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

喜剧片印度2017

主演: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内哈·迪胡皮阿,迪帕克·迪布里亚尔,蒂希塔·塞加尔,阿莫瑞塔·金格,蒂洛塔玛·索姆,桑贾娜·桑吉,拉杰什·沙玛,桑贾伊·萨里,玛丽卡·杜阿,基兰·寇杰,丹尼·苏拉,斯沃蒂·达斯,苏米特·古拉蒂

导演:萨基特·乔杜里

 剧照

起跑线 剧照 NO.1起跑线 剧照 NO.2起跑线 剧照 NO.3起跑线 剧照 NO.4起跑线 剧照 NO.5起跑线 剧照 NO.6起跑线 剧照 NO.13起跑线 剧照 NO.14起跑线 剧照 NO.15起跑线 剧照 NO.16起跑线 剧照 NO.17起跑线 剧照 NO.18起跑线 剧照 NO.19起跑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8 08:16

详细剧情

  一对印度的中产阶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伊尔凡·可汗 Irrfan Khan 饰)与太太米塔(萨巴·卡玛尔 Saba Qamar 饰)为了让女儿皮娅(蒂希塔·塞加尔 Dishita Sehgal 饰)接受更好的教育想尽了各种办法。而当他们费劲心思终于要将女儿送进名校时,事情却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长篇影评

 1 ) 民族资产阶级对买办资产阶级的宣言

这是一个神妙的电影,由于我在提前看了一点介绍,所以还以为最后会有鸡汤败笔。但看了之后发现,最后的鸡汤演讲和退学决定一点也不败笔,反而是更神妙更深层次地烘托出了电影的意蕴。 这个电影的内容就如其他答案所说的一样,一个土豪为了自己的女儿上学问题横穿了整个印度的上中下三个阶层,以一个极小的角度将整个印度社会横切开,展示给我们一个浮世绘般的场景和冲突。而且这种表现不是苦大仇深的方式,而是以印度喜剧特有的嬉笑怒骂表达出这种印度折叠的景象,让人爆笑和思索交织。尤其是和天朝本土的现象对应,更是让人觉得唏嘘不已。 我要说的是,为什么会设置这样一个鸡汤般的结局,很多人都诟病这减弱了本片的批判性,但是我的想法可能有些出入。 首先我们要确定的一点是,男主到底什么阶层?很多人都说,很简单了,他是中产阶级,连一个学校的入门的弄不到,肯定不是资产权贵阶级了。但实际上这个判断是错的,男主是个典型的资产阶级,中产阶级根本做不到男主那样的举动。 男主在整个电影里面从来没有为钱发愁过,即便是超贵的学区房别墅也是说买就买,类比一下就相当于北京海淀的学区房加别墅眼都不眨就买。资助一个小学,外加所有学生,也是眼都不眨,各种大牌奢侈品也是和买菜一样的买。男主之所以最开头不同意买学区房,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因为他不喜欢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有仆人、有手下、有产业,他不是普通的卖服装的,而是有口碑、有品牌、和各个设计师关系很好,提供高定制服装的大亨,如果把男主的店铺移动到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妥妥一个高定奢侈品牌。最重要的是,不仅钱这方面男主从不发愁,而且时间上也从不发愁,他可以说腾出一个月的时间消失,就腾出一个月的时间消失,根本没人能管得了他。或许资产方面有可能中产阶级能够做到以上的事情,但时间和自由度方面,没有什么中产阶级能够有这么闲情雅致和自由的。 但为什么男主这个资产阶级的电影里面表现的这么怂呢?一方面是戏剧效果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男主这个资产阶级瘸腿儿了,他不是印度的买办资产阶级,他是一个野生的本土资产阶级。电影里面反复提到一个概念,英语在印度不仅是一门语言,而且是一个阶层,这就非常隐晦的在点题。男主在最后演讲的时候,也是以这个英语和印地语之间的冲突为引子来说的,他是从不说英语的阶层。 印度这个国家非常特殊,因为英国的长期殖民使得上层资产阶级并不是民族资产阶级,而是买办资产阶级,他们是和国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英语才会成为他们标榜一个阶层的代名词。如果像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或者说权贵,虽然英语对于他们也是必备技能,但是中国的权贵不会用英语来标榜自己的阶层,这是只有买办资产阶级才会做的事。由于买办资产阶级掌握了印度的权力,所以制定规则的权力在买办资产阶级手里,他们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歧视这个男主这个民族资产阶级,以男主卖服装出身为由,拒绝男主的女儿进入学校。关键不是学历,男主学历是不行,可男主老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从学历上讲是说不过去的。学校不歧视男主的财力,而歧视他的出身,他不属于买办资产阶级。 事实上,就算是拒绝了男主的女儿入校,男主的女儿也不会像男主老婆说的那样沦落到低阶层去。因为在男主老婆看来不说英语,将来进不了跨国公司,可在印度你即便进了跨国公司,也不太可能达到男主的阶层。男主老婆才是被洗脑的一方,她是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阶层降低到社畜的水平上去。这就好比一个北京海淀的白领,穿的肯定要比金正恩洋气得多,但要论阶层,金正恩甩他一个海淀区的距离。 所以男主最后的演讲,与其说是鸡汤,不如说是一个本土资产阶级对买办资产阶级的宣言,老子不和你们玩儿,老子会自己制定规则,不用英语标榜也不代表将来不行。最后的退学是鸡汤吗?分明是一个资产阶级将自己的女儿转入到自己投钱办的学校里,这算个毛鸡汤啊,是更加现实了好吧。单个男主这样的资产阶级当然是比较弱小的,可是当许多男主这样的本土资产阶级出现后,就会形成自己的圈子和经济循环,最后产生强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诉求,后发国家的现代化总会从全盘西化到民族特色回潮,就是因为这么一群本土化的资产阶级诞生。所以这个电影下意识透露出来的东西,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他说明印度本土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仍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但已经小心翼翼地冒出来了,比起之前被无视,已经非常进步了。 PS.阶层的对撞,社会的冲突,现代与传统的思索,这是最容易诞生伟大文艺作品的地方。在这方面,我们不比印度少,可惜的是,我们没法做到,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2 ) 这部最新的印度神片,真是扎心了!

印度电影这几年在中国可谓是风生水起,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再到上半年在中国砍下12.9亿惊人票房的《摔跤吧!爸爸》,无一不在中国市场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可谓是叫好又叫座。

这些在中国大火的印度电影都有一个共通点:在娱乐中探讨社会问题。

《三傻》里调侃了古板、僵硬的教育理念,《我的个神啊》中讽刺了宗教派别的隔阂和愚昧,《摔跤吧!爸爸》则批判了重男轻女的传统,这一个个原本非常沉重的话题,被印度人机智的用充满喜感的剧情包装起来,让整个故事既有启发意义,又轻松、幽默,很有观赏性。

最近,又有一部具备这样特质的印度神作诞生了!

片名叫做《Hindi Medium》,梵镜论坛将它译作了《起跑线》,这个译名可谓是相当传神。

中国有一句很热门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这条“起跑线”指的就是孩子接受的教育,中国人认为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中获得先机与优势。

换言之,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人的命运。

印度虽然与中国文化迥异的国家,但也认同这个观点。

《起跑线》讲述的就是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

影片的一开始,丈夫拉吉曾质疑是否有必要挤破脑袋让女儿上名校,妻子米图非常激动的表示,“我们不能让皮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因为她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接着她又表示,好的学校能提供良好的英语教育,而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

这段对话,剖析了印度社会重视教育的根本原因: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取得优势,爬上更高的阶级。这和中国人理念中的“起跑线”,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而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命运”中的“命运”,其实就是印度口中的“阶级”,命运越好,阶级越高。

于是,拉吉和米图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抢夺起跑线的行列中,在期间,他们遇到了不计其数和他们一样的父母,为了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可谓是不辞辛劳。

拉吉第一次为女儿报名时,缺乏经验,结果排在了很后面,因为很多家长都提早排队,有的甚至凌晨12点就来了,为了确保位置不被抢走,甚至就地睡觉,用矿泉水瓶子接小便,这阵仗,堪比中国春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吃了这么多苦头,往往还是无功而返。

好的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住在学区房,孩子的父母还要接受各种考核,除了学历、职业等硬性指标,父母的谈吐思维、衣着品味等等也要纳入考量,考核由笔试和面试两关组成,非常严苛。

不难发现,这些入学条件,都和孩子本身的资质无关,第一关看父母的经济实力,第二关看父母的各项素养,所谓的招生,看起来更像是在招学生的父母,确切的说,是筛选出哪些孩子的父母来自上层阶级。

于是,来自中产阶层的拉吉夫妇,花重金搬进了学区房,并开始了一系列假装上流人士的行动,简直是洋相百出。不擅长英语的拉吉,答题时频频出错;不懂时尚的米图则在衣着搭配上,被诟病充满的乡土气息;两人出席高级派对时,显得和四周格格不入......

一番烧钱又费力的奔波后,拉吉的女儿皮雅还是被学校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就是,“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拉吉是一家服装店老板),因为“店铺老板”不是学校想要招收的上层阶级。

如果说,重视教育的理念和不惜一切为孩子求学的心情,让中国观众觉得有共鸣的话,皮雅入学时,校方对父母的严苛考核,则让中国观众觉得扎心了,因为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新气象,孩子由于父母“不够格”而无法进入好的学校,正逐步成了一种隐患。

中印两国秉持的教育理念中,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相信教育可以塑造个人品质。

然而,这种根据父母阶层来决定孩子能否入学的做法,则妥妥的就是出生论,变相的认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决定孩子也将是什么样的人,完全否定了教育对个人品质的塑造。

如此,我们口中的“起跑线”就不再是孩子所接受的教育,而是孩子所出生的家庭,进而,社会竞争机制也就荡然无存,中下阶层的孩子一出生就输了。

没有公平可言!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印度政府规定包括名校在内的每所学校,必须有25%的入学配额,留给贫困学生。

这种粗糙的政策本身就不公平。

上流阶层凭身份入学,贫困阶层靠政策入学,中产阶级就成了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那群人,这对他们有何公平可言?

于是,拉吉夫妇在假装上流人士之后,不得不搬到贫民区,开始了扮穷生涯,为女儿争取宝贵的入学配额。为了融入贫民生活,做戏做足,骗过监督员的检查,拉吉夫妇又闹出了不少笑话。

影片的喜剧部分,多数发生在拉吉夫妇假装一个他们不属于的阶层时,他们在上流阶层无法融于的窘和在贫民地区无法融于的苦,为观众奉献了足够笑料的同时,更是深刻反映了阶级间的巨大贫富差距,上流阶层的一掷千金和贫民区连饮用水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巨大的贫富差距,无疑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但更可怕的是阶级固化。

影片中有一段特别好笑的剧情,拉吉对贫困生活表现出不适应时,他的贫民邻居热心的告诉他:

可见,这个贫民邻居,世世代代都没有机会离开过他们所处的下层阶级,贫穷变的像遗传病一样,无法摆脱。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用在这里,实在是恰当不过。

但是贫民邻居依旧充满希望,因为政府的照顾政策,让他的孩子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从而改变命运。

可事实并非如此。

25%的配额相对于庞大贫民阶层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于是学校不得不依靠抽签决定,大部分没被抽到的贫民就失去了机会,除此,在这些已经少的可怜的名额里,还被拉吉夫妇这样的中产阶级,非法占用,并通过贿赂相关人员,保证自己被抽取,最后,极少数幸运进入名校的贫民学生,也大多不能顺利毕业,因为名校教育早就被包装成针对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各种名目的高额收费层出不穷,足以逼退这帮穷学生。

拉吉的贫民邻居为了给孩子凑足学校收取的课外活动费用,只得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这种情况,当然是比较极端,甚至说是过于戏剧化,但它确实反映出,在争夺教育资源的路途上,穷人已经被逼上绝路。

可见,政府的这项照顾政策,穷人根本没有受惠,而打垮这项政策的,除了相关人员的腐败和教育资源的紧缺,更关键的是学校把教育当作一门生意!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把教育当生意作,才会造成学校根据父母阶层,挑选学生的局面,说白了,就是挑选那些能让学校获益的“顾客”。

如同片中的一所名校校长说的那样,招收贫困学生无利可图,而招收上流阶层学生,不但可以让她获取大量金钱,还能笼络社会资源、权力人脉等等隐性资产。

因此,下层阶级出生的孩子,根本没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那么教育改变命运也就成了伪命题。

教育的不公平,则对社会竞争机制造成毁灭,导致社会阶级固化,一个人无法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原生阶级,让社会产生向上的流动性,拉吉的贫民邻居,所描述的这种遗传式贫穷,正是阶级固化的典型。

阶级固化,这四个字则又一次让中国人扎心。

2015年《人民日报》就曾发表长篇通讯,提出一个疑问:穷会成为穷的原因,富会成为富的原因吗?文章感叹,贫富差距正在快速加大,阶层固化的趋势越发严重。文章指出: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8倍多,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

与此同时,诸如“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等等名词的涌现,昭示着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拼爹时代”,教育被商品化后待价而沽的趋势,则无疑更是雪上加霜,让人绝望,因为它曾被认为是对抗阶级固化最原始、最基本的渠道。

看完这部电影,我真的是连呼过瘾,印度人居然能从教育的环节,深入到阶级固化的议题,并且还将这样沉重、严肃的内容,拍的妙趣横生,又掷地有声,印度电影人这种在娱乐中探讨社会问题的能力,真令人佩服。

——————————————————————————————————————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Indianmovie”

 3 )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拍出这样的电影

《起跑线》讲述的是一对父母拉吉和米塔为了不让女儿皮雅输在起跑线上,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把她送进名校的故事,而这所谓的名校,还仅仅是一所幼儿园而已。

《起跑线》的题材非常大胆,批判了印度的阶层固化与教育制度的问题。

阶级固化

首先是阶级固化的问题,让我让我想起了科幻小说《赡养人类》和《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中,通过讲述主角老刀穿越于贫、中、富三个空间的故事,侧面展现了三个阶级的面貌。

《起跑线》中,拉吉一家人同样是穿越于三个阶级。

印度人在这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社会上层、社会中层、社会底层。

印度社会的阶级固化问题非常严重,社会上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上层。

正如富太太所说:“我们送他们到德里的顶尖学校,那样他们长大后就能有所作为,构建他们的未来。”

社会中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中层。

正如顾问所说:“如果皮雅进不了顶尖的幼儿园,那她就进不了我国任何一家好大学,如果她的履历表上填的不是好大学,那她就不可能进跨国公司上班。”

社会底层的孩子将来也是社会底层。

正如邻居所说:“如何在贫困中生存是门艺术,我经验丰富。我爸爸很穷,我爷爷很穷,我太爷爷很穷,反正就是我祖先都很穷,我来自贫困家族。”

为了融入社会上层,米塔铁了心要把女儿送进排名前五的学校,因为她觉得“不能让女儿接受我们接受的教育”,理由是“公立学校学不到东西”,说明人们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

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学校只收住在附近3公里的学生,于是拉吉立即豪掷千金买了学区房。

但是他们发现自己与社会上层完全是格格不入,说英语的富家子弟根本不和说印地语的皮雅玩耍。

因为,英语在印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阶级。

为了拿到招生表格,拉吉这样的普通人需要一大早就来排队,有的5点就来了,有的4点就来了,还有的凌晨12点就来了,而和学校有关系的社会上层就可以走后门。

这一系列现象都说明,拉吉一家和社会上层的差距不仅仅在于财富,而是宛如不可逾越的鸿沟。

而当他们又试图融入社会底层的时候,同样面临了巨大的困难。

拉吉冒着坐牢的风险找到黄牛党,帮他伪造贫困证明。

为了应付学校的工作人员来调查,他们特意搬到了贫民窟,与下水道、垃圾、老鼠为伴。

由于拉吉的双手很柔嫩,一点不像穷人,邻居就带着拉吉挤公交去打工。

说夸张点,他要和450人一起挤公交车。

拉吉根本无法胜任工厂的体力活,而且一天只能上两次卫生间,上第三次就要罚款。

另一边,米塔打水要被欺负,买米要讨好工作人员。

事实证明,他们学不会做富人,也学不会做穷人。

事实证明,印度的社会底层、社会中层、社会上层这三个阶级之间的差距是无比之大,而且不仅仅是贫富差距,还包括社交、地位、权利、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

改变阶级的途径是什么?

不是像拉吉这样强行融入社会上层或社会底层,而是教育。

然而,教育制度又有太多问题了。

教育制度

一、出身论

电影中,好学校尽可能地只收社会上层,不去好学校读书就很难成社会上层,但不成为社会上层又很难被好学校录取……这完全就是个怪圈和悖论。

二、校长把招生当成生意

校长宁可录取有钱人的孩子,也不录取贫困生,哪怕前者是作弊才通过的。

校长的理由是:如果我把这个学位给一个贫困孩子,那我怎么从中受益?

三、乱收费

虽然德里文法学校对贫困生免取学费,但强制要求缴纳24000用于课外活动。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贫困生知难而退,从而变相地录取更多的富家子弟。

四、招生门槛太高

皮雅要学习数学、游泳、英语、礼仪、艺术、音乐等众多课程,连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没了。

这些课程难道不应该上学后才教的吗,怎么变成了入学测试?

五、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

除了对学生考试之外,学校还会对家长面试。

为此,拉吉和米塔请了一个顾问来帮助自己。

拉吉和米塔也要接受培训,要为女儿写全英文的入学申请表,要参加学校的面试,还要打扮成上流人物的样子……

这到底是招学生还是招家长?

当皮雅落选后,问题不是出在皮雅身上,竟然是出在拉吉和米塔身上。

顾问表示:“你们的孩子没问题,学校不想录用店铺老板的孩子。学校认为,如果孩子的父母没受过良好教育,那他们就不会过多关注他们的孩子的教育。”

事实证明,这不是在招学生,这是在招家长啊。

总结

《起跑线》是一部探讨教育制度的佳作,很有深度,尽管剧情有点套路,但是瑕不掩瑜。

皮雅挤掉了邻居儿子的名额、邻居识破拉吉装穷、拉吉幡然醒悟等一系列剧情都过于巧合。

虽然满满都是套路,但台词还是非常感人肺腑,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比如邻居的台词:“我们的孩子得到教育的机会没了,你们把那机会给偷走了,为什么?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孩子受教育了,他们会说英文了,那就没人伺候你们了,是吧?你不是同情我的孩子吗?你为什么剥夺了他的权利?现在你却在做慈善,我们不想被施舍,我想要我孩子的权利,他的权利被你夺走了,给了你女儿。”

拉吉在开学典礼上当众展开的演讲也很具有感染力,批判了人们的思想,批判了校长、学校、教育制度。

美中不足在于电影的人物形象有点脸谱化。

上流人士是虚伪的,人们听了拉吉的演讲无动于衷,即便有所触动也选择沉默;而贫民窟的穷人是热心肠的,邻居为帮助拉吉凑钱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碰瓷。这样的人设未免显得太刻意和有偏见。

但如果电影中的社会高层有好人和坏人,社会底层也有好人和坏人,冲突和矛盾又不够深刻了,电影很难做到各方面完美。

除此之外,结局也存在争议。

故事的最后,拉吉离开这里,决定把女儿送进公立学校。

这样的结局有点政治正确的意味,不过这里所说的“政治正确”并不是贬义词。

不少网友表示《起跑线》最后十分钟烂尾了,我个人的理解是,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好学校,好学校已经不亚于五星级酒店,有空调教室、欧式食堂和恒温泳池,而公立学校的资源和设施变得越来越差,这样下去贫富差距和阶级固化只会更加严重。

而解决办法就是更多的人愿意去公立学校,愿意对公立学校投入更多的资源。

拉吉送女儿去公立学校,是想起一个表率作用,他希望也有人愿意跟着他这么做。

这就好比挤公交车,人人都觉得排队就吃亏了,但要想让人们变得有素质,总要有第一个人排队,才有第二个、第三个人愿意排队。

如果人人都只想着自己,那么人们的素质永远不会提升。

上学也是如此,正因为电影中人人都想读好学校,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读公立学校就吃亏了,所以拉吉愿意做第一个人。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高考。

和印度相比,我们想进入国内的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的。

先进国家的素质教育可能并不适用于我们,否则,说不定就会像电影那样产生严重的阶层固化和恶性循环。虽然备战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孩子提供了凭借实力打败富家子弟机会。

也许,我们该庆幸我们的教育制度还没有电影中那么可怕吧。

但我仍然想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拍出这样一部探讨教育的电影?

 4 ) 关于《起跑线》的黑童话解读

没有男主那么富,也不像贫民窟的邻居那么穷;还没生孩子,更不用考虑孩子的择校问题,这个电影本来就是看看图个乐呵,但是,电影中传递的一个现实却是细思恐极:刚搬到富人区的女主和小PIA去玩耍,但是旁边的小孩们都不和他玩。我们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竭尽所能往上爬,到不属于自己的那个阶层。但是,我们却忘了,那个阶层还可以选择不接纳我们。

影片别的地方也有暗示这样的现实:校长年轻时不得不帮助富人做作业才能被邀请去生日派对,而去了生日派对却也仍旧是被孤立。有了贫困生入学名额,却还需要缴纳昂贵“课外活动费”,我们能够想象,交得起一次,不代表每次交得起;交得起参加费,不代表能够和富人一样程度的参与其中,那最后,不是这些贫困孩子被孤立,就是他们主动选择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参与其中,免得一次次被提醒自己不属于这里。

我曾经听说上海某私立小学的一件小事。每个学生会被要求,轮流负责班级的美化。听起来没什么问题,让孩子有主人翁意识,也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执行力。但是,最后却变成了比拼家长的财力物力。刚开始只是孩子让家长帮了个小忙,打印或者设计一些东西。后来,孩子们不愿意做的比别人差, 就越来越多的求助于家长,比“创意”,比“效果”。最后,甚至有家长直接找广告公司,承接了这个“项目”,据说一次整体服务下来,花费高达20多万……

在座的看官们,你有这20万吗?你愿意花这20万吗?

最终,男主选择了让孩子到公立学校读书。虽然是理想化的处理,某种意义上却也是让人背后发凉的无奈选择:阶层,本来就是人组成的,不存在一厢情愿。费劲心思到不属于你的阶层玩了一圈,最后还是从哪里来,回到那里去。贫民窟的小男孩是,男女主的小女孩也是。

---

(以下是无差别打击的负能量)

原来点进的这个问题叫做,哪个情节最能引发你的共鸣。以上我说的问题,很不幸,不仅在教育中出现,更纠缠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中产新贵们一步步往上爬,还是农民工兄弟们到外地打工赚钱,当我们身边的环境改变,我们就有大几率面对这样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某种意义上而言,只能是披着各种外皮的消极逃避罢了。唐人街是孤独的产物,网络是是逃避的居所。我们费尽心思经营在各种社区中经营的圈子,代替了我们本该在现实生活中敞开的内心。

只是如此还不能让我们安心,我们还会欺骗自己。其实,这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当我们身边的环境改变,我们希望融入其中。如果融入不进去,那么,我们便会强调自己原有的特性,以欺骗自己,不是我“难以”融入,而是我“不想”融入

不管我们是出于主动、或者被动,现实就是,运转这个世界的巨大惯性,从来不允许我们用一己之力来挑战它。

 5 ) 生而为人,谁都不想输在起跑线

去年,一部来自印度的《摔跤吧!爸爸》引起了中国观众的热烈讨论,不仅赢得了超高的口碑和人气,最终也获得了极佳的票房成绩。豆瓣上至今仍保持着9.1的高分,而阿米尔·汗也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印度巨星。

近13亿的票房成绩,大幅度刷新了印度片在国内的最好票房纪录,也让我们看到了印度片隐藏的巨大市场潜力。自那以后,中国大陆的院线和印度电影结下了全新的奇妙缘分。

今年年初,《神秘巨星》在大陆上映,这是大陆第一部采取“分账”形式引进的印度片。依然是阿米尔·汗主演,依然是打动人心的剧情故事,最后也获得了超过七亿的票房。而前阵子上映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豆瓣上8.6分的高分印证了观众对这部影片的喜爱。

这样的举措一方面印证了国内市场相较以往来说稍有开放的趋势,这确实是件好事;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的观众带来了更多全新的选择。同属亚洲国家的印度和我国,本来在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上就有着许多同根同源的部分,而这些高分印度片的引进,不仅能让我们看到印度电影进步的一面,也能刺激到中国电影行业的良性发展。毕竟,我们曾经一直嘲笑着只有歌舞的“宝莱坞”,如今却拍出了我们还没拍或是不敢拍的题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即将在4月4号上映的又一部印度片《起跑线》,依然是这样的一部拥有超高口碑的反应社会现实的印度佳作。

影片讲述了一对印度的中产夫妇,服装店老板拉吉和妻子米塔,为了将女儿皮娅送到一所私立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费尽一切办法,然而在这过程中却又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阻力的故事。中国人常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片名《起跑线》算是对这个故事最恰当的总结了。

教育问题,差不多是全世界家长都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而在印度这样一个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度里,现实的严峻更加让人难以忽视。传统的这类励志片旨在讲述父母心心念念为孩子营造一个所谓的更高的起点,或是主角直抒胸臆地抨击腐朽的教育体制。

而《起跑线》显然脱离了这种俗套的窠臼。在这一目的的基础上,它所想要讲述的是,当你的孩子相比很多人来说,已经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你却仍然无力改变现状时,你将何去何从。表面上,它讲述的是教育、是经济实力;实际上,它讲述的是阶层,是人性。

电影里的这对夫妻,他们的经济条件相当富足,然而文化程度却略显低下。这正是影片所抛出的第一个现实难题,正如妻子时刻提醒着丈夫的问题一样:“这个英文单词你会拼吗?”是否会说英文,这个看起来可笑但又尖锐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夫妻俩所处的窘境,它就像一条无形的高山横亘在孩子和名校面前。

因为教育水平的限制,导致了夫妻二人在中产阶层里并没有获得足够话语权,所以才会让其他的家长产生“服装店老板的后代只能继续去运营服装店”这种偏见。虽然听起来荒谬,但人们又不得不承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固化的阶层只会越来越趋向于封闭,而当圈子失去了流动性之后,女儿即使进入名校却还是难以真正融入进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夫妻俩也不得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只可惜最终还是与录取名额失之交臂。夫妻俩不得不通过另一种方式,即申请贫困生来让女儿获得入学资格。

于是,他们为了应对检查,也为了争取这一宝贵的配额,开始了辛苦的“装穷”生涯。到这里,影片抛出了第二层难以调和且更为尖利的现实矛盾,即巨大的贫富差距与难以逾越的社会阶级现状。

影片正是在这种一波三折、却又让人哭笑不得的剧情的转折中,给主角设置了层层的现实难题,将其置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而在这样的剧情发展下,人物在面对一个个困难时,角色性格也得到了合理的展现,所揭示的主题也变得越发清晰。

在夫妻俩假扮穷人的日子里,发生了许多荒诞却又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这些笑点的设置,一方面突出了影片的喜剧色彩,同时在这样一种幽默的氛围里,更加透露出现实的残酷。对于他们这样的“土豪”而言,没有体验过穷人生活,根本不明白个中滋味。而这种前后的反差,更衬托出贫富阶层的巨大差异这一严肃的主题。

主人公的穷人好朋友一家,世世代代都很贫穷,固化的阶层就像是难以摆脱的遗传病,让每日的生活都难以为继。可即便如此,片中的他们仍然抱有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喜剧的内核是悲,看到这里,观众们在挤出一丝心酸的笑容背后,也开始慢慢思考其现实的意义。而他们这种善良淳朴的态度,不仅深深打动了主角夫妻,也感染了每一位观众。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成才”吗?或许吧。但我想比这更重要的,一定是先“成人”。

男女主角在最后时刻的幡然醒悟,不仅挽回了女儿前途,也拯救了他们夫妻俩。这种对于“性本善”的价值回归,也正是整个社会所呼吁的。也许主角没有揭穿这一整个“教育是门生意”的骗局,也许自己的孩子最后只能“泯然众人”,但这些和让自己做到问心无愧相比,都显得无足轻重了。从这个角度看,影片倒是给“起跑线”这一标题输入了全新的注解。

影片细节动人,讽刺力度到位,饰演男主角的伊尔凡·可汗曾经主演过安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还主演过高口碑的印度片《午餐盒》,无论是国际化还是本土化都混得风生水起。而他在片中的表演,幽默里透露出无奈,让人信服。

最重要的是,这部影片的各个方面都能够让我们中国观众产生深刻的共鸣。无论是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还是对于社会阶级问题的批判,抑或是对于故事背后更深层次的挖掘,每一幕都让我们似曾相识。

或许,在笑过之后,我们也该静下来好好反思。反思我们的现实题材电影与印度电影的距离有多远?反思我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是选“对的”还是选“好的”?反思父母眼中所谓的“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否绑架了孩子们的利益?反思在这样难以改变的现状下,有些人的“起跑线”是不是另一些人穷其一生都难以到达的“终点线”呢?

毋庸置疑,影片《起跑线》对于我们年轻人的未来也很有意义。正如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年轻人也终将为人父母,往往都会经历教育孩子的阶段。那么,如果我们的父母皆祸害,我们又将成为怎样的父母?这同样值得深思。

虽说电影只是电影,但它也可以承载很多很多。而它背后带给我们的那些思考,或许才是我们热爱它的真正意义。影片将于4月4日在国内上映,作为年度必看的印度最具话题之作,大家务必不要错过!

作者| 赖力;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合作投稿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

 6 ) 不要被鸡汤式温暖醉倒,里面问题很大

首先片子很好看,印度人特有的深邃美丽的轮廓,让人对造物主油然而生愤慨:为何中国人不能天然带点混血味。接下去越看越有共鸣,可以说是中国父母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血泪史,只是被印度人拍了出来,比如通宵排长龙拿报名表,为入好学校买学区房、找关系、送钱甚至为了拿到属于穷人的指标而扮成穷人搬到贫民窟……

看点和笑点在于富人如何装穷人,可以让你看得津津有味哈哈大笑,然而这一切只是表象,其海平面下的冰山才是制作团队想要揭示的。

一、阶层固化从教育显端倪。在印度,英语不仅仅是门语言,还是阶层,而成为这个阶层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好的学校读书,起跑线从幼儿园开始,有些人从胎教开始。但好的学校却不是公立的(在印度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师资更好),有钱且有文化的家庭能顺利把孩子送进私立幼儿园。大部分穷人只能进公立,即使有贫困指标读上私立学校也不过是坚持个一两个月就退学了,因为给不起昂贵的课外活动费,注意学费是免了,但课外活动费是不能免的。而成人之间的圈子来往视孩子在哪个学校,教育改变阶层的思想根深蒂固。

二、私立学校的伪善。明面上对关系户、送钱户表示毫不客气的拒绝,对暴发户的孩子拒之门外,对穷人有一定程度的照顾等,实际上不过是使暴发户转为更隐蔽的行贿,如提着一袋钱去找校长会被撵出去,但在学校门口卖奶茶的家伙,却有门路把钱送给相关人物,打通相关渠道。

三、穷人一旦脱离原有的阶层只会比富人更狠。代表人物是私立学校的校长,她是女佣的孩子,从小被私立学校的同学孤立,只能不停帮同学做事来换取大家的靠近。然而当她成了私立学校的校长后,她发现一切反过来了,她的同学们有了孩子也要上私立学校,大家都要来求她,于是她带着复仇的快感操控一切,她既恨富人又爱富人,因为只有富人才能让她得益。而对于穷人,哪怕是应有的权利被侵占,哪怕只要她一句话,她也不帮忙,因为穷人对她根本没有用处。

四、冷漠的精英与热心的穷人,整个片子有很多精英阶层的人物闪过,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那些精致利己主义者,有克制的交往,不经意流露的阶层优越感等,而穷人,什么都没有,却热心得连命都可以不要,只为了帮朋友孩子筹学费。

五、穷人的生存现状堪忧。印度贫富差距悬殊,穷人很容易患病死去,从主角一家搬去贫民窟时遇见的街坊,其询问的话语中虽热情却透着寒意,他们将主角对应其熟悉的朋友但最后以这位朋友已患了XX病死去结束。透过主角一家在贫民窟中的生活,更加彰显出贫富间惊人的差异。连穷人自己都说: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六、公立学校到了不得不整改的地步。一所公立学校学生竟然没有凳子只能坐地上看书,环境到处破破烂烂,厕所更是不忍步入……用中国人的习惯思维来看,这都是不可思议的。

片子说的是印度,但也许就是不久的中国,关于教育改变阶层的问题,在中国最早提出的是教育改变命运,那时阶层还没太明显,曾有推文提到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长大后可以有更多选择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引起众多家长转发,如果大家都这样想,那么阶层可以见鬼去了。

当然有些中国人以为成为富人就是攀上了某个阶层,但其实越来越多富人受西方人影响,他们发现new money 与 old money 的区别,怎么样成功把new money伪装成 old money才是阶层最迫切要做的,等他们伪装成功了,阶层就固化了。

 短评

也许全世界都一样,电影是拍给有消费能力的阶级看的,所以多是中产阶级拍自己的焦虑、分裂、爱憎,给多数中产阶级看,至于脏乱差的穷人、底层生活,大家都不关心,他们能做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两个世界基本不交集,就像豆瓣的人觉得这里是精神角落,快手的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像他们一样活着。

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非常套路,但是在同样把教育当成生意做的你囶,是不是应该多点这样的电影呢?另外,可汗哥才是三国第一帅

8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最讽刺的有两个点,一是拉吉跟校长举报自己后满以为自己会受到惩罚,结果校长轻描淡写地说出实情。二是拉吉慷慨激昂地演讲完,有家长想鼓掌又放弃。很讽刺,但又很现实。喜欢每次印度电影探讨的深度以及用喜剧包裹的形式,挺有启发

9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已经不想再问为什么我国拍不出来这样的片子了。

11分钟前
  • Foley
  • 力荐

他们体验了贫穷,其实只是拮据,却没有了解贫穷;他们一直在强调对小孩的教育,和小孩的互动戏份却寥寥无几;他们夹在富有富出路穷有穷方法中间被现实制度和环境抛弃,却没有反思自身的群体(无论是描述的铺垫还是讨论性的出路)。全片就在流水账简单笑料中进行,触碰了教育话题,却方方面面的不深刻。

12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题材很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凭实力打败富二代的机会。

16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中国电影和中国足球差不多,以前一直在追欧美,后来改追日韩,后来改追港台,后来和东南亚一较高下,现在追印度。真是好,我们一直在追赶

18分钟前
  • 今夜
  • 推荐

8.0/10 分。如果能停在女校长的那句 “如果我把这个学位交给一个贫困生,那我们怎么盈利了。。。” ,就能打满分了。。。

20分钟前
  • Lonely
  • 推荐

父亲走上舞台开始夸夸其谈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无比崇高。披附着正义的荣光,试图把从穷人那里剥夺来的名校资格物归原主。从头至尾,没一个人问过女儿的感受。孩子上名校满足他们融入上层圈子的虚荣,转公立又慰藉他们对良心的拷问。文法学院的校长才是最清醒的人:认清现实,别做自我感动的道德圣人。

24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跟中国很相似啊,好看。不过这名字译过来是起跑线吗

25分钟前
  • Vivian
  • 推荐

今年遇到的冷门惊喜,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但我实在是太喜欢了。男女主演技都很棒,内容感觉可以和天才枪手对照着看,但从对教育体系的讽刺来说,比当时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现实得多也好玩得多。顺便怪不得说看了这么多印度片竟然对女主没印象原来是巴基斯坦的。

27分钟前
  • 愚乐
  • 力荐

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到《我的个神啊》,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从《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无论是教育体制,宗教信仰,男权社会,政治争端还是民族自信,印度电影都将其通通批判了个遍。一个好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具备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深度,还有敢于挑战世俗的勇气。

31分钟前
  • 渐远丶
  • 推荐

其实中国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就算了,拿出把这部拎去学校轮番播放的勇气就好了

33分钟前
  • 苔丝苔
  • 力荐

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句台词特别赞: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

37分钟前
  • Shirleysays
  • 力荐

戏谑讽刺,完全西化的一部新印度片。题材敏感,用一种幽默的呈现方式去让人们易于思考不公的等级制度。剧本虽像流水账,但道理娓娓而来。制作很成熟。

42分钟前
  • wang_15th
  • 推荐

就毀在了最後的十分鐘那個正能量演講裡面了 簡直就是你朝教育的範本記錄 利己主義和功利主義教育的套路式呈現 片子是很套路 但在懂得套路玩得溜以後 就是改變的開始了 別說韓國能拍你不能拍了 現在印度也能拍了 請問你們在拍啥

46分钟前
  • Xaviera
  • 推荐

不喜欢价值观和结局,不论是进贵族学校还是公立学校,其实是父母在把孩子当成玩物而已。就算你进行游说进行说教,改变的也只有剧中人且只有主人公。生活里还是往好学校挤,而且公立学校和穷人也不见得会有这么人情味。

49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贫穷...无法那么容易被理解的”。手法技巧和立意都谈不上有多高级,但是看到父母为了孩子上学装贫困户那段经历实在太深省了,竟然还有同样的碰瓷手段。还是感觉阶层固化都一个样,穷人光是为了生存就筋疲力尽了,印度的阶层差异不比中国的低。同样的题材,改头换面一下在国内上映毫无违和感。 8.0

5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3.5。这就是上周网上流传的【家长委员会竞争】的电影体现啊,放印度,放我国,这电影都适用。不过,为毛要看点本土现状,我们老得通过印度片,韩国片,美国片来看呐,无解。

55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虽然结尾有些鸡汤,不过只是这几句台词:“我们都会了英语,谁来伺候你们”“政客媒体警察他们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啊”“贫穷没有那么容易学”就甩你国某些假借批判之名行误导之实的片子几条街了。

60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