些同学很雾水,其实就是安娜·卡列尼娜里面最著名的人人都会背的那句话,我也不懂日本王子对上了有啥好惊讶的,比方说我讲“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必然对面的人会说“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如果是用俄语讲才值得吓一跳吧),然后魔法开始施展了~~~

幸福的家庭之所以是一样的,是因为我们对“幸福”的标准太单一了,而挤不进“幸福”这道门的所有家庭必然变成各有各的不幸。同理可论,成功的人都是一样的,而失败的人却各有各的失败。我们往往习惯了用一个人的工作、外貌、地位去衡量评断伊,而不知道在那层层的刺底下究竟住着怎样的一个灵魂。门房大婶自然是世人眼中的失败者,既无美貌又没学历工作低贱还不喜欢打理自己,可是偏偏有两个人看到了她冷漠态度下隐藏的寂寞,她那扇紧闭的小门后的书山,她内心中的优雅端容。

日本和法国人结合其实蛮妙的,就我接触过的日本来说他们都谦恭有礼,井井有条,做事认真,严谨自律,是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与信任的,而且他们对条理及生活细节的讲究简直到了一种疯狂的地步,比方说王子家的那台抽水马桶,因为女生上厕所被人听到水声被日本人视为失礼的(我真觉得莫名其妙,上厕所当然是放水了,不然难道是去睡觉吗?有水声不是很正常吗,这有什么好难为情的),所以就有厂商推出了那种一坐上去就会自动播放音乐的马桶以掩盖水声。还有他们那些摆得很好看吃起来却只有一两口的料理,那些贵得要死穿起来层层束缚其实撩开来还挺方便的和服——这是一个很讲究生活的“样貌”的民族。而法国人则喜欢巧克力,红酒,奶酪,随便抓一个法国人都能在餐厅里分辨出十几种香料,能够说出红酒的产地和年份——这是一个很讲究生活的“味道”的民族。前者自杀得很随兴,后者则明显的很怕死,配在一起有一种微妙的和谐。

如果故事这样结束,我几乎可以相见到他们从此以后会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毕竟这跟十几二十岁的童话不一样,当人老到一定的岁数,性功能也下降了,野心也折尽了,人生也沧桑了,真的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说得上话的人相伴左右,为了只是把剩下的日子舒舒服服平平静静地过完,灵魂在这种时候终于可以战胜外貌了。可是即使是老年版的灰姑娘与王子,午夜的钟声依然有响起的时候。

那条金鱼本来被二小姐判了死刑,却阴差阳错地被门房救了,当门房意外身亡之后,二小姐又把那条金鱼带了回去,连同王子送给门房的那两本安娜·卡列尼娜。这意味着一个不可思议的生命轨迹,超脱了社会地位的生命轨迹的完成。二小姐自然不会再想死了,她长大了也不会真如她所说变成门房,但她会懂得如何去认真地看一个人,认真去爱和被爱。

那位门房大婶的名字叫做Renée,在法语里是“再生”的意思。所以我总是说法国人太惜生,他们只愿意借死亡来讲活着的故事。

电影的配乐是熟男熟女爱情必备之大提琴。美指非常细心,虽然导演没有take特写(这个如果take特写就刻意了,都是随镜带过去的)二小姐房间里布偶,还有门房冰箱上的磁石都是日本风,二小姐的房间里有很多涂鸦都是以方格基本图则的,跟整个故事呼应得很完美。虽然日本大叔的口音我有点困难,但演员们都很自然,这点上日本似乎也可以法国电影结合得很好。有一幕是门房大婶和王子大叔最后一次晚餐,大叔送大婶到门口的时候,镜头停留了很久,虽然两个人都不怎么美,但那个画面莫名的漂亮。

 6 ) 关于女孩的种种独白

女孩的独白

最初的开头,女孩拿着自己的摄影机拍摄

我叫芭洛玛 11岁 我住在巴黎16区 有钱人的豪宅里面
我父母很有钱 我家很有钱 所以我和姐姐也可以算是有钱人
即便如此 即使我这么幸运有这么有钱 但我很早以前就知道
命中注定 我一辈子都会困在金鱼缸里面
跟老撞同一扇玻璃窗的苍蝇一样 大人也把时间都耗在金鱼缸里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 金鱼缸 我才不跳进去
我深思熟虑过
这学年结束后 我12岁生日的时候 今年6月16日 165天后
我就会自我了断

我不会因决定要自我了断 就任凭自己像根烂青菜腐烂败坏
重要的不是死亡 也不是几岁死
而是在死亡的这一刻 你在做什么
在谷口的漫画里 主人翁死于攀爬圣母峰
我的圣母峰 则是拍部电影 拍一部生命为何如此荒谬的电影
别人的生命 还有我的生命
就算一切都没意义 好歹精神上也得战胜它

女孩讲述自己的母亲
这个家庭的女主人 10年来密集接收种种治疗、心理分析 抗焦虑抗忧郁和戒香槟
她隐约知道绿色植物的装饰作用 却把植物当成是人来说话

女孩讲述自己的姐姐
缸中金鱼理论的典型人物 一心想别像她母亲那么神经质 想比她父亲还出色 生命对她而言是场永远的战争 击垮对手 赢取胜利
 
6月5日礼拜二 我逐渐接近6月16日
我不怕 就是因为觉得非这样不可
才会决定要自我了断
诚如这不为人知的片刻
轻轻滑向长眠
大人谈到死就有障碍
殊不知死亡乃世间最平凡之事
一旦做出很少人能理解的决定
切勿放任不管
以免最宝贵的计划很快便遭到他人的破坏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刺猬
只不过多半不怎么优雅
我的新邻居是日本人
我临死之前,这一定得发生

6月7日 我每礼拜从妈妈药盒里偷一颗药
服用过多抗忧郁药足以致命
163天除以7 等于23.571颗药
剂量虽高 搞不好只会陷入昏迷 有些研究指出不会致命
所以药盒很满时 我就拿两颗
我28公斤 最少得吃38颗
收集这么多药丸应该够了

小津阳子 小津格郎先生的孙女 日本大家族唯一继承人
往后会中断学业 嫁给家财万贯的银行家之子
戒毒治疗三天后 她会在一尘不染的家中 养大4个孩子
小津阳子最后会以离婚收场 变成患有忧郁症的酗酒亿万富婆
我呢 我的命运写在脑门上了吗
我就是相信会命中注定 所以才想死
可是万一能让自己成为自己尚未成为的样子呢
我能让自己的生命 变成不是已经注定的那样吗

有的人跳窗自杀
我觉得真荒谬 我怕痛
不能免除痛苦 那为什么要死

金鱼
9年前出生于金鱼养殖场 会在金鱼缸里终老一生
即使每周可待在厨房梳理台数回
因为清洁工要帮他换水
以免惨遭自己的排泄物毒毙身亡

原来是这样的
一切乍然而止
这就是死亡吗
再也看不到深爱的人
再也看不到爱您的人
如果这就是死亡的话
那真的跟大家说的一样
是个悲剧

这条金鱼怎么会在您家呢
就算这有什么意义,我也完全无法理解

重要的不是死
而是我们死的那一刻在做些什么
荷妮
您死前那刻在做什么呢
您准备好要爱

 短评

为什么人们只愿接受自认为配得起的爱情呢?

10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你不是一个普通的门房。你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藏身之处。” 橡树、猫咪、巧克力;茶、金鱼、清酒;日本映画、俄国小说和东方哲学。不起眼的刺猬们回到各自优雅的小窝里,在死的那天前,仍怀抱秘密的心愿希冀知音相遇。

13分钟前
  • 力荐

(2021年8月1日,又看了一遍)

15分钟前
  • 严彬
  • 力荐

荷妮那个隐秘的书房,正如我们体内那隐秘的组成部分,我们从来不曾想过这部分还会得到慰藉,还会有人共鸣。并且相信它会一直不为人所知下去。直到出现了一个人,他摁对了你的密码,内心那深邃的城堡分崩离析,于是在死之前,你终于知道,除却孤独,你还能准备去爱。

20分钟前
  • A-sun*
  • 力荐

极有味道的文青童话

22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今天在電影院看了,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跟著眼淚流個不停,直到電影結束、直到現在想到依舊會鼻酸,電影中的每個片段一直在腦中盤旋,我愛死這部電影了

25分钟前
  • lazybeat
  • 力荐

当勒妮决定去爱的时候意外死了,当帕珞玛决定去死的时候意外想去爱了,这是两只刺猬好不容易相遇之后最后留给对方的东西,刺猬的优雅只呈现给另一只刺猬。

26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处心积虑的死亡终究比不上突如其来的噩耗震撼。太久没爱了,对爱情会感觉迟钝的。幸福大抵相似,不幸各不相同。这个调调看着很舒服。

28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我们可以做朋友,甚至所有我们想做的事。外表全身都是刺、防守嚴密,內在卻跟刺蝟一樣細緻,喜歡偽裝成懶散的模樣,特別愛好孤獨,而且非常非常高雅。

29分钟前
  • 浴巾小狼
  • 力荐

貌似波澜不惊,却肆意着诡谲的人生。法式的优雅与日式的精致相得益彰。故事在平坦的镜头中将哲学的迷思和文学的泰然缱绻。小金鱼游离出荷妮和芭洛玛的忘年,列夫的猫铺陈出小津和荷妮的黄昏之恋。要相信,这个世界终会有人来和你看一本书,吃一碗面。刺猬又如何,优雅即可。死亡又如何,爱过即可。

3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拍的好看。但是充满了知识分子的自以为是,事件和情感多半是意淫,缺乏力量。

37分钟前
  • 重力云
  • 还行

“要做追逐星辰的人,不要做鱼缸中的金鱼。” 如果追逐的代价是成为一个门房,请务必优雅。

41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力荐

这个电影看完,一冲动想打5星。然后慢慢感觉其实门房很幸运,有生之年干着自己喜欢的事,还能遇见喜欢自己的有共同爱好的绅士,最后怀着恋爱的心情死去。真童话的

43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推荐

“她幻想着远山迷雾 眺望着爱与起初”

46分钟前
  • toska
  • 力荐

作为导演处女作是及格的,作为文学改编是迎合大众口味(保守)的。把小萝莉写奇怪的日记改成拍电影是亮点。而恰恰是改编中丢掉了原著最有趣和最重要的双视点结构,并通过中产之家小萝莉的儿童视点来消解原著具有的批判性,把米歇尔太太的形象从犬儒主义民间知识分子改成了Loser的YY……

50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那一刻你在干什么,而她那时候只是刚准备好去爱。★★★★

53分钟前
  • Q。
  • 推荐

重要的是你死的时候在做什么,而她准备好要爱了

54分钟前
  • Zia
  • 力荐

真好。喜欢。头发缠进眼镜的细节非常好。Sometimes I like a hedgehog

55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中学时,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图书管理员。大学时,我的梦想是退休后做一个图书馆看门的大妈。

56分钟前
  • 树上的兔女爵
  • 力荐

《刺猬的优雅》里的小女孩真是精灵一般。画小画拍短片想像自杀。童年总有独处时候也总想躲藏起来想要安静。电影很好,推荐。

59分钟前
  • 木夕兔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