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新闻

喜剧片英国2006

主演:斯嘉丽·约翰逊,休·杰克曼,伍迪·艾伦,伊恩·麦柯肖恩,萝玛拉·嘉瑞

导演:伍迪·艾伦

 剧照

独家新闻 剧照 NO.1独家新闻 剧照 NO.2独家新闻 剧照 NO.3独家新闻 剧照 NO.4独家新闻 剧照 NO.5独家新闻 剧照 NO.6独家新闻 剧照 NO.13独家新闻 剧照 NO.14独家新闻 剧照 NO.15独家新闻 剧照 NO.16独家新闻 剧照 NO.17独家新闻 剧照 NO.18独家新闻 剧照 NO.19独家新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7

详细剧情

  一个美国女大学生桑德拉(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饰),为了替学校报纸寻找独家新闻,来到英国伦敦采访一个电影导演。在调查和采访的过程中,她参加了魔术师希德(伍迪·艾伦 Woody Allen 饰)一次魔术戏法表演,在密闭的箱中她遇见了一个离世 的资深记者鬼魂。记者生前是一个为了拿到独家新闻无所不尽其用的人。他在去往阴间的船上从一个被害的前任秘书口中得知“塔罗牌杀手”竟然是英俊多金的贵族彼得(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 饰)。他不想让这有爆炸性的新闻埋葬,于是找上桑德拉希望她帮他完成心愿。  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桑德拉决定深入虎穴,拉上魔术师希德假扮父女混进上流社会,接近彼得。事情顺利得令人惊讶,桑德拉与彼得成了甜蜜的一对。然而塔罗牌杀手又继续行动……

 长篇影评

 1 ) 当圆眼镜遇到性感嘴唇

  
  今天终于领教到了伍迪·艾伦式的幽默,第一次听说他是从《看电影》中关于他的专题,黑框老式大眼镜,凌乱稀疏的卷发,瘦小的身躯,最吸引我的是那神经质的眼睛,能看出那所谓的爆发力。但在这部《独家新闻》之前只是看过那个大受好评的《赛点》,说实话那部片子没看下去,太沉闷了,当斯嘉丽的床戏都结束的时候我就自然的把碟子从DVD机里退了出来。
  
  记得是几个月前吧,同学看了这部《独家新闻》,说不错,我还是蛮相信她的欣赏水平,于是昨天买了张盗版,果然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

(一)故事和风格
  
  呆呆傻傻的漂亮业余女记者和碎嘴的美国老魔术师的组合,喜剧效果在他们的对话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也许这就是伍迪·艾伦所擅长的吧。
  
  连环凶杀案、灵魂现世、车祸、地狱当这些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开心的不时笑起来么?乌迪就有这本事,可爱的魔术表演,别致的人物造型,轻松的对话,不时出现的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圆舞曲,想不开心也难。事后想想如果这片子交给大卫芬奇拍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可能是一身一身的冷汗吧。《独家头条》的故事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风格可以取代故事决定一个电影的性质
  
  有人说这片子故事的结构巧妙,我不这么认为,首位呼应的死亡之船的设置不是文字能表达的,它属于一种合理的电影语言,让我在看到最后的时候,对开始时的疑惑有了合理且神奇的解释

(二)斯嘉丽·约翰逊

  也不知到乌迪这老头子是何时喜欢这美丽性感的小妞的,连续两部片子都和她合作,看来他可是中毒不浅啊,第一次看斯嘉丽的片子就是那部著名的《迷失东京》,记得那时是初二吧,片子没怎么看懂,可那被粉色内裤包裹着的屁股可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乌迪合作她可能是轻松的吧,一个会挖掘演员内在潜质的导演会让演员很自在,他能了解你做得到什么,做不到什么。斯嘉丽在《独家新闻》里展现了可爱的一面,金属圆眼镜、学生套装、花布裙子和红色游泳衣,让可爱和性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斯嘉丽自己说这是迄今为止最像她现实中本人造型,在这之后还有一部《保姆日记》也有类似的效果,可据说片子反响不佳,看来斯嘉丽不是每个人都能调教明白的

(三)我

  现在豆瓣写影评都愿意联系自己,那我也就不免俗了。

  天真,嗯,就是这东西,片子的整体感觉

  作为一个或在现实里的人来说,天真,真的是很难。看完电影之后,联想到一个同学,学习成绩优异,爱恨分明,但性格让人捉摸不透,时而开心的大笑,时而气的手发抖,把所有的情感都表现在肢体上,正因为如此,班里很多人都不喜欢她,可我觉得她肯可爱很真诚,就像个没成年的孩子,有时候真的希望自己能像她一样放声的大笑,全力的去憎恨
  
  我这辈子最大的理想就是能成为一个拍片儿的,让人看到我的电影的时候说:嗯,很真诚,有东西。

 2 ) 只要他活着,就和你没完没了

他,71岁了,却像个年轻人,信手拿捏着二十岁人的心情。不屑一顾地写着剧本,拍着电影,呈现了出人意料的情节和神闲气定的幽默。就算是值得深思的话题,也让人先快活了再说。他就是永远喋喋不休的伍迪艾伦。

连着看了《赛点》和《独立新闻》,一个以浑厚的意大利歌剧为背景,一个则是轻快的天鹅湖,一个是浓重的红色,一个则是明朗的绿色,但气质依旧都是伍迪艾伦式的。

《赛》不复杂,讲述方式也不新鲜,一个可能发生在任何现代都市的情感故事,一个出身贫寒充满野心的年轻人chris,却运气地遇到了贵族小姐,且运气地得到了她的青睐,顺理成章地以女婿的身份进入上流社会。但内心始终格格不入。同时的,他遭遇了一个与他身份地位更加契合的性感女人劳拉,并深深迷恋于她,她的住所,于他而言是生命离不开的氧气室。后来很不走运,劳拉怀孕了,为了保持名望地位财富,他不顾一切地用猎枪射死了她和同住一楼的老太太,并自以为是地营造了一个虚假的现场,甚至在短时间内运气地骗过了警察。但随即劳拉的日记落入一个神探之手,他推理出男人杀人的动机和过程。但就是最后关头,凶手出现了,一个死在街头的吸毒者,他的身上有被杀老太太的戒指。原来,chris本想将从老太太那里拿来的首饰扔进泰晤士河,但偏偏那个戒指撞在了桥栏上,弹在了岸边,于是巧合地被那个吸毒者捡到。真相就这样永远地封杀在历史之中,chris的贵族生活毫无涟漪地继续上演……

《独立新闻》里,一个魔术师、一个女大学生、一个贵族……被伍迪艾伦天马行空地联系在了一起,竟然讲的还是一个校园塔罗牌连环杀手的故事。《赛点》里的性感尤物劳拉变成了一个冒着傻气、笨拙可爱、一心想报独家的女大学生,伍迪艾伦终于忍不住冲进了银幕,他依旧是口齿不清却喋喋不休的魔术师,从头到尾表演自己的蹩脚扑克牌戏法,时不时还讲一些犹太人与焦虑症的老段子,以取悦周围的人。休杰克曼这个大帅哥则扮演一个英伦贵族,简直本色出演。故事开场就是女大学生和老魔术师,因为一个灵异事件扭结在一起,开始以父女关系接近休杰克曼,因为他被怀疑是那个凶手,整个故事就是在忽而是忽而不是之间跌跌撞撞地摇摆前进。最后关头,老魔术师发现休杰克曼的确就是凶手,而阴差阳错中,他又让正和女学生如胶似漆的休杰克曼知道了自己的发现,于是休决定杀死女大学生,而老魔术师则在开车前往营救女学生的路上,撞死在一棵树上,原因很简单,他不适应英国与美国不同的驾驶习惯。而另一边,休杰克曼以为自己已经完美地营造好一切假象时,最后一刻,幸运逃身的女大学生出现……影片以女大学生将一片出色的独家新闻交给报纸结束。

伍迪艾伦就是这般地喜欢讨论关于运气的话题。他认为生命中有几件事是人没有办法与之正面交锋的,比如爱情、名气,它们包含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运气,他无比相信运气,无所顾忌的把它放在自己的电影里。运气对我们的影响远大于我们愿意承认的程度,一种令人生畏的程度。其实,就算再不信命,每个人也依然摆脱不了冥冥中对相遇喜欢皆有所安排的念头。在电影中,他近乎顽固地只探究偶然中的人生际遇,站在银幕之外,悄悄地点拨着人生。于是,一路走来,伍迪艾伦的片子似乎从来没有跑过调,他从不改变自己的风格。他就是那样执拗地认为,这是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全凭你自己做自认为合乎道义的事情,如果你能侥幸逃脱。那你就侥幸逃脱了。

既然要说运气,不免要带上几分魔幻的超现实色彩。早在学生时代,伍迪艾伦出众的扑克牌天赋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他影片中无处不在喜剧构思和神来之笔,都和他变魔术的背景有关。他总是认为,现实中的人们就像是一根木头上的一群蚂蚁,四下里奔忙,没过一百年,就像有人冲了一下抽水马桶一样,整个星球就变了。每个人所有你现在关心的人你手头的所有问题,以及所有的恐怖分子,所有那些找你麻烦的人以及你和那些你为之伤身的女人们的恋情,一切的一切都没了。每一个个体每一百年就是一次大清洗,所以除非某种东西出现,这种东西我们并不了解这种东西真正具有魔力,否则我看不出有任何摆脱可悲处境的现实途径。于是他把每次拍电影看作是生活在梦幻世界的过程。用魔力将毫不搭界的人事拼接在一起,在情节推进中,检讨天真、恐惧、厌恶、谎言、血腥、背叛……如此诸多沉重的人生话题。

伍迪的电影世界中还有一个始终不变的话题就是他自己,电影从来都是他透露心声的一种方式。他经常毫无顾忌地出入在故事情节之中,穿自己的衣服,照平常口吻说话,戴着那副厚厚的眼镜,看起来就是他本人,微微给人神经质的印象。1935年12月1日,伍迪·艾伦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原名艾伦·斯图尔特·科尼斯本。他的父母马丁和内蒂生活在Flatbush,他先是进入一所犹太学校读了8年书,15岁那年,伍迪开始了他写俏皮话的生涯,开始用伍迪·艾伦的名字给一些报纸的专栏作家投稿,后来被这些专栏作者推荐专为广播电台写广告中的俏皮话。1952年中学毕业后,他加入了“锡德·西则电视剧团”,天生就具有搞笑天才的他为电视节目编写脚本。1957年,他得到了他第一个艾美奖。他的电影始终纠缠着犹太情结和对生与死、爱与罪、性与欲、道德与责任的思想偏执,并且总是用他生活中的伴侣作女主角。知道了这些背景就会很容易明白,为什么伍迪电影台词中,总是会有布鲁克林、犹太、上帝、焦虑……因为这些全和他的童年印象和成长经历密切相联,即便将场景设置在英国,他依旧离不开纽约,主要角色全是由那里跑来英国的人们。因为那里是他塑造诡辩并有些许浪漫的形象取之不尽的源泉。他近乎偏执地反省童年和剧作家这两种难以维持的状态,犹如踏着破碎的时空。在多年的创作中,以一个生活在纽约中产阶级犹太人的身份适可而止地进入故事,有着幽默、细腻和感伤的气质,有着对于婚姻、性、事业、金钱的困惑。呈现着人类普遍存在的缺乏安全感的现实状态。

伍迪艾伦也会关注大家对自己电影的反映,票房不好,他也会失望,但从来不会被击垮,也不会因为观众的口味更改自己的兴致。就像他在《独家新闻》里被问及宗教信仰时所说:“我是犹太人出身,现在变自恋了。”他从不信上帝的存在,只相信自己的存在。既然无法掌握属于他自己的现实世界,他就要完全掌握自己的电影世界,他是如此深爱着自己的作品,坚决用语言和思想的魅力去维系自己的梦幻世界,毫无疑问,伍迪艾伦编织的梦幻世界一定会成为一个令人赞叹的传奇。因为,在世界各个角落,总有那些爱死他的的人们。

 3 ) 独家新闻――难以归类的故事

题目是借用了斯嘉丽的话,的确,这部电影很难让人归类,但电影为什么一定要归类呢,只要好看就行了。
于是,归类变成了元素,这部影片是集悬疑,幽默,幻想及性于一体的影片。
对于悬疑影片,最重要的是设套与解套的过程,在这部影片中,前面所留下的线索基本上都用过了,但许多线索都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状态中,其实影片中的台词也表明了这一点,即所有线索只能作为推理而存在,绝不能成为有力的证据,要不是最后那个富家子弟彼德自己沉不住气,这个案子几乎还是不能被侦破的。所以故事虽然发生在英国,但对于悬疑本身则是一种忽视,恐怕只是伍迪的一个包装手段而已,于是我们看到了诸如妓女房门钥匙没有被扔掉的弱智线索。
幽默自然意味着喜剧,伍迪艾伦这个怪才的轻喜剧可以说是享誉全球的,此片也不例外,无论是老家伙喋喋不休的贫嘴还是里面人物关系以及某些怪异情节的设置都属于伍迪的风格,当然,最主要的还得看台词中所含的那些准醒世恒言,看似幽默,但却无时不显现着一种睿智,颇有些俗谚的感觉。
幻想在这部影片中几乎是神来之笔,尤其这涉及到故事的起源,一个死去的记者在通向天堂(或地狱,片中并没有交代)的路上发现一桩命案,于是为了这最后的报道便时刻地暗示着剧中的人物。其实这个故事颇有些港式那些鬼托人复仇的影片味道,但此片滑稽在于只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天性成为了动因,当然也许他为那个冤死的女仆在报仇,也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但事实上,这种幻想式的动机却是影片的关健所在,即新闻报道这个主脉,要求一种真实性,没有真实性就没有最了不起的报道。
性向来是伍迪热衷的题材,本片中看似是很随意的性关系,但却是女大学生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是一种讽刺,而性其实在影片中也左右着女大学生的判断力,也左右着故事的发展,一方面性元素成为一种个人观念渗与的基础,尤其是指情感地介入。关于这一点女大学生的台词中多次提到了。所以性在影片中赋与了一种人的情感的要素。而另一方面,性则是盲目的,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更重要的这个案件本身无论是犯罪的动机还是左右案件的过程中,性都是最主要的动因,于是在这里性就是性的本体,很单纯的,但却容易把人引入歧途的。
由此可见,影片中悬疑本身只是伍迪强加的一个外套,然后我们看到了喋喋不休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是伍迪一贯的风格。抛开这两个电影的表现形式,主题就彰显了出来,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情感的介入之间的关系。
女大学生第一次采访就失败了,她只记得自己喝多了,然后和那个影星是否发生了关系一概都忘了,但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显然是女大学生将自己本身放置到了采访之中,于是这个细小的情节不但引出了主题,更将女大学生的盲目展现在众人的面前,以致于后来她在调查这个塔罗牌案件中的失误也变得真实可信了。
死去的名记者给女大学生留下了线索,但要求是一定要真实,有证据方能报道。为了成名,女大学生认为可以不择手段,于是便逼着老魔术师帮着自己接近所谓的凶手彼德。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伏笔,女大学生的策略注定她将会让自己涉身于险地,将自己本身引入案件之中了,于是,得出不客观结论的可能性便产生了。
女人与男人之间永远会相互吸引的,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随着案情的深入,女大学生竟然以爱情替代了调查,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游戏。魔术师那句“可能怀孕的肉体”则恰恰警告了女大学生。而此时,女大学生很难说是为了调查继续这种肉体关系还是为了肉体关系而将调查当作借口。
当自身处于案件的漩涡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客观的,于是情感慢慢地替代了理性,尤其当真正的塔罗牌凶手落网的时候,一切似乎都变得可信了。其实更主要的是,女大学生心中更相信自己的情感,而不是客观的分析案件本身。那个死去记者的显灵变得极为荒诞了,但这也是一个反讽,荒诞的走向了正确之路,现实的则因为性与情而陷入迷途。
而那个本来不愿插手此事的魔术师则一直能够保持着自己的客观性,他无疑是作为死去记者的替代品,虽然他无力挽救陷入迷途的年轻女大学生,但他却独自寻求着案件的真相,这种对比并没有任何恶意,却是导演极力要指出的新闻要素,即客观本身,置身于事外的态度,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寻求到事件的真实。
影片的结尾保持了伍迪一贯的出人意料,魔术师虽然得到了真相,但却意外的出车祸而死,而作为女大学生,她之所以能够自救却归功于自己与彼德刚认识时的那个不会水的伎俩,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当女大学生向魔术师坦白自己身份的时候,她唯一没有说到这一点,而这个秘密恰恰是女大学生占在客观角度时所保留下来的,所以,救了女大学生的还是一种与被调查者之间的距离。也许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保留的东西,也是导演通过这个故事最想表达的一种观点。
影片结尾,死后的魔术师继续着自己的魔术生涯,即便面对死人的时候,那个案件似乎离他已经远去了,其实这本身也是一个反讽,魔术师保持了自己一贯的作风,他是一个保持着自己原则自己喜好的人。只有这样的人,不被利欲所诱惑,不被情感所支配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工作者,才最能够接近事件的真相。
影片中女大学生很好看,又有许多情欲的暗示,但主题人物则是这个年老的魔术师。
当然,作为伍迪的作品,这部影片只是很小品的味道,些许地方也不够严谨,但无碍观众对伍迪作品的理解。

韩兮
2007-3-16于通州

 4 ) 塔罗牌杀人?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刚红以后拍的电影。集中反映斯嘉丽年轻靓丽的。可能是伍迪艾伦喜欢他吧。

特别喜欢他制作的平行的阴间那一部分,让我们看到很多人死后发现了自己生前的秘密,对于没有机会继续游戏而感到沮丧。但尽管如此,他们通过5次元空间告诉了斯嘉丽,那个小帅哥杀人的秘密。小帅哥是Jack man。jack it

他们这么容易就搞上了。最后,当他露出凶牙,并且在湖上造成溺死案的时候,伍迪艾伦救了他,自己却被撞死了。也许是吴迪艾伦自己给自己一个安慰吧,让自己不至于那么怕死。

他说:“,别把死亡当成障碍。”

最后你就懂了,这个片子纯粹是放松用的。

 5 ) 下一站,行吟诗人

我还是没去爱尔兰,倒是去了纽约。我没和U2一起表演,倒是看到伍迪艾伦走在四十五街。
--- 黄舒骏《改变1995》

《独家新闻》作为《赛末点》的后续,伦敦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不可能不引起重视的。《赛末点》是伍迪艾伦离开美国远走他乡的首部作品,着实不太像他的风格。既没有自嘲的幽默,疫症般的絮絮叨叨,也没有那样予取予求丝毫不掺杂他物的诗性恋情。手术刀一样的冷静挥洒,肆意描绘在英国这样异域风情大背景下的爱欲纠缠。最后的结尾也收得异常简洁有力。所以难免有人会说,《赛末点》是最不像伍迪艾伦的伍迪艾伦式电影。但它确实成功了,而且非常吸引人,并且为下一部后续做了完美的铺垫。或许这才是伦敦三部曲系列最为有趣的地方。

但只能说对伍迪艾伦式的插科打诨情有独钟的影迷们有福了,因为《独家新闻》明显是一次峰回路转。尽管女主角依旧是上一部的斯嘉丽约翰逊,堪称尤物的金发美人。在片中以美国新闻系学生的身份出现以掩盖美式口音的突兀。男主角也是英伦风十足的休-杰克曼。伍迪艾伦也过了一把戏瘾在片中饰演了一位魔术师。但这部片却不折不扣的是伍迪艾伦的一次游戏之作。说它是游戏,倒不是认为片子的水准不高,只不过导演的出发点就放在了拍一部有趣又有意思的作品,而不是与《曼哈顿》或是《赛末点》相媲美的意蕴深沉。

不过这有什么大不了呢,与他同时代的“电影小子”们不也一样“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拍着风格迥异但同样优秀的电影,跻身好莱坞一线名导。好比拍出了《辛特勒的名单》与《大白鲨》的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游戏并不妨碍一位导演的自我表达,相反能让他的各种才情都有所发挥。所以在《独家新闻》里我们看不到伍迪艾伦虚无主义的绝望情绪,也看不到《赛末点》中对人生真相的拷问,也没有《安妮霍尔》里那样文艺气质的怅惘爱情。因为这只是一部轻松又不乏幽默的喜剧。或许也揭示出了些许道理,但是那样的轻描淡写。让人宁愿在一笑之中体会,也不愿正襟危坐的解答。

所以我们看到了女主角为了拿到独家新闻而深入虎穴去调查一位贵族,在与贵族相爱后,让魔术师朋友去他加了密码的房间里搜集证据。舞会的轻松与搜证的紧张相映成趣,多么像嘲讽版的《美人计》,相信就连希区柯克本人看到相信也会一笑。同样是谋杀案,《赛末点》里的无疾而终,成了电影里最大的一抹亮点。毫不犹豫的把人的信仰至于荒唐的境地。而在《独家新闻》里女主角成功指正了几乎要与之结婚的贵族,但却依然洋溢着伍迪艾伦式的悲观论调。如果不是连串的巧合,她根本不可能找到证据。蹩脚的杀手,死后显灵的证人,一切的一切帮助她找到凶手。但是或许没有找到贵族作案的证据,他们也能如愿以偿的结婚,未必没有掌握真相之后幸福。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脆弱,如同米兰昆德拉笔下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大约没有真神,也没有信仰,无所谓尘埃落定,水落石出。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用遗传学和概率论就可以下结论的社会里,这并非是件羞耻的事情,只不过有些残酷。但我们也在这样的桥段里或悲或喜,去体会着人生的真谛。

现如今伦敦三部曲早以成了过去式,流亡异国他乡的伍迪艾伦成了不折不扣的行吟诗人,目前还如火如荼的拍着《午夜巴黎》。他已经七十五岁了,却比任何一个年轻都懂得生活的不可捉摸,并且继续虚无的去爱着每一个弹指一瞬间。

 6 ) 八卦无脑女

    令人爆笑不止,虽然喜欢柯南的人会大骂它彻头彻尾的没有悬念,可惜艾伦本就不是给你看侦探情节的,反而是那一开始便基本昭然若揭的案情成了一种装饰,好让你摆脱复杂地思考,专心并尽情地享受处处涌动的幽默与逗笑发乐的对白。
    影片一开始作为新闻系出身的女主角那八卦一般不着边际的采访名人的方式就让人大跌眼镜,居然跑去宾馆去采访大导演,遇上人家时间紧凑仍废话连篇不上主题,最后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不但忘了自己翻山越岭而来的使命,还喝起了酒,并和导演上床一次,gosh,注意了-除了想上位的女演员们贞操不保,女新闻从业者也得小心了~~~
    那条令死人还魂的头条新闻从新闻价值本身来说也许真的更适合上片中提到的tabloid paper(刊登黄色新闻的小报),不过是贵族当了连环杀手,不过首先说了,出彩的地方并非案情本身,我们一早知道谁是凶手更能凸现种种滑稽之处。要知道,为什么世间会有野鬼游魂吗?那不过是因为死神是个聋哑残障人士,你跟他说话用钱诱惑及至跳离死亡之舟,穿着一身戴帽黑袍,扛着巨型镰刀(西方传说中典型的阎王形象)的“死神”动都不动一下,那不是残疾是什么,唉,怪只怪近亲结婚咯,他爹宙斯连妹妹也上,不生出怪胎那才叫一个奇。于是狂喜欢爆头条的著名记者因黄泉路上淘到一个线索又忍不住要去挖了,片刻逃过残障死神的魔掌,可惜自己没有肉身,只能不凑巧地寄希望于前文提到的无脑妹。她的的确确是个无脑妹,绝对的感觉先行者,所以才会真正陷入情网之后,连那些确凿的行凶证据都不能入耳了,可明明几天之前,毫无线索之时还想着怎样可怖的案情真像,我看出来了,坏就坏在她又上床了。。。即便她完事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去神秘的乐器收藏室找线索,但一旦恰巧警方的疏忽令真凶脱罪时,她一个劲地狂喜:就知道不是他云云,MD完全是扯蛋,正是她最先紧抓着怀疑不放,把我们善良乐天但表现地胆小怕事的伍迪艾伦给卷进来了,陪着一道上演了一出出滑稽的场景。那貌似真实的口吃,迅捷的反应,一会就让你觉得魔术师是最可爱的一种人,就像女主角所说的,他是那种一辈子都在说谎的人(戏法就是谎言),此刻却不愿冒着性命之险为声张正义而假扮一出戏。时时想收手的他,非常非常可爱的小老头,最终为了他假扮的女儿丢了性命,就像他说得,他爱伦敦,却不适应伦敦的靠左行驶,呵呵呵
    演员们不时地拿着各种时事插科打诨,巧妙地透着各种心理学的,我想那都来源于艾伦天马行空的脑袋和丰富的社会经历,讲到说罪犯在被捕获归案的时候都喜欢夸大其词(甚至认下不曾犯过的案子),我立刻想到哄动一时的美国小美童“真凶”被抓后被证实不过是一场闹剧,难说没有类似的灵感来源。他鄙视了英国的皇室与贵族,他们不过是披着狼皮的羊,是戴着古老光环却最腐化无实的一类寄生虫,他们还习惯于说谎并毫不脸红,看着七尺大帅哥在给警察的电话里假装惊惶失措而啜泣着报案,转身又面露疑色,还真是感到背上透着一阵阵凉气。他还颠覆了我对一见钟情的美好憧憬,因为就影片看来,不过是野火干柴的激烈碰撞,纯肉体的,丝毫没有思想上的互动,还因为什么,还因为,他们的第一次(当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邂逅发生在着装极其暧昧诱惑的游泳池!!!
    清汤挂面似的头发,做爱时都不愿摘掉框架眼镜,看脸还很显稚嫩可爱之色,视线移到下面-陡然一生育完毕中年发福的少妇身材,张开嘴就没完没了,满脑子简单思维,实际上缺乏一点点想象力,拥有记者的架势却缺乏日积月累的资质,不过正是这样不甚完美的角色让人觉得这小姑娘有点趣味,于是当她挣扎在一渊深潭中时,我心情咯噔一下低落了,而镜头转向后面,“我在这呢”,惊鸿一瞥,湿漉漉如蛙人般装扮的女主角好好地站在那,我一下子舒心了,不错,至少为着那些八卦般的对白,为着我那得到舒缓的心情,这一个半小时没有浪费,谢幕!

 短评

如果你想溺死一个人,最好先保证他溺死了,再把他踹下水,alright?what a dumbass

7分钟前
  • 席德
  • 较差

又是还魂、又是谋杀,可拍得那么轻松惬意,阳光灿烂。

8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把评论删掉了因为会剧透,但还是要喊一句Woody Allen的片子果然不能按常理来考虑!另外果然还是很讨厌Scarllett,你演什么角色都好烦= =

13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啊 有钱的美国人夏天去欧洲度假,没钱的美国人夏天在家看woody allen在欧洲度假。

16分钟前
  • shibuya emiri
  • 推荐

我太爱Woody Allen了,虽然这老头整天唠唠叨叨烦死人。

21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哈哈好可愛!小老頭我好愛你啊。。。不過這是賽末點的反面吧。斯嘉麗我無時無刻不想把你的眼鏡摘下來= =

23分钟前
  • 阿暖
  • 推荐

西尼这个老头很罗嗦

28分钟前
  • 毛利
  • 推荐

老头子出演总是相当可爱的,也是很喜欢斯佳丽。但这一部只能说一般。最后老头子死了倒是一个新鲜点,通常他很少死的,只能说是剧情需要,或者通俗化需要罢。

29分钟前
  • 島人小山
  • 还行

尴尬美学,最后那个“反最后一秒营救”的反高潮挺好玩。

3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伍迪•艾伦到欧洲拍戏后,出演已不算多,但他出演了该片男二,很大一个原因应该是,他要亲自吐槽腐国种种。除了调侃腐国,老头儿也黑了侦探片一把,而狼兄的高富帅和寡姐的眼镜妹,大概也只有老头儿敢这么玩。

38分钟前
  • Clyde
  • 还行

妈呀伍迪·艾伦实在太啰嗦了,完全是斯佳丽撑着我看完全片……

41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还行

太聒噪了……神经兮兮的

43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老头真是太话痨了,靠话痨堆到九十分钟的剧情简单的搞笑片。两个看点是,伍迪剧本随意灵活的处理和对女主的使用。

47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还行

Fuuny,灵活得跟小说一样,随意得跟小说一样。只要作家爱这样写,便能这样写。只要作家让鬼魂说话,鬼魂便能出声。这多好玩。还有我一直不喜欢的scarllet这次终于可以戴上眼睛装愚钝生,这形象可以打85分。她别要太卖弄她的风情与聪明才更令人喜欢。比起match point,这才是一部更随心所欲的电影。随心所以往往令人更轻松。

49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

中国盒子中国菜,东方神秘元素反复用,伦敦的交通规则害死人,黑了法国黑英国,《四小天鹅舞》的配乐,是继《赛末点》后第二次用古典取代爵士,是相当大的亮点。如果说前期作品总有博格曼费里尼的影子,这个阶段则像是偏向了希区柯克和比利怀德,本片显然和《后窗》脱不了干系。

52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喜欢Woody Allen翘辫子那里。

54分钟前
  • 一"一
  • 还行

话痨魔术师Woody Allen和有胸无脑女记者Scarlett Johansson的大冒险...

57分钟前
  • 某茶君
  • 推荐

非常典型的艾伦电影,与塔罗牌基本无关。冲艾伦来的可放心观看,都是你想看的;冲塔罗来的不必看了,没有你想看的。

6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他会救你的,不过没有的话,我会通知你的父母的。”

1小时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看过,居然没有任何记忆,但肯定不是烂片,甚至有隐约美好记忆,原来是伍迪艾伦的片子!

1小时前
  • 陶子冬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